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中考语文真题分析.doc
2页1广州中考语文真题(近 4 年)分析 中考试卷结构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全卷课内知识考查约占 30%,课外知识考查约占 70%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分值分布如下:一、积累与运用(8 题,约 34 分)(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题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二、阅读与鉴赏(13 题,约 56 分)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现代文阅读与鉴赏Ⅰ、 现代文阅读与鉴赏Ⅱ、现代文阅读与鉴赏Ⅲ题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三、写作与表达(1 题,60 分)写作题型:命题作文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基础整合题型特点:A、07、08、09 、10 年拼音、错别字、词语、病句以选择题型出现;是广州语文中考必考考点B、07 年侧重对形近字读音、形近致误字的考查;08、09 年侧重对多音字和形声字读音、形近字和习惯性致误字的考查10 年侧重对多音字和形声字读音、习惯性致误字的考查C、07 年考查了句式转换与仿写;08 年考查了标点符号和句式转换;09 年考查了语言运用(得体)和标语拟制;10 年考查了语言运用(连贯)和句子排序 11 年应该是语言的简明、言外之意、信息提取,图文转换,这是轮考点2、默写古诗文题 型 特 点A、古诗文默写分值较高且比较稳定: 08 年 4 分直接默写,另 4 分是读音和节奏;07、09、10 年默写 10 分,分辨别错误、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三种情况考查。
B、古诗文默写以诗词曲为主,诗词占 8 至 10 分;文言文占 2 分C、三年古诗文考查中均有一道附加题(07 年 4 分,08、09、10 年 2 分)3、文言实词解释题型特点本题 07、09、10 年分值为 5 分,08 年 7 分,分值较高,题型基本稳定,主要考查文言文中实词的解释,而且一般都是选取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考查第二部分 阅读系列一 ——文言文阅读题型特点1、 07、08、09、10 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文段不仅所选篇目同为课内重点,而且所有题目的答案几乎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出依据,考查内容方式相似,均从字词意义、句子翻译、主题思想的把握等几方面设题,题分定为 10 分2可以说文言文阅读试题是新课标“重在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理解,文言文阅读材料应当是浅易的课内语言材料”这一精神的最好诠释,体现了古代诗文教学以诵读、积累和整体感知为主的教学理念2、07、08、09、10 年的古诗词鉴赏试题都是 6 分主要考查:根据要求找句子(07、08、10 年) 、内容和写法(07) 、名句赏析(08) 、感情(09)情怀(10) 第二部分阅读系列二 ——现代文阅读之实用文体题型特点:07、08 两年考查了科普说明文的阅读,07 年是介绍二氧化碳与气温的关系,08 年是探究水藻将成为最绿色的能源的原因,09 年考查课内《苏州园林》 ,10 年介绍了《清明上河图》 。
科普说明文的阅读相对文学作品类的阅读,较为简单,其特点是文字量少,篇幅不长,文章的结构清晰,学生整体得分率较高考查题型前三年都是选择题,内容主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要求联系上下文,对科普的某一原理作出精确的解释分值 6 分但 10 年出现了简答题,考查说明方法和作用,题目难度加深07、08、09、10 年四年考查的议论文阅读系列,07 年是课内文章的比较阅读,08 年是培根的《论美》 ,09 年是《水浒传》的评价10 年《不完美才是人生》 议论文阅读考查的题型有:选择和简答考查的内容有:其一,对文意的理解;其二,给出具体的某个句子,从语言形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点评其效果;其三,要求理解作者的感情其四,要求明白论据和其作用,论点及其现实意义分值 10 分第二部分阅读系列三——现代文阅读之文学作品题型特点近观 07 至 10 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从选文的特点看,选取的都是名家名篇从分值来看,所占的分值都是 24 分,分值明显高于说明文或议论文的阅读理解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主要考查了以下几种能力:1、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如 07 年要求概括出“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08 年要求简要概括“孙犁先生的故事” ;09 年要求概括出“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
10 年要求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根据要求筛选信息的能力如 07 年 18 题,08 年 18 题3、对重要语句的品析能力如 07 年 19(1)题,08 年 19 题,09、10 年 19 题4、对文章的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如 09、10 年 20 题5、对写法的分析07 年 19(1) ,08 年 20 题,09 年 18 题6、结合阅读考查文学常识07、08、09、10 年的 21 题第三板块:作文题型导向1、文体有了明显要求这几年,中考作文都加上了两个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00 字以上2、作文内容指向丰富,视野开阔,学生可有充分的选材余地,思维空间主要是倡导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心灵——拒绝道德化、成人化;给童心童趣留下发挥的空间;离不开“我” ,离不开生活指导学生习作时,回归日常生活,勿忘“我” ,应以“我”为轴心,写出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写出“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3、这 4 年,作文题目是命题作文,而且标题越来越有文学味,其优美的标题之下,有更深的社会意义,要有深入的理解如 07 年《心中有盏红绿灯》 ,08 年《又见枝头吐新芽》 ,09 年《其乐融融》 ,10 年《奖励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