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住在青藏高原的海洋生物和恐龙.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2613454
  • 上传时间:2021-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住”在青藏高原的海洋生物和恐龙 “住”在青藏高原的海洋生物和恐龙  青藏高原不仅雄伟壮观,它还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环境,并拥有丰富的矿产和生物资源但是,人们对它历史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人类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主要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涉及地质、气候、水文、冰川、动植物等多方面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先后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带回了丰富完整的古生物化石资料在这些化石中,人们发现了贝壳、菊石、鱼类等海洋生物的身影难道,青藏高原也曾是海洋生物们的家?明年,你可以去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寻找答案  青藏的菊石  青藏高原地区中生代海相地层相当发育,因此保存了大量该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在众多化石类型中,菊石化石保存完好,种类丰富,极具代表性而且,菊石化石分布广泛,结构显著,演化速度快,因此,在研究青藏高原地区与邻区生物地层学对比、古生态环境、板块构造运动等方面时,菊石化石成为重要的古生物化石材料  菊石,是一种已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为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它们的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最早出现于古生代泥盆纪,繁盛于中生代,至白垩纪末全部灭绝  青藏的恐龙  你知道吗,在中生代时期,青藏地区大部分为海洋。

      后来,藏北高原及横断山脉地区率先脱海成陆,在相当于今天的昌都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古昌都湖大湖周边陆地平坦、气候温暖、森林繁茂,生活着大量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恐龙  1976年秋,中科院综合科考队在西藏昌都海拔4000~5000米地区发现了大量以蜥脚类为主的恐龙化石,时代属于距今1亿~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和中期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发现恐龙化石  同样在西藏昌都,1999年在一次修路中,工程队很偶然地“炸”出了多对蜥脚类恐龙的足迹化石,这也是第一次在西藏发现恐龙的足迹化石  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行走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并形成化石保存至今这种罕见的化石类型是研究恐龙生物习性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材料  青藏高原“成长史”  古生物化石资料为揭示青藏高原的演变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结合其他地质古地理证据,科学家逐渐了解青藏高原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么高的:数千万年以前的中生代时期,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为一片汪洋,随着构造运动,板块碰撞抬升;到了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开始迅速崛起;从距今300万年前到现在,正是青藏高原整体快速“长高”的时期,科学家称之为强烈隆升今天的高原面貌及其对周边气候环境的影响主要就是此次强烈隆升的结果。

        贝壳、菊石、鱼类等海洋生物靠什么力量出现在地球海拔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上的呢?现在你明白了吧,原来这些生物当初生活在还是海洋的青藏地区,死后成为化石,随着青藏高原逐渐隆起,它们也出现在了今天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