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经典习题.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6605271
  • 上传时间:2018-10-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7M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理必修三练习题 1 (后附答案,其中 2 选择题答案错误请找出)第 1 页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是平原地区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D.土壤都比较肥沃 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3.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 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 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 “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据此完成 5 题:5.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渡放 牧 7.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8.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 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裸岩D.次生盐渍化 9.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 向 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0—11 题10.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 北向南依次为北向南依次为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11.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 解决措施是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 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 1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B.该流域的开发重点在于发展畜牧业 C.该流域工业发达,形成了“工业长廊”D.19 世纪农业发达,生态未受破坏 13.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 C.对于下游起到了防洪抗旱作用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 14.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 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 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 34—40 题。

      15.右图中右图中①②③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 别是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16.““西电东送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地理必修三练习题 1 (后附答案,其中 2 选择题答案错误请找出)第 2 页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17. ““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18.西气东输工程完工后,可以西气东输工程完工后,可以 A.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B.向沿线城市输送部分电能 C.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D.解决新疆地区能源短缺,促进西部开发 19.下列属于天然气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属于天然气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开采成本低②使用不方便③开采、储运难度大④使用方便⑤技术要求高⑥价格 便宜⑦储存、运输方便⑧燃烧效率高⑨废气、废渣排放量大⑩投资大、回收周期 长 A.①③④⑥⑧B.③④⑤⑧⑩C.②④⑤⑥⑧D.②③④⑤⑩ 20.下列不属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重要原因的是下列不属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重要原因的是 A.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D.我国其他能源资源短缺 21.下列关于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可以改善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环境建设 ③有利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④可以带动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2.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 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因素 B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C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D 市场因素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 ,回答 23—25 题。

      23.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24.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热量丰富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5.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右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 26—28 题 26.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7.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 设 28.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 探和开采 C.暂且忽视环境问题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 5 大工程。

      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 苏省,全长 1674 公里读图回答 29~30 题 29.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 D.工业基础条件 30.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 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 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1.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地理必修三练习题 1 (后附答案,其中 2 选择题答案错误请找出)第 3 页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大跃进”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提出了“人定胜天”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 产”的口号,据此回答 32~14 题。

      32.在以上口号指导下的做法有 ①大量砍伐森林,修筑梯田 ②排干沼泽,增加耕地 ③跨流域调水 ④在海南山区种植橡胶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 3~4 题 33.A 地城市采用“内涵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 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34.近年来 B、C 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 “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 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 下表反映了 2002~2003 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 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 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5~7 题 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2002 年2003 年第一产业第二 产业第三 产业第一 产业第二 产业第三 产业 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3 长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 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 大东北12.849.737.512.550.437.1 35 四大经济圈 2002~2003 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