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doc

97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5233641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7MB
  • / 9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壹、依據:壹、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貳、目的:貳、目的: 一、因應國家之需要及社會期待,充分發展九年一貫課 程,以「課程綱要」 突破以往「課程標準」之窠臼,採九年一貫課程設計,提出十項現代 國民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二、注重個體適性發展,推展社會教育,重視環保教育,規畫新世紀教材 教法 三、因應本校地理環境、學校規模,在軟、硬體設備等教學背景,進行有 效的本土教學 四、充分發揮教師專業自主精神,自行編輯教材,從嘗試中修正,從實驗 中進步,從省思中成長 五、鼓勵教師,未來的工作不是純教學,而是要教導學生如何蒐集資訊, 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超越障礙;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需求和特質, 拋開過去制式教材的模式,走向以學生為主,設計適合班級學生的教 材參、學校背景分析參、學校背景分析 一、學校資料一、學校資料學校基本資料表學校基本資料表學校類型中型學校班級數48校址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 190 號電話2822-9651傳真2826-5417網址http://www.mdes.tp.edu.tw校長許瑛珍E-mailjenny@mail.mdes.tp.edu.tw教務主任王美珠E-mailwmc@mail.mdes.tp.edu.tw職務人數教師 84 人(含校長)職員10 人教職員工 人數分析工友6 人台北市明德國民小學九十一學年度學校總體課程計畫畫91 年 8 月 15 日本校第 7 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91 年 8 月 22 日函送台北市教育局備查2其他3 人合計103 人班級班級數男生數女生數小計一年級7105107212二年級8108102210三年級7113124237四年級710085180五年級711594209六年級8117101218特教班38917學生人數 分析總計476666221283二、學校情境發展的二、學校情境發展的 SWOTSWOT 分析分析(一)學校背景分析(一)學校背景分析 1.學校條件:本校位於人口密集的北區行政區,鄰近有陽明大學、國立護理學院、中正高中、奎山 中學、明德國中、石牌國中等學校,附近尚有振興醫院、榮民總醫院,近明德捷運站,交通便捷, 社教資源豐富,鄰近天文台、海洋館、美術館、兒童育樂中心、陽明山國家公園,教學軟硬體設 備齊全;校景幽雅,學風鼎盛。

      2.社區特色:本校社區各類學校林立,有幼稚園、國小、國中、高職、高中、大學,符合「九年一 貫」及未來「十二年一貫」課程,甚至終身學習實驗之優越條件 3.教師特質:本校教師均有吸取新知的積極意願,且能相互支援、鼓勵,更多次參與「幼小銜接」 、 「小班教學」 、 「教訓輔三合一」等實驗工作,能發揮學校本位課程特色,成為學習型學校 4.家長期望:因應教育改革,殷切期望增強親師合作,獲得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 5.學生需求: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圓一個真善美的快樂童年二)學校情境發展的(二)學校情境發展的 SWOTSWOT 分析分析 因素S(優勢)W(劣勢)O(機會點)T(威脅點)地理 環境 1.傍依磺溪,景緻 優雅,校園綠化 美化良好2.周邊有各級學校, 醫療單位等,社1.周邊緊臨住宅區, 辦活動易干擾附近 居民2.附近缺停車空間, 居民常把車子停在1.隨淡水捷運通 車,帶來便捷 交通1.正門面臨明德 路,上下學交 通繁忙 2.學區四周住宅 密集,周邊已3區人文資源豐富3.與社區緊鄰,發 展關係密切校門,擋住出入口 3.操場空間不足無擴充發展空 間 學校 規模 1.全校 48 班,學生 約 1331 人,屬中 型學校,規模適中。

      2. 校地 17116 平方 公尺,面積雖不大, 但格局方正 1.校地狹小,學生人 數多,校園活動空 間有限2.社區無發展空 間, 新生人口減少,有 逐年減班隱憂1.以「學校本位」 為基礎,做重 點出發2 班級學生人數 適中,利於推 展小班教學 1.社區型態無法 變更,較無發 展空間 2.校地限制,學 生活動空間不 足硬體 設備 1.建築規劃設計, 依學習需求設計, 可發揮境教功能 2.班班有電腦,網 路連結完成 1.教室排水管線設計 不良,導致走廊容 易積水 2.電路系統因經費不 足,無法做整體規 劃,導致管線雜亂, 影響觀瞻3.傳統教室限制開放 教育空間規劃 1.專款補助操場 設 PU 跑道 2.針對重點項目 申請經費 3.採使用者付費 方式,結合社 區及家長共同 經營 1.特別教室無地 可建,空間受 限制 2.校園格局不易 改變,阻礙硬 體設備規劃 教師 資源 1.多數教師投入教 學研究,對學生富 教育愛 2.多數教師克盡職 守,配合度佳, 容易帶領3.教師熱心教學, 全力以赴 1.部分教師對現代教 師角色之認定較未 能與時俱進 2.部份教師,缺乏衝 勁,投入熱誠不足. 缺乏主動性。

      3.部分藝能科教師為 代課教師4.部分年輕教師教學 經驗尚待加強 1.資深教師願意 帶領資淺教師, 發揮經驗傳承 2.多辦研習及實 作,以提昇自 編教材、創新 教學的能力 3.因應教改潮流, 大多數教師已 感受並認同4.實習教師多, 提供更多人力 支援1.教學活力,漸 趨老化部分 教師教材教法 有待加強 2.教育系統的超 穩定結構,讓 少數人有恃無 恐 3.流動性低,易 凝聚次級團體, 影響校務的推 展行政 人員 1.謹守崗位,熱心 服務,協調、溝通 互動佳 2.能發揮高度行政1.職員人數及橫向聯 繫不足2.行政工作分配不均1.增加專業人員 編制 2.校務工作制度 系統化1.情、理、法難 以兼顧 2.行政人員橫向 溝通欠佳 4效率、分層負責, 並支援教學 3.校務推展和諧團 結 3.教師兼行政業務, 工作繁重3.具服務熱忱之 教師協助行政 工作 3.部分行政業務 繁重且耗時, 較吃力之組長 工作,流動性 高 學生 1.家庭背景單純, 生活習慣佳 2.素質高,學習能 力普遍佳3 學生性情純樸,校 園平靜,少有乖張 行為 1.嬌生慣養,不能吃 苦耐勞 2.較少運動,體力不 佳3.個人意識強,生活 教育有待加強。

      1.學生可塑性高2.加強父母再教 育機會 3.配合九年一貫 課程的實施, 或可調整智育 掛帥及現實功 利的偏失 1.學習認同意識 須加強 2.休閒活動不足, 電視兒童太多家長 1. 高社經地位及高 學歷之家長多 2.積極參與配合學 校各項活動, ,擔 任學校義工之家 長人數日增3.尊重教師自主, 支持鼓勵而不干 預校務1.一般家長對校務運 作參與意願不高 2.部分家長,共同經 營教育意願不高, 仍有把親職教育、 推諉成教師責任, 或濫用權利干涉教 學情形 1.已有家長成長 團及導護、圖 書媽媽老師、 等義工組織, 並發揮功能 2.提供親職教育 機會 3.家長及學校漸 能 體認家長 是學校教育合 夥人,雙方互 動應漸入佳境 4.落實班親會組 織之功能以增 進參與機會1.單親家庭、隔 代教養比例漸 增,學生學習 受影響 2.雙薪父母忙於 工作,忽略關 心學生學習情 況 3.少數家長過於 本位主義,對 學校有較多之 批評,甚或過 度介入干預班 務4.家長對成績的 要求落差很大社區 參與 1.歷任家長會熱忱 參與校務2.對學校向心力高3.尊重學校經營理 念 1.溝通上較不主動2.與學校互動性較個 別化,缺乏整合。

      3.參與之普及度仍嫌 不足1.「社區時代」 來 臨 2.鼓勵主動參與1.人力整合尚待 加強2.學校無法提供 更多專屬空間, 供社區組織發 展活動之用3.社區配合學校 的運作,仍須5再努力 地方 資源 1.社區資源均能與 學校共享 2.主動提供意見, 並提供專業知識協 助學校 1.未能有效整合,無 從號召 1.誠懇待人,辦 學成效優良, 建立信心,爭 取支持 2.透過學校文教 活動建立良好 社區互動 3.善用社區人脈 網,匯聚豐沛 的地方資源於 校務發展 1.人力、財力須 再整合共同投 入 2.地方服務學校 觀念有待強化肆、課程發展組織與運作肆、課程發展組織與運作一、課程發展委員組織與運作一、課程發展委員組織與運作台北市明德國小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實施要點台北市明德國小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實施要點壹、依據本要點依據教育部89.3.30國字第89039219號 函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暫行綱要」,其中規定: 各校應組織「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全校各年級的課程計畫,以確保教育品質課程委員會 的成員包括: 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年級及學科教師代表、家長及社區代表等,必要時亦得聘 請學者專家列席諮詢。

      貳、目標一、建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結合資源,綜合人力 二、形塑學校願景,建構教師及學生圖像 三、探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設計之模式,培養教師課程設計的能力 四、實施課程統整主題教學,改進教材教法與評量 五、九年一貫課程之準備與推動 參、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與產生方式一、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成員與產生方式如下表所示:成員產生方式人數校長當然委員,兼委員會主席1家長會長當然委員1行政人員代表當然委員,含教務、訓導、總務、輔導等主 任、教學組長5各年級導師代表每年級導師推選一至二名(含特教代表一名)86學習領域教師代表由語文、社會、自然與科技、藝術與人文、健 康與體育、數學、綜合活動、生活各個學習領 域之教師自行推選之,每個領域一名8家長代表由各班參與年級課程發展小組之家長代表中推 選五名2總計25二、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成員與產生方式相關説明: (一)兼具多重身分者只能選擇擔任一種代表二)各類課程代表之任期皆為一年, (每年十月一日起至隔年九月三十一日止) ,於每年 九月底前推選之課程代表於任期中若因職務或身分之變更,應即時遞補或改選之, 遞補候補委員或補選(推)舉產生之委員,其任期均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又各代表 得連任之三)被選為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不得拒絕,應於任期內履行委員之義務參 加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時,學校應予以公假登記選舉委員於任期中因故無法執行 職務時,應解除其委員職務四)校長得聘請學者專家或社區人士擔任本校課程發展顧問,視需要列席課程發展委員會,提供諮詢五)課程發展委員會得視需要邀請相關人員(如:設備組長、會計員及人事管理員)列席三、課程發展委員會之運作方式: (一)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由校長定期召集之,但經委員二分之一以上連署 開會時,校長應召開臨時委員會議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開會時,以校長為當然主席,校長因故無法主持時,由委員互 推一人為主席二)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每年定期舉行四次會議,以每學期各兩次為原則, 唯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每學年開學前一個月召開會議時,必須提出下學年度學 校總體課程計畫,送教育局備查平日則以各領域小組及各學年代表會議為主;召開 會議時間由各領域及學年決定,大致以一主題為期程,做實施、檢討、修正之工作三)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開會時,須有應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 須有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之同意行之 (四)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開會時得視事實需要,邀請學者專家、其他相關 人員列席諮詢。

      (五)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行政工作,由學校教務單位主辦,相關單位協 辦四、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織架構如下所示:7肆、課程發展小組之組成與產生方式一、年級課程發展小組(一)每一個年級成立一個「年級課程發展小組」,由任教該年級之所有導師 共同組成之,並視需要邀請相關學習領域之教師參加,共同規劃統整課 程 (二)每班家長應推派一名代表參與各年級課程發展小組,視需要列席參加年 級課程發展小組會議三)必要時跨年級課程發展小組或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可以舉行聯席會議二、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一)科任教師依照專長分成「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健康與體育」、 「藝術與人文」、四個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