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ppt
17页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一、标准参照测验概述: 标准参照测验产生1、背景:常模参照的局限、教育改革运动2、概念提出:格莱塞(Glaser.A.J)克劳斯(David Klaus),1963,《美国心理学家杂志》3、发展: 1969,波帕姆和德塞克:《标准参照测验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标准参照测验迅速发展的十年,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所谓标准参照测验就是依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的测验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测验——格莱塞,1971内容范围:清晰界定内容范围 标准:明确界定的分数分界点,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的不同名称: 标准参照测验(Criterion—Referenced Test, CRT) 目标参照测验(Objective—Referenced Test , ORT) 内容参照测验(Domain—Referenced Test , DRT) 结果参照测验(Result—Referenced Test , RRT) 掌握测验(Mastery Test)和基本能力测验(Competence Test),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 分数解释标准不同 测验目的不同 测验的内容范围规范的详略程度不同 项目分析分组方法不同,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的优点与问题: 优点: 能提供对被试水平的绝对测量而非相对测量。
个人成绩的意义不直接依赖于其他人的成绩 标准参照性测验与教学评价密切相关,其理论和方法更易为教育工作者所理解和应用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要测量内容范围是什么 测验题目取样的代表性问题 掌握标准的确定,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二、标准参照测验的预测和项目分析 1、预测 前侧—后侧法 已接受教学组——未接受教学组法 对照组法,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2、项目分析 难度 区分度指标1:难度差值: 个人获得指数 鉴别指数 指标2:相关系数,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三、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 1、分类一致性信度 优点:分类一致性信度计算比较简单,直观易懂 缺点:a、再测法和复本法的缺点b、分界点确定问题,不同分界点,标准不同,人数比例也不同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2、荷伊特信度—方差分析的方法 1941年,荷伊特(C.Hoyt)提出方差分量比描述测验内部一致性系数 SS=SS人+SS题+SS人x题 Rxx=1—SS人x题 / SS人,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四、标准参照测验的效度 1、内容效度: 确定内容范围:双向细目表 方法:专家评判法 2、效标效度:命中率,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项目内容评定表 评定者姓名: 日期: 内容范围:首先,请仔细阅读已界定的内容范围和测验项目; 然后,请判断:你认为每一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在被编制时所欲测的目标内容。
判断赖以产生的唯一基础是项目内容与其意欲测量的目标内容之间的匹配程度请采用下面的五级量表: 较差匹配 一般匹配 较好匹配 很好匹配 完美匹配1 2 3 4 5 目标内容 测验题号 项目评定1 2 1 2 3 4 57 1 2 3 4 514 1 2 3 4 5,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五、标准参照测验分数临界点的确定 (一)专家判定法 1、Nedelsky方法 2、Angoff方法:λ=∑FiPi 若请若干专家同时评定,则可以这 些专家所评定的及格线的平均值作 为最终及格线,第九章:标准参照测验,(二)效标组预测法 1、临界组法 2、对照组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