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电路知识点总结.docx
10页初中电路知识点总结1.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 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 1/R1+1/R2 ④ 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
2. 初三电学知识总结一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示如下: “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7”指7个电学物理量(初中)——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 “2”指2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1”指1种最为典型的电学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 二个规律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义式)、导出式、比例式 现在就各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3721”详解 (一)对3个电学仪器要求掌握如下:电流表、电压表(作用、电路符号、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规则),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路中的作用)电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记忆,电压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记忆,滑动变阻器可用“串联接在电路中,接线一上加一下AC、AD接线柱,P左R小反则大BC、BD接线柱,P左R大反则小AB接线阻值定,CD接线阻值无加以记忆(其中各符号如课本P88 图7—11所表示) (二)对7个物理量要求掌握定义(意义)、物理量符号、单位(国际、常用)、公式(导出式)、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1、电量: (1)定义:物体含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3)检验:验电器(结构、原理、使用) 2、电流: (1)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电流)用符号“I”表示 (2)公式:I=Q/t (定义式) 式中I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安)(A) 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4)测量:电流表5)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 I1=I2=I3=…=I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 I总=I1+I2+…+In 3、电压: (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用符号“U”表示2)电源的作用: 电源的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对外供电时,却又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3)单位:国际单位——伏特(伏)(V) 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几种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5伏 2、每个铅蓄电池的电压U=2伏 3、照明电路(家庭电路)的电压U=220伏 4、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U≤36伏) (5)测量:电压表。
(6)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 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U1=U2=…=Un 4、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符号“R”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欧)(Ω) 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 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n 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 5、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 其它单位——千瓦时(kwh),生活中也用“度”来表示。
4)公式:定义式——W=UIt=Pt 导出式——W=I2Rt W=(U2/R)t W=UQ (Q在这指电量) (5)测量:用电能表(电度表)测量应掌握它的读数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数)电能表上铭牌上通常有以下内容: “220V”——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 “5A”——表示这只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 “kwh”——表示电功的单位,即“度” “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的转盘就转过3000转 (6)电功特点: a.电功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总=W1+W2 b.串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W2=R1:R2 c.并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W2=R2:R1 6、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意义: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单位:国际单位——瓦特(瓦)(W)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 (3)公式:定义式——P=W/t 决定式—P=UI (因为W=UIt=Pt) 导出式——P=U2/R=I2R (因为P=UI、I=U/R、U=IR) (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 另也可以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标的通常为3.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知识点,要全面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shenxia7002 初中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原理:同种电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