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优质精品课教案_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范文.docx
34页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优质精品课教案_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9 猎人海力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来阅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2.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某个地区,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 由学生喜欢的民间故事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走进了这篇课文的学习二、自学课文。
1.出示课件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2.出示课件2: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经过:海力布得到了龙王的宝石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3.出示课件3: (1)默读课文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 既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又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小组合作研讨出示课件4,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救白蛇 得宝石 救乡亲 变石头 四、课堂小结从这些事件中能够看出猎人海猎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设计意图: 既总结了本篇课文的内容,又为下一节课做了铺垫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2.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忆上节课的学习,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学生回忆) 二、体会海力布的人物形象1.师:同学们, 《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自学课文,出示课件5: 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 用“ ”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在旁边标注出来 2.学生自学交流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要引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言行,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从中感受到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出示课件6—10: (1)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后,龙王要酬谢他,面对珍宝,海力布不贪心,只是挑选了对自己打猎有所帮助的一颗宝石,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2)当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的消息时,他急忙跑回家催促大家搬家这说明海力布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3)当乡亲们听了海力布的话,谁也不相信时,“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可见海力布为乡亲们的安危感到十分担忧4)怎样能让乡亲们安全转移呢?此时的海力布别无选择,他把从鸟儿那里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刚说完,自己就变成了一块的石头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不,他当然知道他在危急时刻,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这是何等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啊! 4.出示课件11: 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善良、热心助人、不求回报、舍己为人的精神) 设计意图:体会海力布的人物形象,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读、体会 文中还有许多感人之处, 让学生提出, 只要合理即可,同时为后面的表演打基础。
三、复述故事过渡: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同学们想不想分享给别人听? 1.师指导复述故事,出示课件12: (1)叙事要清楚,将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2)可以脱离课本,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书上的词句3)复述故事时要有表情、有感情2.同桌互讲互评3.指名复述故事4.演一演:小组内准备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如“救乡亲”一部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切,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 四、延伸拓展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板书设计) 9 猎人海力布 救白蛇,得宝石 热心助人 听鸟语,救乡亲 舍己为人 变石头 感动人 10 牛郎织女(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14个字,会读会写“亲密、稀罕”等词语3.从课文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4.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美好过程与方法: 在深入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能够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揭露和鞭挞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时,合理加入自己的想象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理解生词的意思2.从课文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3.感悟到牛郎的心地善良、纯真、朴实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听过哪些民间故事?小组交流《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 2.我国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它们大都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设计意图: 由民间故事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1: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3.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动人的故事? 4.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绍牛郎的身世;牛郎专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讲分家产,哥嫂只给了牛郎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便把他赶出了家门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老牛开口说话,告诉牛郎将会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14—21自然段):牛郎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设计意图: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复述课文做准备三、品读人物形象1.读1—4自然段,出示课件2: 牛郎与老牛是怎样相处的?能看出牛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圈画词句,感悟老牛与牛郎的亲密感情2.自学交流讨论3.说说牛郎与老牛是怎样相处的抓住中心句,“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这句话可以体现出牛郎对老牛的照料很细心挑很好的草地”“喝干净的水”“在树林里休息”“在山坡上晒太阳”“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读短语,说说自己的感受4.牛郎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31)可怜、孤苦伶仃孤儿,哥嫂待他不好,吃剩饭、穿破衣、天不亮就上山放牛;连名字都没有2)心地善良、勤劳照看老牛挺周到:总是挑很好的草地、吃嫩嫩的青草、喝干净的水①尽管只是一头牛,但牛郎把它当作亲人来细心照顾②放牛是哥哥嫂子派给他的活,他们对牛郎好吗?面对哥嫂的虐待,他不抱怨、不怀恨、不偷懒、吃苦耐劳、把活儿干得很出色这也正是心地善良的表现设计意图: 抓住描写牛郎照看老牛的句子体会老牛与牛郎的亲密关系,同时品读牛郎的形象,为后面的表演做准备四、课堂小结。
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它是如何报答牛郎的?下节课再讲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牛郎与织女的相识,进一步品读人物形象2.复述故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2.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它是如何报答牛郎的?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既回忆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下文进一步学习课文做铺垫二、牛郎和织女相识的过程1.牛郎和织女是怎样相识的?你认为织女是一个怎样的人? 2.相识1)老牛向牛郎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2)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道“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织女听得出了神,同情牛郎的悲惨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3)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 ,和牛郎走到了一起3.织女的人物形象1)心灵手巧:织得一手好彩锦2)美丽善良、不势利、不贪财:看见牛郎心地善良、又能吃苦……(她追求的是什么?) 引导提升,出示课件4:现在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织女? (追求自由,不畏天规,勇敢坚定、勤劳) 设计意图: 学生了解织女的人物形象,为下面的表演做准备。
三、复述故事1.说一说小组内复述故事,要求把课文中情节写的简略的地方,发挥想象说得具体些如: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仙女们商量着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2.上台表演设计意图: 学生说一说,演一演,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表演中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趣味性四、课堂小结1.牛郎和织女就这样生活在一起,那么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呢?(美满幸福) 2.小练笔: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将“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写得具体些板书设计) 10 牛郎织女(一)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勤劳踏实) 织女(美丽善良)11* 牛郎织女(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过程与方法: 了解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牛郎织女的善良,体会爱情的美好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配图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故事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今天我们来学习《牛郎织女(二)》。
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上节课的故事情节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快走入文本二、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1,自学提示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检查自读情况三、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