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订鬼教学设计.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428587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9.03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订鬼》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王充,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2、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文章通俗而严密的语言3、初步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斗争从来不断的原因4、树立无神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宇宙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古代有个宋定伯卖鬼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今天我们学习东汉末年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一篇论鬼的议论文,他会进一步告诉我们,世间传说的鬼或神都是不可信的,都是人们心里想像出来的,大家如果不信,就请大家读读这篇文章,读完后你就会明白了鬼是怎么被人想象出来的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订鬼,意思是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标题简洁,点明写作目的2、作者:王充(27 -约 97)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

      字仲任会稽上虞( 今属浙江 ) 人历任郡功曹、泊巾等官,后罢职家居,从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口的论,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认为“天地合气,万物门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论衡 ?自然》 ) ,即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不存在有意志的创造者指出天地、阴阳不生不死,初步接触到世界无限性问题认为自然界的“灾异”是“气”变化的结果,与人事无关人的生命和精神也以“精气”为物质基础, “人未死,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 “死而精气灭”(《论死》 ),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和灾异、谴告、鬼神等迷信著作有《论衡》3、背景资料:秦汉时期,求仙、鬼神迷信等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派方士为他们寻求仙药,幻想长生不老,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神化封建皇帝和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他说,天是有意志有感觉的最高主宰,而皇帝是“天子”,代表天意统治人,因此皇帝行德政,天就用风调雨顺来嘉奖他;皇帝无道,天就降临灾害来谴责和警告他在鬼神迷信思想泛滥的时代,王充根据科学知识,提出无神论的观点,有力地批判了迷信鬼神的观点4、学习生字:衽(r an) 庖(p á o) 箠(chu í ) 殴( ō u) 纆(mò )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第一部分:提出并阐释论点第 1 句正面提出论点指出:人们说“有鬼”并不是“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接着第2、3 句用设问引起阐释,以下几句说出了道理:人生病了就会产生忧郁、恐惧的心理,就会看见“鬼”出现,因为忧郁恐惧就会有许多思念想像,也就会产生许多虚幻的影像,于是“鬼”就出现了本段第二部分:举例论证,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举此二例是用“二者用精至矣”和“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以达到举其同类证明其正确的目的,也就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非有鬼,而是人生病时的“思念存想”所致诚然,伯乐所见的并不全是马,庖丁所解的并不全是牛的部件,而之所以“无非马‘不见( 活) 牛” ,是“用精至矣” 由此可知,与二者相类似的“人病见鬼”,当然也是“思念存想”所致,论证是有说服力的第三部分:分别从病人的心理、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人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本段可分为二层一层( 开头至“妄见之也”) 照应第一段“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二层(以初疾畏惊至结束) 分析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所见“鬼”状态各异,从而也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文章的推理合乎逻辑病痛”则“恐惧” , “恐惧”则“妄见”鬼;生病就会“存想”, “存想”就会“虚致” ,这就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照应了第一段“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第四部分: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这一段再次强调了“念”和“想”,人生病了,久卧病床,不免胡思乱想,有时产生虚幻,这些虚幻从目、耳、口表露出来,就是所谓的“鬼”的形、声、言还强调了“畏惧” ,病人独卧一室,不免产生“畏惧”,这就会梦见人在按压自己以上内容,再一次证明了所谓“鬼”是病人痛苦时的精神所致四、教师小结:本文力图从心理方面解释人为什么相信有鬼,有事实根据,有合理分析,表现了作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四段文章紧紧围绕“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个中心,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关于《论衡》 :东汉王充撰全书八十五篇,缺《招致》篇,实存八十四篇,是作者用毕生精力为中国思想界开辟了一条新路的重要著作作者在这部著作中,谈论哲学、政治、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问题,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了占统治地位的世俗的迷信的唯心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默读课文,疏通文意三、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1) 、昼日则鬼见(见:通“现”,显现 .(2) 、独卧空室之中者,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案:通.“按” )2、古今异义词:(1) 、致之何由?由于疾病由:原因,名词于:在,动词今义:因..为 )(2)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觉:睡醒今义:睡觉 .(3)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玩:研习今义:玩耍3、古汉语句式: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也:表判断 )四、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第一句话,“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立论开门见山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首段,提出论点,2、3 句设问引出“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的阐释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第二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又用“二者用精至矣”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没有鬼,而是人生病时“思念存想”所致第三段分两层来论述,首先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然后又分析病的不同程度有不同感受,从而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 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小结:四段文字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唯心主义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论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3、作者是怎样看待鬼的?对当时流行的认识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这种观点的现实意义。

      明确:当时流行的认识是“人死为鬼”“人死精神为之” ,鬼是存在的王充的认识是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是“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鬼是不存在的, “非人死精神为之” 王充的认识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了的人是有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人死了,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两千年前就否定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绝大的讽刺4、在《订鬼》中,作者是如何妙用修辞手法的?明确: (1) 、运用设问在文章开头部分,当作者提出论点以后,紧接着就用了设问句“致之和由?由于疾病”第二段中,第一句“何以效之”,以设问起,接着就以古书内容作答这些设问句不仅把上下文连贯起来,而且增添了文采和生动性2) 、运用排比如第三段中:“初疾畏惊· · ·见鬼之击这段文字环环紧扣,逐次递进,前呼后拥,把病人因病情发展而幻觉变化的景象,犹如电影一般映现出来,具体形象,从而有力地证明“鬼”确是病人“存想虚致”而绝非实有的道理五、教师小结:我认为王充的观点是科学的,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人是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绝不会有什么“鬼魂”。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七、板书设计:27、订鬼阐释观点——类比论证——分析原因——分析现象————世上无鬼,存想所致篇二:订鬼教案渣渡中心学校“人本健智大课堂”九年级下期语文导学案1 2 篇三: 《订鬼》教案订鬼(一) 、教学目标1学习王充无鬼神论的朴素的唯物论的思想体会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2掌握“虚至妄用”等文言词汇,翻译全文3收集威信不信鬼不怕鬼破除迷信的故事并与同学交流二) 、教学重难点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弄清各段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的思路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四)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是没有鬼的,但在古代,人们都认为世界上是有鬼的,但也有一个唯物主义者和我们现在保持着一样的观点,他就是王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看他到底对鬼有怎样的认识。

      二、作者简介王充 (27 -约 97)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会稽上虞( 今属浙江 ) 人一生志在纠正世俗虚谬,经40 余年,写成了《论衡》 三、题解订鬼,意思是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五、疏通课文大意非人死精神为之也:为,变成并不是人死后精神变成的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存想,想象都是人思念过度想象所造成的致之何由:何由,因为什么因为什么导致鬼的产生呢?故得病寝衽:寝衽,睡在床上所以得了病睡在床上存想则目虚见:虚见,眼睛恍恍惚惚地看见了(鬼)效之:验证它顾玩:仔细端详无非:没有不用精:精:专一,纯正用心专注困剧:极其难受绳纆:绳索妄见之也:妄,妄誔无根据泄:显露,表现夫人:那人俱用:全都因为同一实也:真相本质都相同六、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⑴:提出并阐释论点第 1 自然段:第1句正面提出论点指出:人们说“有鬼”并不是“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 ,接着第2、3 句用设问引起阐释,以下几句说出了道理:人生病了就会产生忧郁、恐惧的心理,就会看见“鬼”出现,因为忧郁恐惧就会有许多思念想像,也就会产生许多虚幻的影像,于是“鬼”就出现了。

      本段中,立论开门见山,阐释追根溯源,层层递进,干净利落第二部分 (2) :举例论证,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第 2 自然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