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件-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阶段提升课.ppt
37页阶段提升课第一章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主题归纳能力提升一、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1.区域特征分析:分析各区域的特点,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2.区域差异比较:要素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气候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地形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要素主要内容自然地理要素水文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地质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稳定性等植被植被类型、覆盖率等土壤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要素主要内容人文地理要素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变化等科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交通、通信交通、通信的通达度政策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农业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工业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工业布局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针对训练】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中国西部、美国西部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方面的异同,完成表格相同点不同点中国西部美国西部地理位置纬度海陆地形气候植被资源(2)比较两国西部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自然环境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植被等方面,而地理位置又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第(2)题,分析影响一个地区开发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资源、能源、交通状况及自然特征等方面分析第(3)题,考查中国西部开发中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的发展及保护环境的措施结合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就可得出结论答案:(1)相同点不同点中国西部美国西部地理位置纬度纬度接近,位于温带和亚热带20N50N,跨纬度较大30N50N,跨纬度较小海陆地处内陆濒临海洋地形均以高原、山地为主山脉东西走向为主山脉南北纵列相同点不同点中国西部美国西部气候大部分地区干旱缺失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植被荒漠为主高山上有森林沿海及高山有森林资源能源丰富铁矿和稀土丰富缺少稀土和铁矿(2)开发的有利条件:共同点是两国西部能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不同点是美国西部濒临太平洋,海运方便,中国西部地处内陆,利用铁路(或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国外联系。
开发的不利条件:两国西部多山、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3)立法管理:加强国土法,实行科学管理;保护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农业:农业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冶金工业;交通:利用陆上交通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城市: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进程补偿训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不列颠岛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左图)材料二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右图)材料三日本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对比表日本海侧太平洋侧月份1212平均最低气温()-4.9-5.2-5.2-4.9平均最高气温()1.92.55.96.2降水量(mm)1331047976(1)大不列颠岛该月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影响因素主要有_和_2)北海道岛冬季多暴雪根据材料三的数据可知,暴雪主要分布在_侧,其原因是_3)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的地带性植被都是_根据北海道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判断,日本的_、_资源均较丰富4)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_(东或西)侧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共同的成因是_传统上日本人吃米饭寿司,而大不列颠岛居民的食物主要是牛排、奶油和奶酪等,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
5)伯明翰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是工业革命发源地,17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一个工业城市,并享有“世界车间”之美称试推测其早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据图描述即可气温的南北差异主要是纬度影响所致,气温的东西差异主要是洋流影响所致英国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第(2)题,据材料三表中数据看出,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暴雪)多,其原因在于北海道西侧处于来自日本海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第(3)题,大不列颠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海道为温带季风气候,两地的地带性植被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海道地形以山地为主,冬夏季降水都比较丰富,因此水、水力和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第(4)题,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东侧均处于寒暖流交汇处,因此有渔场分布两岛饮食结构差异主要源于气候差异:大不列颠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上经济发达,故该地乳畜业发达;北海道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种植第(5)题,伯明翰附近煤、铁、水资源丰富,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资源条件;伯明翰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科技进步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资源、技术是伯明翰早期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1)西南高东北低纬度洋流(暖流)(2)日本海(或西)冬季风(或西北风)经过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在岛屿西侧受到地形抬升影响(3)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水能(水力)或水(4)东寒暖流在该海域交汇气候(5)工业革命发源地,技术的进步;附近有煤、铁等资源;水源充足。
二、产业转移思路分析首先是分析产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分析影响产业部门的区位因素1)对产业部门的分析:纺织、服装、电子装配等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转移方向为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钢铁工业对于资源和资金的要求很高,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受主导区位因素变化的影响,其转移方向先是接近煤炭产区,然后转向铁矿产区,后又转向交通和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沿海地区2)对发达和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分析: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具有技术、信息、交通、市场等优势;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有丰富的资源、廉价劳动力、便宜的地租、广阔的市场、优惠的政策优势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针对训练】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金融自由化后,金融危机重创了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的政策,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如图示意再工业化的动力机制据此完成(1)、(2)题1)再工业化使发达国家()A.新兴产业比例下降B.资源环境问题加大C.传统工业部门复兴D.实体经济地位上升(2)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影响是()A.延缓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B.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C.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加大D.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解析】(1)选D,(2)选A。
第(1)题,再工业化会增加工业在国家总产值中的比重,则实体经济地位会有所上升图示信息显示再工业化是升级制造业,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工业部门复兴,也不会使资源环境问题加大;再工业化也包含新兴产业,则新兴产业比例不会下降第(2)题,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会吸引一部分准备布局在发展中国家的先进工业转移到发达国家,会延缓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补偿训练】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解析】(1)选B,(2)选A第(1)题,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但劳动力数量需求多,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影响其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第(2)题,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经超过中国,但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市场规模大,因此越南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数量远少于中国。
核心素养专题 区域认知1.区域认知:含义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形式以不同区域为例,了解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素养要求(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瑞士和贵州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相似之处(2)通过对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的分析,比较归纳瑞士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点(3)能够从科技、能源结构、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角度分析贵州省产业优化的措施2.具体案例:材料一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横亘全国,风景优美,湖泊众多,享有“世界花园”美誉贵州省“地无三里平”,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公园省”之称尽管瑞士和贵州相隔万里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两地在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等诸方面有相似之处近年来,贵州希望借鉴瑞士的发展经验,促进贵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借鉴学习发展成为“东方瑞士”材料二瑞士和贵州地形图材料三瑞士和贵州的产业结构地区三大产业结构比主导产业瑞士45046精密仪器设备制造、生物医学、旅游业、银行业、保险业贵州15.639.544.9能源工厂、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中药材加工、旅游业(1)比较瑞士和贵州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相似之处提示:位置:均位于大陆内部,不临海;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气候:光热不足,降水丰富;水源:河湖众多,水源丰富;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植被:种类多。
2)比较归纳瑞士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提示:瑞士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较贵州优化;工业中以劳动力素质高的产业、高利润的高端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有旅游业、金融业等高效益产业贵州省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工业以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瑞士单一、低效,以旅游业为主3)结合贵州省的特色和瑞士的发展经验,对贵州省提出产业优化的措施提示:发展科技,提高资金技术投入,适当进行产业转型,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改良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水电站,提高水电比重,降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集约化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积极防治污染;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产业,形成产业链,扩大集聚效应和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