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园林史实验二(陈家祠).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7997864
  • 上传时间:2018-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间工艺对岭南园林建筑的影响民间工艺对岭南园林建筑的影响————————浅谈陈家祠浅谈陈家祠姓名:谢晓雯 专业班级:园林 081 学号:200810144129 成绩:岭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商品经济发达,市井文化也最早渗入民间的造园活动由此也最早形成园林艺术的雅俗并列、互斥,进而合流、融汇的局面因诸多自然与人为因素,岭南园林主要植根于民间,没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常规祖制,也不具江南文人园林的严谨章法,园景构图根据生活内容的需要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文化类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艺术贪图其意,变更其形灵活吸收,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广州的园林建筑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岭南园林建筑兴起于明代,后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与苏州园林齐名现存的佛山的梁园、东芜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和番禺的余荫园(余荫山房)合称广东四大名园,是岭南园林建筑中的佼佼者亚运会是展示岭南文化非常好的机会,这次,我们来到了陈家祠,进一步深刻了解体会民间工艺对岭南园林建筑的深远影响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原称陈氏书院。

      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该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占地面积 1.5 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五座三进、九堂六院,建筑面积 6400 平方米以大门、聚贤堂和后座为中轴线,通过青云巷、廊、庑、庭院,由大小 19 座建筑组成建筑群体,各个单体建筑之间既独立又互相联系而如今,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更成为了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陈家祠,聚贤堂位于书院主体建筑的中心,堂宇轩昂 ,庭院宽敞梁架雕镂精细,堂中横列的巨大屏风 ,玲珑剔透,为木刻精品中进聚贤堂屋顶上的 陶塑瓦脊长 27 米,全高 4.2 米,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 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栏杆嵌以铁铸的花卉等图幅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栏杆、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随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 陶塑、灰塑等传统建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 , 琳琅满目陶塑工艺集中在 19 座厅堂屋顶上的瓦脊;砖雕以东、西倒座外墙的最具规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 南海灰塑艺人所作 ;木雕除梁架与大门及聚贤堂的屏风外,后座的 11 座双层透雕神龛,体型高大,有 “光绪十六年 ” 、 “回澜桥刘德昌造” 、 “源昌街时泰造 ”等题款。

      祠堂中的各种装饰,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特别是在建筑装饰上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其内外建筑构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彩绘等工艺装饰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木雕:陈家祠建筑内部,几乎所有的构件均以色泽深沉、雕工精美的木雕为装饰这些木雕用料庞大优质,雕工精细考究,内容包罗万象,图案繁缛富丽其中十六扇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双面镂雕屏门挡中,被誉为“民间艺人运用木头和钢刀雕就的历史故事长廊“石雕:陈家祠的石雕主要采用花岗岩石材,多为建筑承重及易受风雨侵蚀部位构件之用陈氏书院石雕纹饰繁复,造型秀丽它融合了圆雕、浮雕、镂雕、阴刻等技法,经艺人精心锤打雕刻,厚重的石雕承重物件变得轻巧典雅,更显示出南方石雕精巧秀气的风格特点砖雕:陈家祠的砖雕数量多、规模大、做工细,代表了广东清代砖雕的最高水平广东砖雕是选用上等青砖,根据图案所需逐块雕琢,然后按部位拼接,镶嵌于墙上而成的主要用于装饰门楣、墀头和檐墙等砖雕是一种色彩朴实而又高雅的墙体装饰艺术陈氏书院保存完好的墀头砖雕最能体现出广东“挂线砖雕“的风格特点。

      其平面多以各种线条处理,线条密集苍劲、纤细均匀,垂直如线,雕工精湛,故有“挂线砖雕“之称陶塑 :陈家祠十一条陶塑脊饰,是广东现存最大型、最华丽的清代传统建筑装饰它是石湾文如壁、宝玉荣等名店制作的脊饰根据人们仰视角度的需要,采用夸张而求大效果的造型手法,用陶泥塑造,经上釉和高温烧制后,再搬上屋顶安装而成内容多以传统粤剧戏曲场面为主灰塑: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纸根灰,并以瓦筒、铜线为支撑物,在施工现场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陈氏书院灰塑造型夸张有趣,色彩大红大绿,极富民间喜庆热闹的气氛铁铸:在清代传统建筑中,以铁铸作为庭院装饰是极少见的,而陈氏书院的连廊铁柱和月台十六块铁铸双面通花栏板,更是我国古代庭院建筑装饰艺术之杰作双面通花铁铸栏板镶嵌在花岗岩石镂雕栏杆中,利用铁、石鲜明的色彩对比和铁铸通透立体的造型,石、铁巧妙结合,产生出画卷般的艺术效果,使月台显得更加典雅大方 彩绘:陈家祠的彩绘艺术主要体现在大门门神和东西厢房的壁画上彩绘两尊门神各高达 4 米,艺人运用工笔重彩技法,用艳丽但和谐的色彩突出表现了守门大将威武镇邪的神采。

      东西厢房各有一幅壁画,以文人雅士为题材,恰好与厢房作为陈姓子弟温书攻读场所的使用功能相匹配 吉祥如意图案:陈家祠的建筑装饰题材,大量采用比喻、谐音借代、通感联想等手法,把不同时空的具有某种象征寓意的符号或物象巧妙地组合统一在一幅画里,用以表达某种意念,反映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吉祥如意的图案纹饰融汇了岭南各地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意识和价值取向 陈氏书院不愧为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陈家祠建筑装饰艺术吸收了民间工艺文化的精华,通过丰富的艺术形态体现了深刻的民间工艺寓意和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并且这种内涵和寓意是民族化的,大众化的,这使岭南的园林建筑艺术有了更多的可视元素,更宽广的建筑取材空间用不同的线条和空间面体元素通过均衡与变化等艺术原则再一次重新组合,使岭南园林建筑不仅满足使用、活动等人文性空间需求,而且是一座巨型的艺术品民间艺术的风格元素,含蕴、符号都有很深远的历史与文化意蕴,岭南文化延伸着它的印记,岭南园林建筑抒写着它的辉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