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革命烈士书信多钱.doc.docx
5页书革命烈士书信多钱 篇一:革命烈士书信_最后一封家书 现在时局很不安定,我未能接你和两个孩子回广西来,我现在不是做官,而是替人民打工你们以后要独立生活,不要依赖我,见字后,立即搬到租界住,如有人送财物来,千万不要收纳望你带好子女,让他们长大孝顺你,我不能抚养他们了??以后,不要再寄信给我 [写作背景] 百色、龙州起义后,中央任命李明瑞为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他接受了中央的安排此信正写于这一阶段,收信人是上海的家属信中可看出他已做好了为革命献出一切的准备 李明瑞简介 李明瑞(1896—1931),原名李瑾瑞,号裕生广西省(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清湾乡人青年时期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入广东韶关讲武堂炮兵科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讨伐旧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等战斗1925年参加讨伐南路军阀邓本殷,任国民政府南征第二路军第三团团长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旅长、师长,率部转战于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北伐战争结束后,“倒桂反蒋”1929年和俞作柏在广西主政时,积极联合共产党,支持革命,同年12月11日与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参加领导龙州起义和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并任总指挥在第二次反“围剿”时,指挥全歼韩德勤师,取得著名的方石岭大捷,受到毛泽东和朱德嘉奖,1931年10月在“肃反”中含冤死于江西于都县,时年35岁 篇二:革命烈士书信_给父母亲的信 亲爱的父母亲: 长久没有写信回家,家中亦没有来信,所以心中非常记念家中儿前毕业时,曾将文凭寄上,有收到否?儿此次出发东征,奉命派到东征军政治部充当科员,于本月初八到汕头此次我军东征,于短少时间便克复湖汕,实诸将士奋勇杀贼之功征途中我军甚爱人民,秋毫无犯,所以人民对我军感情甚好,现在广东已统一,地方极平安但是其他各省人民现在尚被军阀蹂躏,所以我军本救国救民之宗旨,不久即行北伐,希望早点把中国统一,把一切不好的人,都要扫除干净,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救出,解除一切痛苦因此种重大责任,是青年应负起的,所以儿亦愿为救国救民而牺牲,立定志向,勇往直前今年儿恐怕没有工夫回家,请家人勿念现在有一件事要求亲爱的父母亲,就是儿的婚姻问题聘定俞氏是儿素不赞成婚姻是人生大事,不可随便乱定现在把儿娶妻应备之条件,条列如左: 第一、女人要识字,头脑清楚者 第二、女人脚要大的,并且身体要无残缺而强健者。
第三、女人性情要和儿相合者 第四、女人最好亦要有志向做救国救民事业,与儿相同者 以上四条件,是儿与人结婚最要紧的信条,如不备上列四条资格,虽他(她)家里如何富贵,品貌如何美丽,儿亦不娶 谨请 金安 儿植上 [写作背景] 1925年10月,广东革命政府为了彻底消灭陈炯明部,消除隐患,举行第二次东征10月16日,麻植随广东革命军从汕头东征此信是麻植1925年10月16日从东征军总指挥部写给父母亲的信中表达了他“愿为救国救民而牺牲,立定志向,勇往直前”的远大革命理想和抱负,表明了他对婚姻大事的态度和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 麻植简介 麻植(1905—1927),浙江省青田县人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1925年,参加广东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科长后任广东军委秘书1927年4月15日,在国民党反革命政变中,不幸被捕遇害,年仅22岁 篇三:革命烈士书信_狱中写给妻子的信 (一) 我死后,你不要过分悲伤,也不要为我断送青春以后我们那两个不满三尺的孩子,虽不是有父之子,但[却]是有母之儿,望你将他们好好抚养成人,继我遗志 (二) 我已被判处无期徒刑宣判的那天晚上,我一夜都没有睡着。
我想,我虽然要被长期监禁,失去了自由,但我还留着一条命,我不能坐着遭受他们的折磨死去,我要跟他们斗,一直斗争到死! [写作背景] 1928年1月,南四区成立后,在很短时间内,周不论领导全区人民进行分田分地,开展生产,维护治安,破除陋俗,严禁赌博、迷信、吸鸦片烟等工作,使南四区成了全县重要的红色根据地4月国民党当局调动两个师的兵力,加上清乡队和挨户团,穷凶极恶地血洗醴陵苏区南四区又是他们“围剿”的重点,有上千名党员、干部和革命农民惨遭杀害周不论成了醴陵当局悬赏通缉的“要犯”在群众的掩护下,他离开醴陵,辗转来到南京不久,南四区大恶霸周西庚,窃取了他从南京寄回的家信,得悉他在南京的住处,立即向政府告密,他在南京不幸被捕不久,他的妻子黄新收到他在南京狱中寄出的这两封家信他将孩子托付给妻子,决心与敌人斗争到底表现出一个革命者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周不论简介 周不论(1903—1930),原名正林,又名宗玉湖南省醴陵县人1921年考入长沙修业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是第五期学员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任排长1927年4月,任湖南省委湘东特派员,8月任中共醴陵县委委员兼南四区区委书记。
1928年1月,任醴陵南四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在南京被捕1930年2月,英勇就义,时年2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