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读后感.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2146722
  • 上传时间:2023-0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读后感    汪洋电气院电自1206班202X07010618     小感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作为一名彻头彻尾的工科学生,从高中开始,我们就在功利心的驱使下埋头于各种公式和定理,而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的认真严重缺失所以长征这一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战略转移在我最初的印象中不过是历史课本上那薄薄的一节课的内容,还有那十分模糊的少有的影像资料其实也没有多加选择,读这本书的原因很简答,因为他出自一名美国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之手在我的意识里,作为一个美国人,能花费大量时间来对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很分析必定是有着莫大的热情的,其作品的质量的也必定是非常之高的    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认为出自外国作家之手的作品肯定会比国内作品少一些对毛泽东这类领导人的个人崇拜,而对史实的叙述多一些客观性但是读到最后发现,我的想法并不是正确的,因为全书仍然是充满相似的对毛泽东的极高评价当然结合我所理解到的内容,我开始改变我最开始的想法,作者对毛泽东的叙述并不是出于个人崇拜,在长征过程中和长征之后伟大的祖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所起的作用确实是无可替代的,他的强大个人魅力和对形势的正确分析还有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正是长征胜利的保障。

      之前读过的很多有关文革的作品使我对毛主席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是《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本书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偏见ﻭ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是我很喜欢的,全书的开头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叙述编写这本书的背景,我也更加看到了作者的不易和这些史料的来之不易全书以时间的发展为纽带,详尽的描写了长征的前前后后,1ﻭ  其中穿插着对某些事件的背景的插叙和对某些人物的描写,从而让我感受到这确实是一件有血有肉的历史  可能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至少我原先是一直这样认为的长征的原因是由于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至于前几次胜利的原因和所谓的左倾错误并没有任何概念但是在这本书中我深切的感受到所谓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这种由于政见不同而导致的党内斗争会给一个政党带来多大的损失就像书中所描写的一样,长征面临的是同时进行的三种战斗——与蒋介石及地方军阀的斗争,与大自然的斗争,还有最重要的是,在共产党内部领导人与领导人,一中方针政策与另一种方针政策的斗争博古和李德,全书的前面一部分内容花了大量篇幅写这两个人,可以说他们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不得以进行长征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也很庆幸,在长征行军的途中毛泽东通过所谓担架上的“阴谋”夺回了指挥权,才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可以预见如果一直是由博古和李德掌握着指挥权那么长征的失败是毋庸置疑的。

      除此之外,在红一方面军过了草地与红四方面军会和后,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也与毛泽东的政见存在分歧,并企图分裂红军,他也确实在毛泽东带着部队北上的时候而选择南下,再次踏过草地,爬雪山,准备进攻成都并最终折戟而选择北上,这更加体现出毛泽东决策的正确性和源自党内斗争带来的损失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也许在我们今天看来仅仅是一个数字,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可能很多人跟我最初的想法一样,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确的知道自己行军的目的地是陕北当我从书中不止一次看到“他们ﻭ  并不知道下一步将去往哪里”这样的字眼时,心里是深深的震撼,这种没有目的行军,这种类似逃跑的转移,一路上还有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和各种非人的自然条件,长征能取得成功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这也足以看出是强烈的名族责任感和强大的内心才支持红军将士走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取得最后的胜利ﻭ   长征队伍从江西井冈山根据地出发时的八万人到与毛主席一起到达吴起镇的红一方面就六千余人,这其中还包括长征途中一路上的扩充军队,长征过程中牺牲的战士已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数目这其中大部分是非战斗减员,在读到对爬雪山和过草地这些之前耳熟能详的词汇的详细描写时,我心中有的只是震撼和深深的触动。

      现在的我无法感受那种看着自己战友在雪山顶一口气喘不上来就永远没有了气息的场景,也无法想象看着自己战友被一片片沼泽地吞没而自己甚至连送上最后一口吃的都无能为力的场景,更无法想象在进行了一天行军后第二天早上起来点人数总是会一天少于一天,至于自己的战友什么时候牺牲,怎么牺牲的都不知道的情景这是一种怎样的历练,一种怎样的煎熬,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扛过这些看似凭人力无法抗拒的困难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无数次在文章中,在考试中写下类似“革命先烈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这样的话,但是这不过是一种程序式的,一种被无数次引用而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式的用法我们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这其中的实际意义,所谓的在某次战争中伤亡多少多少人也不过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就像我看完了这本书,虽然触动很大,但是对ﻭ   其中的很多事情还是难以真正去想象去理解一样,和平年代出生和长大的我们一路走来实在太过平坦,以至于我们缺少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爱国的意识并没有在我们心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我们理解不了当初革命先烈打江山的艰苦ﻭ   长征中很多小红军只有十几岁,远比我们小得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太缺少激情,太过颓废。

      我们是不是应该去试着改变什么,试着去感受一下中国近代革命史让我们心灵得到震撼我现在忽然就能明白为什么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平要做长征的节目,他放弃那么多自己的东西,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长征精神,让这其中的正能量永远传递下去    最后,我斟酌了好久还是想不好以什么结尾,因为这场可歌可泣的战略转移怎是一本书能全部展现出来的,而我从中的得到的震撼又怎是一篇读后感能写的明白的ﻭ   汪洋ﻭ 20    13、ﻭ   11、30ﻭ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