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好用.docx
3页统计报表管理制度1. 管理制度目的统计报表是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沟通的重要工具制定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内部统计报表的编制和使用,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等有关人员3. 统计报表的编制3.1 统计报表的定义统计报表是根据会计制度和统计制度,在业务发生、资产变动及其他方面的数据基础上编制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汇总表格,通常是按月、季度或年度编制的3.2 统计报表的编制单位统计报表的编制单位应当明确,要求统一前后台数据分类标准3.3 统计报表的编制周期统计报表的编制周期应当明确,按照建立和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要求规定3.4 统计报表的编制流程统计报表的编制流程主要包括信息收集、数据加工、数据审核、数据分析、数据报送等环节• 信息收集:业务部门将发生的业务及资产变动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给财务部门;• 数据加工:财务部门将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汇总、加工,生成统计报表数据;• 数据审核:财务部门审核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完整性,确认后再提交经理审核;• 数据分析:经理对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数据报送:经理审核通过后,将统计报表数据及时报送给有关人员。
3.5 统计报表的一般要求• 统计报表应当有鲜明的时序性,每个时间段内的同种统计报表应当分别列出;• 统计报表应当有明确的期限和截止日期,数据应当在期限内提交;• 统计报表应当配备数据说明书,标明各项统计数据含义及计算方式4. 统计报表数据的使用4.1 统计报表数据的基本使用统计报表数据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沟通,包括企业决策、部门管理和沟通交流等4.2 统计报表数据的保密统计报表数据具有保密性,应当依法保护,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数据处理环节的安全防范;严格控制数据查看、复制和传递的权限;加密保护存储和传输的数据等4.3 统计报表数据的分析统计报表数据应当及时分析,并转化为有效信息,以用于经营决策分析应当以完整的数据为基础,并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分析,以充分体现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发展动态,为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参考5. 统计报表管理5.1 管理体制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统计报表编制和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部门经理负责对报表数据进行审核、分析及定期汇报,各业务部门协助财务部门完成统计报表的编制5.2 报表审核财务部门应当严格审核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完整性,经理应当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并做好审批记录。
5.3 报表审批经理应当全面、客观地审批统计报表数据,确保审批充分、准确、有效,并签署审批意见6. 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公司应当向所有员工宣传本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应当带头执行本管理制度,并通过内部交流、评比、奖励等方式,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和检查7. 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随着公司经营管理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本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制度修订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另行规定本管理制度是公司内部统计报表编制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措施,旨在保证企业决策、部门管理和与外部沟通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制定本管理制度,对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