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诗词鉴赏.doc
38页七年级上册一、次北山下唐朝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赏析】1、 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 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答:“阔”字更好,“阔”字既出了长江水波激荡,江面广阔浩淼,又写出了春天己到、大 地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旦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3、 “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 ?为什么?答: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大景小景互相映衬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 了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描写的画面答: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大江直流,一叶扁舟扬着白帆,顺风而来5、 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答:(1) “生” “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 思2)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①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 亡之时涌现;②时序交替;③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力 量。
3) “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6、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 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7、 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 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8、 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 何处?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己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己现出春天的消 息写景逼真,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 力量二、赤壁唐朝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1、诗中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答:(赤壁之战)周郎指(周瑜),二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2、 本诗构思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作具体分析最后两句诗的妙处?)答:①本诗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折戟”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兴感之由),后两句以小见大,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巧妙自然。
1 最后两句议论,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 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3、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两句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由政治抱负而不得一展的郁闷诗人慨叹历史上英 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 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4、 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答: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杜牧运用“铜雀春深 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三、浣溪沙北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赏析】1、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上阕的景物:兰芽、小溪、松柏、沙路、子规和暮雨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幽美宁静中略带感伤的画 面2、 赏析“萧萧暮雨子规啼"答:本句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 的色彩,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痛苦与示意。
3、 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 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答:同意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辿: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 ——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全诗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 神5、 赏析词的下阙答:运用反问,作者认为不必因为口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要旷达乐观,以积极向上的 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这样就能保持青春活力十五夜望月 唐朝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1、这首诗为什么在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中表具一格?答:诗中诗人并没有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 表来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情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 这首诗语言形象,意境深远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个字词?答:A、“落”字新颖贴切,不同凡响,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月亮的清辉一齐洒落 人间,将诗人对月怀人的情思,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B、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一词,与出了月色的空明皎洁,却给人以积水空 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 美的意境之中。
C、 “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息在树上的情况,乂烘托了 月夜的寂静D、 “无声” 一词,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痕,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3、 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答: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蕴藉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 月者的范围,意境局远4、 诗人的形象答:诗人是孤独无眠、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五、水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赏析】上阙:诗人把酒问天,驰骋想像,在天上和人间的徘徊矛盾,追求心灵的寄托,表现出旷达 的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阙:诗人触景问月,对月怀人,抒发感慨,豁达看人生悲欢离 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上下两阙一写望月,一 写思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名句,向来被人们所喜爱,请你从不同的角 度说一说人们喜爱的原因。
答:(1)这是自然常理,有哲理意味,也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2)此句表露了词人在无可奈何中的自我安慰2. “此事古难全”有哪些言外之意?答: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离有聚,正如月亮有圆有缺,这是亘古不变的 真理既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必抑郁寡欢呢,不如坦然对之3. 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既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惟愿兄弟彼此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更 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唤起人类普遍情感的体 验4、“转”“低”“无眠”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 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朝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赏析】1、 这首诗表现早春特有的景致?答: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没有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2、 “近却无” 一词好在何处?答:“近却无”表现了诗人独到的观察体验,早春时节春草娇嫩细小,星星点点,远看一片 碧绿,近看却时有时无,这三个字将初春小草的特点细致的表现出来3、 前两句的画面描写:答:长安的大街,浸在》蒙》蒙的细雨中,雨丝是那样轻细,那样柔和,那样滋润,好像酥油一 般。
在细雨的滋养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 觉得失却了那绿色,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4、 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答: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 望和盼头5、 最后两句中“最"“绝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对比的手法,把早春景色与春意正浓时相对比(早春和暮春的对比),突出了对早 春特别喜爱的感情,也隐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美好时光的意思七、西江月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哇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思想内容】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村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对农民获得丰收的喜悦和热爱农村 生活的感情艺术手法】%1 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惊鹊、 鸣蝉、青蛙,原都是无情物,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烘托出作者的欢快情绪1 采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出来,清新活泼,摇曳多姿,表现了 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人读来感到异常亲切自然。
赏析】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好在何处?答:(1)丰收景象:夜风送来阵阵稻花的醉人清香,远远近近传来一片蛙声,仿佛在预告着 今年的丰收2)作者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了夏夜的景物特征,将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 体,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流露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2、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请就这句中“别”字的精妙之处作简要的分析答:“别”字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鸟鹊都惊动起 来写得生动形象,暗示了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3、“路转” “忽见”两个词语写出了作者看到旧屋时的欢心,又表现了沉浸夏夜美景忘记路 途远近的入迷状态A.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思想内容】赞秋颂秋描绘了一幅豪迈高旷的图画,晴空万里,排云而上的白鹤,其实也 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艺术手法】一二句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季,往往是草木凋零、肃杀冷清、 萧条,令人伤感凄凉的而诗人却认为秋日比春天更为美好,诗乐观明快的风格已定赏析】“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白鹤冲天激起的豪迈乐观之 情。
形象】鹤的形象:在秋日晴空中,这只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大展宏图它的顽强奋 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志士们精神抖擞这只鹤使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 现九.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借神话传说故事,描写了一位妇女对远在异地的丈夫的思念,形象地表达了被相思 折磨时的那种痛苦、哀怨的感情天河象征封建礼教,这首诗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朝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赏析】1、 诗歌首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答:“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