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程立体裁剪.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28007366
  • 上传时间:2023-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程:立体裁剪适用班级:04服装设计第一章  人体测量本章所需学时:2005年第2周 2课时 教案序号:1教学进度:正常教学目标:掌握立裁基础知识本章重点:学会人体测量与技术准备本章难点:立体裁剪的技术原理(一)立体裁剪所用布料的纱向:    立体裁剪所用的布料的丝道必须归正许多坯布多存在着纵横丝道歪斜的问题,因此在操作之前要将布料用熨斗归烫,使纱向归正、布料平整,同时也要求坯布衣片与正式的面料复合时,应保持二者的纱向的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成品服装与人台上的服装造型一致二)立体裁剪的缝道处理技术:    缝道实际上是指衣片之间的连接形式整件服装是由缝道将各个衣片连接起来所形成的造型,因此缝道的处理技术至关重要,由于立体裁剪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缝道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服装的操作与整体造型,所以缝道的处理技术显得更为突出与实际1 缝道的设置:缝道应尽可能地设计在人体曲面的每个块面的结合处即女性胸点左右曲面的结合处——公主线;胸部曲面与腋下曲面的结合处——前胸宽下侧的分割线;前后上体曲面的接合处——肩线;腋下曲面与背部曲面的结合处——后背宽下侧的分割线;背部中心线两侧的曲面的结合处——背缝线;腰部上部曲面与下部曲面的接合处——腰围线等。

      缝道设计在相应的结合处使服装的外型线条更清晰也与人体形态相吻合2 缝道的形状:缝道的形状从设计角度而言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即设计领域是宽泛的,然而结合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工艺制作的可行性,则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缝道处理时要注意尽可能将缝道两侧的形状设计成直线,或与人体形状相符的略带弧线的线条形状,同时两侧的形状尽量做到相同或相近,便于缝制标定标记线标记线是为了便于立体裁减的操作,以确保立体裁减质量而进行的一项立裁前的准备1.操作要点 先将人体模型固定,确保与其地面水平2.操作步骤1) 前中线2) 后中线3) 胸围线4) 腰围线5) 臂围线6) 颈围线7) 前公主线8) 后公主线五 练习题  本章练习:     1 立体裁剪的必备工具有哪些以及立体裁剪之前的准备工作?     2 标志线的确定     3 立体裁剪的缝道处理技术要求有哪些?  第二章  立裁概述本章所需学时:2005年第3周 2课时 教案序号:2教学进度:正常教学目标:理解立裁基本概念本章重点:了解立体裁剪的作用本章难点:了解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各自优势教学过程:一 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是区别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服装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cauge)”,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dyapiag)”,在日本则称之为“立体裁断”它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二 立体裁剪的渊源    立体裁剪这一造型手段是随着服装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对服装造型的分类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装史的发展过程,而立体裁剪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这种造型从此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因此,欧洲历史上的哥特时期,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随后,在服装的定制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因为定制服装要求合体度高,所以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是必然的,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级时装制作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一种标准尺寸的人体模型来代替人体完成摸某个服装号型的立体裁剪三 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    立体裁剪技术广泛地运用服装生产、橱窗展示和服装教学中。

      1 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    服装生产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产量化的成衣生产和单件的度身定制形式,因此,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也常常也因生产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的技术方式一种为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利用平面结构制图获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体裁剪进行试样、修正;另一种为直接在标准人台上获得款式造型和纸样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要求技术操作的严谨性2 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除用于生产同时也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大型的展销会的会场布置,其夸张、个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合3 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    在服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学习与运用外,应更加注重造型能力和材料的运用能力的潜能的开发,通过设计、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种技能,从而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地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选择都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建立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系,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价。

      四 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比较1 平面结构的优势 (1)平面结构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因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2)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教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 (3)由于平面结构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而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如西装、笳克、衬衫以及职业装等 (4)平面结构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例如,1/4B+5,5即为松量,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2 立体裁剪的优势 (1) 立体裁剪是以人台或模特为操作对象,是一种具象操作,所以具有较高的适体性和科学性 (2)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二次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裁剪的集合体,操作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美感体验的过程,因此立体裁剪有助于设计的完善3)立体裁剪是直接对布料进行的一种操作方式,所以,对面料的性能有更强的感受,在造型表达上更加多样化,许多富有创造性的造型都是运用了立体裁剪来完成的五 练习题   本章练习:      1 什么是立体裁剪?它的运用范围有哪些?      2 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不同第三章   立体裁剪工具材料的准备本章所需学时:2004年第4周 2课时 教案序号:3教学进度:正常教学目标:掌握立裁基础知识本章重点:了解立体裁剪的基本工具与技术准备。

      本章难点:立体裁剪的技术原理教学过程    一 立体裁剪的构思    立体裁剪的构思过程不同与平面裁剪,它既可以先绘好效果图,依图造型,也可以仅在一个抽象的构思基础上直接设计,因为立体裁剪技术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可操作性较强,即在操作过程中可随时调整原始设计,因此,采用立体裁剪技术有利于设计的完善和加强,另外将面料直接披挂在人台或人体上,根据面料自然的形态而产生的设计灵感也是立体裁剪的构思过程二 立体裁剪的工具与材料1 人台;人台是现代立体裁剪中必备工具,包括用于成衣生产的标准人台和用于度身定制的特体人台以及用于内衣研究的裸体人 台人台还分为半身人台、全身人台等2 珠针:立体裁剪的专用大头针,针身细长,便于刺透多层次的布料之中3 坯布:立体裁剪多用白坯布作为代用布,以降低成本,在选择代用布上则应尽量选择与 面料质地相近的代用布,以保证最终面料造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4 剪刀:由于立体裁剪操作的独特性,因此立体裁剪时一般采用9#或10#的剪刀5 粘合带:用于人台上表示线和款式造型线的确定,一般采用及时贴来代替,因其起到标识的作用,所以粘合带的宽度越细越好,最大不能超过0.4厘米6 其它:除了上述的基本工具与材料外,熨斗、笔、划粉、尺、有齿滚轮、复写纸、牛皮纸等也是必需的。

      三 立体裁剪的准备    进行立体裁剪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1 人体模型补正与整理——一般来说,我们所采用的大多数人体模型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模型,如果是用于成衣生产的立体裁剪,则只需选择相应号型的人台即可;如果是为单件定做,则需对现有人台进行相应地调整,补出不足之处,如胸围的大小、肩的高低、背部的厚度、腹部与臀部的丰满度等,尽可能地将人台调整到与穿着对象体型相近,人台补正多使用棉花、垫肩、坯布等材料除了因特定对象的体型差异而进行的人台补正以外,对于某些特异造型的款式也同样需要对人台进行一定的整理,尤其是那些较为夸张的立体造型,则需给人台加上衬垫等支撑物2 确定人台的基础线——基础线是立体裁剪过程中的对位线与参考线,是保证纱向正确造型稳定的基础,因此基础线的确立应该是严谨的人台的基础线主要包括颈围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前后中心线、公主线、侧缝线、小肩线、以及袖窿线其中三围线应保持水平,而前后中心线则保持垂直3 假手臂的制作——假手臂主要用于袖子的立体裁剪,制作假手臂主要有棉布、棉花或晴纶棉、硬纸板、针线等材料 第四章   人体模型手臂的制作本章所需学时:2004年第5周 2课时 教案序号:4教学进度:正常教学目标:学习手臂制图和手臂裁剪制作。

      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教学过程   第五章   原型的立体裁剪(一)本章所需学时:2004年第7周 4课时 教案序号:5教学进度:正常教学目标:掌握立裁基础知识本章重点:学习衣身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方法与衣身的修正本章难点:立体裁剪中省转移,分割与褶的综合的运用教学过程:一 原型的立体裁剪(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立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上的同名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    2 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同时确定侧缝线的位置并固定    3 将胸围线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领口处需打剪口,以消除领口处的牵扯力,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作出点影线    4 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二)原型宽放量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    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2 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3 衣身的修正: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     (3)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4)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关部位如口袋、纽扣均按实样裁剪并置于相应的部位,以检查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完善。

      第五章   原型的立体裁剪(2)本章所需学时:2004年第9周 2课时 教案序号:6教学进度:正常教学目标:掌握立裁基础知识本章重点:学习衣身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方法与衣身的修正本章难点:立体裁剪中省转移,分割与褶的综合的运用教学过程:二 立体裁剪中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