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一-闭合水准路线测量.doc
2页实验一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DS3型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与读数3.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4.掌握路线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检核的方法5.掌握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安排3 ~ 4学时,实验小组由4~ 5人组成2.实验设备为每组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记录板1块,记录表格3.实验场地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3~6个测站为宜,中间设待定点B、C4.从已知水准点A出发,水准测量至B、C点,然后再测至A点(或另一个水准点)根据已知点高程(或假定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如外业精度符合要求,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待定点B、C的高程各测站的操作可以轮流进行,其余同学必须确认操作及读数结果,各自记录、计算在记录表中三、方法与步骤1.背离已知点方向为前进方向,第1测站安置水准仪在A点与待测点之间,前、后距离大约相等,其视距约为20~40米,粗略整平水准仪2.操作程序是后视A点上的水准尺,精平,用中丝读取后尺A读数,记入实验表中。
前视待测点1上的水准尺,精平并读数,记入表中然后立即计算该站的高差3.迁至第2测站,继续上述操作程序,直到最后回到A点(或另一个已知水准点)4.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测站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其限差公式为:平地 (mm)或 山地 (mm)式中:n ——测站数 L ——水准路线的长度,以km为单位5.若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则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四、注意事项1.在每次读数之前,要消除视差,并使符合水准气泡严格居中2.在已知点和待定点上不能放置尺垫,但在松软的转点必须用尺垫,在仪器迁站时,前视点的尺垫不能移动3.弄清每一个测站的前视点、后视点、前视读数、后视读数、转点、中间点的概念,不要混淆4.在路线水准测量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地测量转点的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认真记录计算,一旦有错将影响后面的所有测量,造成后面全部结果错误5. 分清测量路线、测段、测站的概念4.在路线水准测量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地测量转点的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认真记录计算,一旦有错将影响后面的所有测量,造成后面全部结果错误6.每个测段、每个测站的记录和计算与路线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不要混淆。
要搞清各自的计算步骤和计算公式7.注意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如超限应重测8.搞清已知水准点只有后视读数;转点既有后视读数,又有前视读数;中间点只有前视读数9.各测站的视线高度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