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米兰昆德拉幽默观及其实践研究.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0583522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5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米兰·昆德拉幽默观及其实践研究    付彤彤【摘 要】在昆德拉丰富的小说理论中, “幽默”不可或缺在他那里, “幽默”不仅仅是一个修辞学上的词,而且还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范畴昆德拉式幽默”将事物之重与形式之轻糅合在一起,充满对存在的质询,为我们折射出了这个世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真”,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研究价值,并对后世有广泛的启示意义本文力图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分析昆德拉的幽默观,在其他作家的类似理论与时代的镜子中,映照出“昆德拉式幽默”的深层纹理关键词】米兰;幽默观本文主要系统剖析与深度探讨昆德拉的幽默观第一节对昆德拉幽默观进行溯源:昆德拉深受捷克民族幽默文化传统与欧洲幽默文学的影响与熏陶,在遭遇悖谬的现实世界后“分娩”了幽默,而个人音乐教育经历在其中也有一定作用第二节阐述昆德拉幽默观的思想内容:在昆德拉看来,幽默是“笑的艺术”,在文学上有着延期道德审判的重要意义,而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它具有一定喜剧性,这与欧洲的狂欢精神与喜剧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一、米兰·昆德拉的幽默观昆德拉的幽默从西方文学大师、捷克民族精神中吸取了营养,又在荒诞、悖谬的现代社会中应运而生,其与以往的幽默文学传统一脉相承,又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

      一)米兰·昆德拉幽默观溯源昆德拉的幽默观的“营养”来源,可以分为历史、时代与个人三大部分,其历史因素又可分为捷克民族的幽默文化传统和欧洲幽默文学传统,其时代因素是当时捷克乃至整个欧洲几近荒谬的现实背景,其个人因素则是昆德拉所受的音乐教育与反抗现实的需要1.捷克民族的幽默文化传统捷克民族的血液里天生就流淌着喜剧因素,据说捷克人在自己亲人的葬礼上都会不时开开玩笑,颇具庄子在丧妻后“鼓盆而歌”的形神这为昆德拉幽默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由于时局动荡,当时捷克人之间流传最广的笑话,基本都是关于政治的,昆德拉曾言:“我以前在布拉格时曾大饱耳福,因为布拉格是这类故事的集中地这“沃土”之于昆德拉再合适不过下面列举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捷克笑话来说明:当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中设立了一个“海军部”,结果苏联人就问:“你们是内陆国家,设什么海军部?”捷克人反问:“那你们不是也设了文化部吗?”2.欧洲幽默文学传统关于欧洲幽默文学,笔者在上一章里已经提过,那么其中哪些“养分”对昆德拉来说至关重要呢?昆德拉曾这样描绘欧洲小说的发展图景:“在小说的不同阶段,各民族相继倡导,有如在接力赛跑中:先是意大利,有它的薄伽丘,伟大的先驱者;然后,拉伯雷的法国:再后,塞万提斯和赖子无赖小小说的西班牙;18世纪的英国伟大小说和世纪末德国歌德的介入;19世纪完全属于法国,以及后三分之一时间,俄罗斯小说进入,还有继它之后迅速出现的斯堪的纳维亚小说。

      之后,20世纪和它的与卡夫卡、穆齐尔、布罗赫和贡布罗维茨一起的中欧的冒险②他还引用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话:“荷马也好,维吉尔也好,都不知道幽默,阿里奥斯托似乎预感到了它,然而,幽默只是到了塞万提斯笔下才形成个样子……在阅读昆德拉的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几个“高频词”:拉伯雷,塞万提斯,布罗赫,托马斯·曼,卡夫卡,哈谢克……拉伯雷与塞万提斯对昆德拉的影响毋庸置疑,他曾在《被背叛的遗嘱》开篇盛赞拉伯雷,也曾写道:“现代的奠基者不仅有笛卡尔,还有塞万提斯小说家用不着向任何人还账,除去塞万提斯也曾有人将他称为卡夫卡和哈谢克的“继承者”,因其作品风格与以哈谢克为代表的捷克幽默文学传统血脉相连,字里行间又充溢着卡夫卡式的“悖谬”,这样的说法是比较中肯的而从前面《被背叛的遗嘱》中的选句来看,对昆德拉幽默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也不外乎上述几位作家显然地,通过认同,昆德拉将自己与这些欧洲伟大的幽默文学先驱归为“同类”:欧洲小说的守护与实践者除上述大师外,所谓的“狂欢理论”对昆德拉的影响不得不提可以说,欧洲小说的幽默传统,也正是从“狂欢精神”中诞生的下面单独将“狂欢”拎出来说说前面己经提到过“狂欢”与幽默的区别,但昆德拉的幽默观又与“狂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狂欢理论”的集大成者巴赫金曾如此赞扬欧洲小说:“欧洲小说的传统中反讽、夸张、幽默、笑谑的手法把深沉、庄严的东西转移到轻松快活的音区,这种体裁的狂欢式的笑以它巨大的创造力和两重性特征理解了绝对化凝固化的世界,这种笑一直回荡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里,特别是拉伯雷和塞万提斯的笑响彻广场而在18, 19世纪的狂欢化文学中,笑声逐渐弱化③在昆德拉的文字中,不时显露出对“狂欢式的笑”的怀念,这与巴赫金的思想是殊途同归的狂欢精神全民参与、颠覆传统、追求“理想国”等特征,在昆德拉的作品乃至欧洲许多幽默小说中都能瞥见踪迹昆德拉幽默观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一定区别,关于这点我们留在之后谈论可以说,正是基于狂欢精神上的欧洲幽默文学的优秀传统,为昆德拉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养料”3.悖谬的现实环境在前面提过的“养料”基础上,要说什么才是昆德拉幽默观产生的“导火索”,不外乎当时捷克乃至整个欧洲悖谬的现实环境昆德拉自己就曾写道:“……人之所以需要艺术正是因为生活的丑陋,与艺术毫不相似李凤亮认为:“生活本身的怪诞的政治迫害的严酷赋予昆德拉以幽默叙事的动力和机缘生活的怪诞”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时布拉格拥有整个中欧最古老的大学却轻视文化,教堂众多却没有什么基督徒。

      在这个国家的9位前任总统中,有6位坐过牢,其中1位死于狱中;另外3位则流亡异邦称其为一座“怪诞”的城市,不足为过相比之下,政治环境的严酷作用更加关键,生活之怪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政治的“杰作”.捷克在过去的数百年中长期处于奥匈帝国“怀抱”中,无法独立地“呼吸”与实现认同,直到一战后才可以说是正式独立好景不长,捷克此后依然动荡不安:1938年,纳粹德国入侵:二战结束后,其落入苏联控制范围之内;1968年,“布拉格之春”吹响号角,捷克人谋求独立国家身份的恢复,换来的却是苏联及其盟国的“铁蹄铮铮”,从此笼罩在苏联的阴云之中……作为捷克先锋知识分子的代表,昆德拉遭到迫害,成为他自己笔下“在家中不受欢迎的人”:先是被开除出捷克共产党,接着其所有作品被公共图书馆遗弃,并失去在布拉格高级电影艺术学院的工作,且被官方禁止发表言论,不时因为“叛国”接到传讯通知在《笑忘录》中,昆德拉回忆自己在极权时代的遭遇:“队列是一种开放式的组成.而圆圈是封闭式的,一离开就回不来了行星绕着圆圈转动,这不是偶然的,如果一块石头跌落出来,那它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万劫不复地远去了正如脱离了星球的陨石一样,我离圆圈而去,直到今天还在不停地坠落。

      在昆德拉笔下,一位年轻编辑因为邀请昆德拉为自己所在的报纸写占星类文章而丢了饭碗,遭到审查、监视,身体几乎被击垮,可见当时政治天空的扭曲程度正是在艰难的现实处境中,昆德拉触摸到了世界的不确定性:“在最高审判官缺席的情况下,世界突然显得具有某种可怕的暖味性;唯一的、神圣的真理被分解为由人类分享的成百上千个相对真理此刻,幽默出现了:“幽默是一道神圣的闪光,它在它的道德含糊之中揭示了世界,它在它无法评判他人的无能中揭示了人在他笔下之“诗人与刽子手的时代”里,昆德拉见证了“恐怖的抒情”(对苏联极权统治的歌功颂德),写道:“比起恐怖来,恐怖的抒情化对于我是个更难以摆脱的噩梦我好像被种了疫苗,永生永世警惕地抵御着一切抒情的诱惑那时候,我深深渴望的唯一东西就是清醒的、觉悟的目光终于,我在小说的艺术中寻到了它所以,对我来说,成为小说家不仅仅是在实践某一种‘文学体裁;这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一种排除了任何同化于某种政治、某种宗教、某种意识形态、某种伦理道德、某个集体的立场:一种有意识的、固执的、狂怒的不同化,不是作为逃逸或被动,而是作为抵抗、反叛、挑战在这种觉醒意识的催促下,昆德拉创作了一部接一部的小说,并将幽默融入了其作品的内核。

      4.个人的音乐教育经历昆德拉年轻时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这影响了他后来作品的结构:叙述,评论,幻想的混合曲调,一种“随笔”昆德拉的小说大多都是由7个异质部分构成的在《小说的艺术中》,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滑稽剧”,即“一种十分注重情节的形式,加上许多意想不到的、夸张的巧合”⑤音乐不仅促成了“昆德拉式”小说结构的诞生,也为其作品增添了不少戏剧色彩,这也正是幽默的来源之一5.反抗现实的需要前面笔者在“幽默的功用”一节里,已经对幽默“反抗现实”的作用有所提及在昆德拉身处的时代,极权统治空前严酷,意识形态控制令人窒息在《不朽》中,他借叙述者之口道:“我很高兴在我们法国有那么多电台,而所有这些电台都在同一时刻播放同样的事情.一致性和自由的完美结合,人类还能希望有更美好的东西吗?”他还提到叙述者的一位邻居,其在收听了一次关于巴黎治安的民意测试后“高兴得像发疯一样,开了一瓶香槟酒”,然而,“他永远也不知道,就在他自己住的那条街上,发生了三起盗窃案和两起谋杀案通过反讽的叙述口吻,昆德拉对荒谬现实的厌弃显露无疑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在媒体称为政府喉舌、民众笼罩在信息控制的迷雾中的国度,唯有“在失去对真理的确信以及与他人的一致的情况下,人才成为个体”③。

      而“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得模棱两可”的幽默,正是小说家的利器无论昆德拉在写作时有没有刻意反击现实、反击时代,他的文本中掩藏不住的笑声都已响彻云霄,构成了对信息垄断、个性消失的世界强有力的反抗二)米兰·昆德拉幽默观的思想内容昆德拉的幽默观如云雾般弥漫在其作品里,但其可以称作“理论性”的阐释主要集中在《被背叛的遗嘱》《小说的艺术》《帷幕》等中昆德拉的幽默与“笑”既有区别又息息相关,或者说,其幽默观极具独特性,汇集了笑、喜剧性、讽刺等元素,充满了对存在的质询,其实质如果用一句话表述,便是“道德审判的延期”1.幽默是“笑”的艺术昆德拉论及幽默时,常常会提到笑笑”确实是其幽默观的主要表现昆德拉的“笑”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笑,也非“笑只是为了不要和别人不一样”的随大流的笑被上面这种“笑”充满的世界被他称作“没有幽默只有笑的世界”他“想说的是真正的笑,高于玩笑、嘲笑和可笑的笑”气在《笑忘录》里,昆德拉将笑分为“魔鬼的笑”和“天使的笑”,前者因充满怀疑与游戏精神而被雅致,后者则因顺应、认同时代而被接受与提倡显然地,“魔鬼的笑”才是他所认可、推崇的笑,“当事物突然失却了它们预定的意义、脱离了既定秩序中应有的位置的时候(在莫斯科受过训练的马克思主义者相信占星术)。

      就会引起我们发笑可见,怀疑、错位、荒诞、相对性……这些正是昆德拉的“笑”背后的东西既然笑是昆德拉幽默观的核心,那么“不会笑的人”也必然会受到他严厉的批判昆德拉说:“在小说家与不会笑、没有幽默感的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和平的而“不会笑的人”也正是“不懂幽默的人”我的心揪得紧紧的,想着将来巴奴日不再引人发笑之日昆德拉对“笑”的未来忧心忡忡2.幽默具有延期道德审判的意义从“笑”对意义的解构、对确定性的消溶上来讲,昆德拉幽默的实质概括来说,就是“道德审判的延期”悬置道德审判并非小说的不道德,而是它的道德这道德与那种一开始就审判,没完没了的审判,对所有人全都审判,不分青红皂白先审判了再说的难以根除的人类实践是径渭分明的⑧“这并不是说,小说家绝对地否认道德审判的合法性,他只是把它推到小说之外的疆域④小说里“一个个人物个性的构思孕育并不是按照某种作为善或恶的样板,或者作为客观规律的代表的先已存在的真理,而是按照他们自己的道德体系、他们自己的规律法则,建立起他们自己的道德体系、他们自己的规律法则之上的一个个自治的个体昆德拉蔑视流俗意义上的道德法则,视之为“样板”,但又没有否认“道德”的合法性,而是拒绝了它其道德观与美国当代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特所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