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栖类的进化地位.doc

1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2417524
  • 上传时间:2018-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两两栖栖类类的的进进化化地地位位从泥盆纪总鳍鱼类进化而来的两栖类,即使在最原始的晚泥盆世 Ichthyostega(鱼石螈)中 也表现出它们在向陆地推进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四肢发展成为强有力的、适于 陆地行走的推进器官,能用肺呼吸空气等,但是它们在生殖方面却没有发展,仍像鱼类一 样,卵无羊膜结构,必须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孵化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变态后生 长出四肢,爬上陆地,用肺呼吸这些就是两栖类的鉴别特征这样的特征反映了两栖类 从鱼类进化而来的系统发生历史,也反映了两栖类的进化地位 现存两栖类的无尾 类从进化历史来看,它们是非常特化的类群现代有尾类蝾螈的形态特征代表两栖类的一 般特征,它们四肢发达,有长尾,非常像晚泥盆世的鱼石螈鱼石螈的骨骼形态特征,特 别是肢骨特征,奠定了后来陆栖四足脊椎动物的基础由于它刚从总鳍鱼类进化而来,所 以它的头骨仍保留着较多的骨片,相似于它的鱼类祖先鱼类是生存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它以鳃呼吸,用鳍游泳青蛙的幼体称为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后则在陆上用肺呼吸,属于水陆两栖动物〕经研究发现,色类和两栖类动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科学工作者在对从地层下挖掘出来的各种动物化石的研究中,发现占代一种总鳍鱼头骨的膜成骨,与两栖动物头骨的膜成骨十分相似,两者的循环系统,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总鳍鱼的胸鳍和腹鳍,基部肉质十分厚实、鳍内骨骼的排列和古两栖动物的肢骨也很接近,而且古总鳍鱼已具有内鼻孔,可以利用肺进行呼吸。

      那么,鱼类是怎样进化到两栖类的呢?大约4亿年以前的泥盆纪时期,在自然界的淡水湖泊、沼泽地里生活着一种数量繁多的总鳍鱼这种鱼,体长1米多,呈纺锤形,在水中游动迅速,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到泥盆纪末期,地球上开始出现高大的木贼、石松和乔木形的藏类等真正的陆生植物又过了几千万年,到了石炭纪地质期,因为当时陆地上气候温暖潮湿,这些陆生植物相应得到很大发展,种类繁多,生长茂盛大量植物的枯叶凋落到河中,再加上有些沿岸或水中生长的树木,根部也在水中腐烂,结果使水质遭到败坏,水中氧气逐渐减少生活在河水中的鱼类,部分由于水中氧气的不足而死亡,但也有些总鳍鱼,却利用胸鳍和腹鳍,将身体支撑起来,或攀附在水中的腐叶上,或爬上河边树根上以吸取空气中的氧气一方面因为水质的进一步恶化,使鱼类对大气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因气候发生季节性的变化,使一些生活在浅水中的总鳍鱼,在旱季时不得不用胸鳍和腹鳍支持着身体,从一个干涸的河床爬到另一处有水的河中这样,使其基部肉质变得十分发达,鳍内骨骼也慢慢起了变化,而变为与陆生动物五指型附肢相类似的排列型式于是就逐渐演变成古两栖动物,成为陆上四足动物的祖先大约在 4 亿年以前,湖泊和沼泽里生活着一种数非常多的总鳍鱼。

      地球上的气候变得 温暖潮湿,鳍鱼的胸鳍和腹鳍变得越来越粗壮有力,更适合于爬行,变成了四肢;总鳍鱼 的鳃也逐渐变成了肺于是,地球上出现了新的动物:两栖动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