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企业伦理学第九章:财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解析..ppt

12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6053776
  • 上传时间:2019-10-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一讲 财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在现实的理财和投资活动中,也存在各种出于利己的目的而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不道德行为本讲主要从企业伦理的角度讨论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会计活动中的伦理问题; 二、金融活动中的伦理问题; 三、公司重组与兼并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会计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活动,任何企业都要借助于这一活动,记录企业的收入与支出以及两者的平衡情况,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各方(政府、银行和股东等)也要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相关决策因此,记录的真实可靠性就非常重要 虚假的记录不仅会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给企业带来损失,也会严重损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会计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一)不道德的会计行为与基本的会计伦理准则 会计活动中最主要的不道德行为就是做假账p154例)企业中的某些人做假账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动机,如某些公司喜欢其收益增长显示为缓和的上升曲线,避免给人大起大落的印象,或者暗留一些资产以备不时之需,等等,不一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但大部分动机,如为了非法逃税而隐瞒收益,为了得到贷款或为了成为上市公司而隐瞒亏损,以及十足的诈骗等违法的动机显然会危害到他人的利益。

      国内一些企业经常备有几本财务帐,甚至高达7本p154例),根据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两大伦理原则,会计活动的根本伦理准则是:真实准确地记录企业的收支平衡状况,尤其不得假造文件和账目,参与欺诈和其他不道德的活动,理由如下: (1)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造假账、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从而给可能给企业管理带来重大损失 (2)从经济公平的角度看,造假账、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往往是为了某种目的进行欺骗,实质侵害他人权益的欺诈活动典型的例子如企业内的会计为了掩盖自己贪污和挪用公款的真相而造假账,侵害了股东和其他员工的利益企业主管为了达到逃税漏税的目的而命令会计做假账,侵犯了普通纳税人和社会的的利益二)会计人员违规行为的原因和对策 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出于贪污或挪用钱款等谋取私利的主动行为;另一类是迫于某种压力的被动行为 对于前一类行为,纠正的办法是要求会计人员遵守有关伦理准则和行业规则,并在违规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惩罚,做到“查而必严”、“违而必处” 对于后一类行为,尽管会计人员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他们往往是被迫的,或者是迫于上级主管的压力,或者是迫于企业顾客的压力,他们在客观上有自己的难处。

      第一个难处是由于利益的冲突使他们难于抗拒压力就企业外部的会计人员来说,由于受雇于企业,由企业支付报酬,他们总是倾向于不做任何会导致企业客户不快的事情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来说,如果他们不屈服与上级的压力就有有可能被解雇第二个难处是,现行的会计活动行规与其伦理准则两者之间存在者某些矛盾伦理准则要求如实地记载财务运行情况,但现行的行规却不利于贯彻这种要求会计或审计人员的责任仅仅是审核,没有责任去查实企业所提供的信息 为此,对于第一个问题,要建立保护会计人员的申诉制度;着重追究企业主管人员的责任;独立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应由政府支付,或由政府向企业征收后支付给负责审计的会计人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同时应不断改进不利于会计伦理准则的行规与法规二、金融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企业要想通过筹股或借债筹集创办的资本,就应当满足投资者的投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在融资和投资活动中遵循经济公平的伦理原则,不侵害投资者的权益不道德的融资投资活动,如做假帐诱骗投资者进行投资,拿投资的钱去进行不负责任的投机,不仅会严重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会破环金融秩序,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一)不道德的金融活动及其伦理评价 金融活动可分为融资和投资活动,不道德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分为相应的两个方面。

      不道德融资行为的实质是,融资者利用他们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以各种以各种欺骗手段诱骗投资者对不利于投资者或有很大风险的项目投资其主要表现有:企业造假账从银行骗取贷款;虚报利润以骗取“上市”资格;企业或金融中介机构单独或联手采取违法违规的内幕交易或“造势做局”等手段制造虚假的股票价格信号,诱骗中小投资者上套后“逃逸”,以牟取暴利p158例) 不道德的投资行为的实质是企业融资后,拿投资者的钱去进行不负责任的投机 其典型表现是,企业或金融机构用筹措到的资金投资获利较高但风险也较大的项目,如股票交易、期货期权交易、“垃圾债券”买卖等,进行高风险的投资,结果往往是血本无归p159“巴林银行倒闭案”) 不道德的金融活动不但违反了经济公平的伦理原则,而且显然的无效率的,不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妨碍社会资本的有效配置,导致股市泡沫,甚至引发金融危机,破环市场信任关系和经济秩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金融活动的基本伦理准则:融资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不欺的基本伦理原则,严禁各种欺诈行为;投资活动应当承担信托道德责任,遵循谨慎从事的基本伦理原则这也是制定金融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伦理依据 (二)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 就不道德金融活动的原因而言除了牟利的动机和信息不对称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那就是决策权和承担风险的责任两者的不对称。

      这是我们在制定防止不道德金融活动,尤其是不道德投资行为的措施时必须要注意的 80年代美国的银行倒闭危机和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p161例)都是因为这些银行相信政府会担保其投资损失,才促使了银行不谨慎投资行为的出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软约束”和“负盈不负亏”的情况,造成银行呆账坏账,是我们必须从制度层面解决的重要问题三、企业重组与兼并,所谓企业重组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合并、收购与兼并,这是现代企业提高效率、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常见现象 典型的兼并过程如下:由于估计被兼并的企业在兼并后会提高效率,因此兼并者会提出一个超出被兼并企业的市场价(股价)的价格,向原有股东购买其手中的股票,从而达到控制被兼并企业的目的 虽然成功的企业重组或兼并在客观上能取到提高效率的作用,但必然要涉及相关各方的利益,因此就存在经济公平的伦理问题 (一)企业重组及其伦理评价 评价企业重组或兼并仍然要按照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的原则对其动机和做法进行评价首先,要看企业重组的动机或目的是否正当一般来说,重组的正当动机或者是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或者是追求多角化经营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正当的动机则是以各种诈骗的手段牟利p165例) 其次,评价要看重组的措施和手段是否恰当。

      特别是对要被解雇的职工是否作出了合理的补偿和安排 最后,评价措施和手段时还要考虑到重组的结果,注意解决好各种利益冲突二)兼并过程中的某些手段及其伦理评价 兼并者和被兼并者双方人员如果出现意见不一致,就会出现一些兼并和反兼并的手段,对这些手段也应进行伦理评价 1、Greenmail(软敲诈) “软敲诈”是一种以盈利而非兼并为其真实目的的恶意手段 2、Golden Parachutes(金降落伞) “金降落伞”是指在兼并过程中向被兼并企业许诺未来好处的行为有利有弊,总的来说,容易导致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冲突 3、Leveraged Buyouts(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的实质是企业用债券(债务)来代替公众持有的股票有不同观点,总的来说,管理层更关注的是其自身的利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