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pdf
50页高一物理必修一难点汇总专题一: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3)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v=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平均速率是标量v= 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例题评析【例 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 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12m/s 点评 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0+vt)/2 ,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 ,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 ,求该质点在t=0 到 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 到 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 当 t=0 时,对应 x0=5m,当 t=2s 时,对应 x2=21m,当 t=3s 时,对应 x3=59m ,则:t=0 到 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 t=2s 到 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8m/s 点评 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例 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 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 角的方向上, 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h/3 对声音: h=v 声 t 对飞机:h/3=v 飞 t 解得: v 飞= v 声/30.58v 声点评 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例 4】如图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 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 v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 vSvp,vAvCvB ;D. 三个物体在0t0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A vBvC。
3.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St 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在 OA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C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质点在 OA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AB 段静止不动,BC 段匀速返回;C. 质点在 OA 段通过的距离大于在BC 段通过的距离;D. 质点在 OA 段的速度大于在BC 段的速度4.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这个物体在4s 内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 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位移为零5. 如图所示, A、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下列关于两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运动过程中,在1s 末和 4s 末, A、B 两物体两次相遇;B. 运动过程中,在2s 末和 6s 末, A、B 两物体两次相遇;C. 运动过程中,在1s 末和 4s 末, A、B 两物体相距最远;D. 2s 前 A 在 B 前, 2s 后 B 在 A 前6.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过程的v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不变;C.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也越来 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 某人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 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 3.5R、位移的大小为R D. 路程为 0.5R、位移的大小为R 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 s 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甲乙C.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D.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 图象5. 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 6. 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 3 s 末的速度是6 m/s7.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8.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9.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0. 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五花八门,使用的能源也各不相同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车型: 20 吋(车轮直径:508 mm) 电池规格: 36 V 12 Ah(蓄电池)整车质量: 40 kg 额定转速: 210 r/min (转 /分)外形尺寸: L 1800 mmW 650 mm H 1100 mm 充电时间: 28 h 电机:后轮驱动、直流永磁式电机额定工作电压电流:36 V 5 A 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A. 15 km/h B. 18 km/h C. 20 km/h D. 25 km/h 二、填空题11.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 距 离为d1 的 甲处 时速 度 为v1 ,则 老鼠 行进 到 离洞 穴 距离为d2 的 乙 处时 速度v2=_ 12.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 远的安全地方去, 导火索需要m 才行。
(假设人跑的速率是4 m/s)13.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 的足球, 以 10 m/s 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3s 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 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m/s,后卫队员接到球时,足球的速度为 _m/s 14.我国列车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 T14 次列车从上海始发,途经蚌埠、济南等城市,最后到达北京T14 次列车时刻表如下,由其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_km/h T14 次列车时刻表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 km)上海18:00 0 蚌埠22:26 22:34 484 济南03:13 03:21 966 北京08:00 1463 三、实验题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 点 O 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 A、 B、 C、 D依次表示点O 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 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 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 _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 时重锤的速度为vG=_m/s 四、计算题16.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聪聪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17.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 min 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 他可用1.5 min 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18.一架飞机水平匀速的在某位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第三章 :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近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 图像。
本章知识较多与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近年试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的结合逐步密切专题一 :自由落体运动 知识梳理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2规律:初速为0 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v=gt 3两个重要比值:。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