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5.doc
10页学案15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学案目标 1.理解做到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具体要求和方法2.掌握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综合题型及创新题的做法考点要求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考点样题1.(2010·浙江卷,7)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在“大富翁碳册游戏”中回答50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9·天津卷,2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本报综合消息 2009年3月28日8∶30~9∶30,世界各地进行了名为“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接力”活动当晚,津城有2万多个家庭、1 600多个社区、700多家企业和单位参加了这一活动据业内人士说,在这一时段,参加活动的每个家庭少用1度电,即可节约2万多度电而生产2万多度电,需要7 000多千克标准煤,会向大气排放18 000多千克二氧化碳、80多千克二氧化硫、40多千克氮氧化物1)为明年举办这一活动拟一句推广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从以上报道中得到什么启示?(40字以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08·福建卷,17)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
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探讨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和效果的综合性体现命题以主观题为主,试题呈现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其实,“准确”作为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鲜明、生动”所具体体现出来的文学要求,它们都渗透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中,甚至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在内因此,它们可以不单独设题考查,而是在压缩语段,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考点中渗透考查;也可以这三点单独放在一起考查,多出现在广告语、点评、开场白等新题型中。
一、语言表达准确1.知识梳理准确,这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说来要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3)适当添加修饰语或限制性回答,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2.演练、总结(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①将文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②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同条款的语言必须准确缜密。
下面是一份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有多处用语含糊,请找出修改并简述理由自即日起,如一方无故违约,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时,违约方除赔偿对方全部直接经济损失外,还要赔偿对方信誉损失费10~15万元(具体数额由双方依情况商定,或由省级仲裁机构裁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确,在语言运用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所考查做这种题,主要是仔细地咬文嚼字,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包括所有语言符合规定的情境,如敬谦称呼,褒贬情感,口语与书面语等二、语言表达鲜明1.知识梳理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不可能鲜明所谓鲜明,就是要恰当使用词语(尤其是感情词语),恰当地使用句式(如双重否定句,反问句),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如比喻、对偶、对比等)。
2.演练、总结(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处不当,请你指出来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鲜明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已导致9人死亡全国各医院应该查封、扣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全部药品,必须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的产品对某些商人只为金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我们予以批评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情境,比较下面一组句子,说说哪一个句子表达得更加鲜明,为什么?情境:“焦点访谈”节目针对当前所发生的死亡惨重的矿难进行评论①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大恶性安全事故,让人震惊,让人心痛,更让人对那些失职的领导深恶痛绝,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到底有没有得到落实?②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大恶性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震动,人们指责那些失职的领导,我们也要反思我们安全的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明”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修改病句、请托、拒绝词、点评、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无论哪种题型,只要要求“鲜明”,就要从感情词语选用、句式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三方面入手三、语言表达生动1.知识梳理生动,就是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是在准确、鲜明基础上的升华它要求做到:①恰当使用绘形绘声绘色等方面的动词、形容词;②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③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和谐押韵,力求语言的声律美2.演练、总结(1)根据要求改写下句守旧的习惯会顽固地束缚人的思想,使人渐渐失去创新能力。
要求:请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不超过4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要求:①切合原意;②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考点有时也单独设题考查做“生动”题一定注意三个角度:①使用写形写声写色的词语②重点使用比喻、拟人等达到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③使用整句这一考点多与“修辞运用”“句式运用(选用、仿用)”等结合进行。
如何解答“准确、鲜明、生动”方面的创新题?语言表达运用一直是语文试卷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而“准确、鲜明、生动”这个考点命题恰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所谓创新题型,有几个特点:一是内容上与时代同步,所选取的材料多是时代的热点焦点;二是形式新,是以你平时未练过的形式出现的,如编者按、留言感言、推介语、宣扬语、辩词等;三是综合性,有时很难分清是考哪一个考点做这类创新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内容有多鲜活,形。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