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醋泡鸡蛋的小学生作文.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45827931
  • 上传时间:2022-0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醋泡鸡蛋的小学生作文精选   “用醋泡鸡蛋,泡一天,鸡蛋会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味儿我带着这个问题作起了实验   醋泡鸡蛋所需要的材料有:醋,生鸡蛋,一个杯子先把鸡蛋放进杯子里,再往杯子里倒醋,(要有鸡蛋那么高然后静泡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鸡蛋壳上到处都是小泡泡到了黄昏吃饭 的时候,水面上有一层白色的泡沫,如同一块圆形的白布   到了晚上我把鸡蛋拿了起来,咦?这鸡蛋怎么这么软啊!以前可是硬帮帮的吗,而且蛋清成了淡黄色我用小刀把鸡蛋从中间切开,一股扑鼻而来的臭味传入我的鼻孔,!!!!!!我愁眉苦脸的说:“好难问啊!”   我解开了我心中的难题,真快乐!   今天早上吃煮鸡蛋时,妈妈拿来醋汁让我蘸点醋吃吃着软软的、酸酸的鸡蛋,我突然想到:如果用醋泡鸡蛋,鸡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带着疑问我开始动手做实验   我先找来一个碗,倒上半碗醋,放进醋里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白白的鸡蛋漂浮在暗红色的醋汁里,分外好看我想让实验做的彻底一些,便使劲往下按鸡蛋,可一松手,淘气的鸡蛋又漂浮了起来鸡蛋一放进醋里,鸡蛋壳上就起了一层小泡,并伴有“滋滋”的响声过了五个小时后,鸡蛋壳上就有一层黏黏糊糊的薄膜,用手轻轻一搓就掉了。

      过了10个小时,鸡蛋壳上黏黏糊糊的薄膜就可以全部搓掉了,鸡蛋像披了一层白衣——变成白色的了20个小时后,鸡蛋壳开始变软,用手稍一碰触就碎了,不像未泡醋的鸡蛋,得使劲磕一下鸡蛋才能碎30个小时后,鸡蛋壳已经非常软了,用筷子轻轻一碰就碎了   我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鸡蛋在醋里泡泡鸡蛋壳会变软呢?我去问妈妈,妈妈让我找我的好朋友——电脑来帮助上网一查,原来,鸡蛋壳里含有碳酸钙,跟暖水壶里的垢或者石灰石的化学物质一样,醋中含有醋酸,当鸡蛋壳放在醋中时,就产生了化学反响:碳酸钙+醋酸=二氧化碳+水+醋酸钙二氧化碳是气体,所以鸡蛋刚泡到醋里时会有气泡,并伴随“滋滋”的响声,实际上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醋酸钙电解质溶于水,变成溶液,所以鸡蛋壳变软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世上什么都是有趣的、神奇的、奇妙的,只是它们都像小精灵一样躲藏着,需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它们就会被你找出来   中午快放学时,老师让我们回家用白醋泡鸡蛋我一放学就奔上电动车,怀着一颗冲动的心,高快乐兴地回到了家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买了一包白醋,然后跑回家,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放在碗里,我用剪刀在白醋袋上剪了个小口子,使劲地往碗里挤白醋。

      白醋挤完了,我也大功告成了之后,我只要等着有些变化就行   我认真盯着鸡蛋,过了几分钟之后,我便开始失望了正当我走时,突然发现鸡蛋皮上有一层白色的小泡泡,这便让我非常吃惊起初我还以为有了泡泡,就会有更奇特的变化,可是它未能像我想像的那样   过了好几分钟,鸡蛋也一根毫毛都未变化过,我暗暗嘀咕:唉!真是的!浪费了我那多么的时间,要不是我有好奇心,早就不泡了   我站起来,拿过碗,轻轻地抓着鸡蛋正想把醋倒掉时,我感觉自己好似抓着一个软软的东西当我看时,却惊呆了原本硬硬的鸡蛋变成了软绵绵的,仿佛在手里拿着的是馒头我既兴奋又开心,我要把它掰开,看看还有什么神奇的特点   我轻轻地搓着鸡蛋皮,觉得手里很舒服不到几秒钟,整个鸡蛋就已被我扒得干干净净我看着鸡蛋,快乐得不得了哈哈!我有个新发现啦!”   今天我继续观察前两天我用醋泡的鸡蛋,用手摸了下软软的,我赶紧去叫妈妈,妈妈把醋倒掉,发现鸡蛋皮已经没有了,外面有一层薄薄的薄膜,妈妈用手尅了一下,露出里面黄的透明的东西,我也用手尅了一下,但是用劲儿太猛,鸡蛋黄出来了妈妈在电脑上查了一下原来白色的蛋壳不见了,是因为它被醋酸溶解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醋泡着的蛋壳中冒出来的泡泡就是溶解反响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

      妈妈还告诉我,我们的牙齿成分和鸡蛋壳的成分比拟相似,醋会腐蚀鸡蛋壳,同样食物残渣和细菌也会腐蚀我们的牙齿,被腐蚀的牙齿就像这个被腐蚀了的鸡蛋一样,软软的,会生病,会长出虫牙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牙齿就得天天刷牙   星期五,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醋泡鸡蛋小实验虽然这个作业我是第一次做,但是我相信我一定能把这个作业做好   做这项作业需要四种材料:一个熟鸡蛋,一个玻璃杯,一盒彩笔,一瓶白醋材料都准备齐了,下面开始“开工”   首先,我们要在鸡蛋上绘图,我画了一个头像——黑黝黝的头发,弯弯的眉毛,锐利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小嘴画完后我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然后,我把鸡蛋,醋倒入玻璃杯中,直到将鸡蛋全部淹没泡上两个小时,我坐在一旁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杯子里的鸡蛋我发现:鸡   蛋刚放入后会起泡,像农民伯伯脸上的汗水,半小时后鸡蛋的皮软化了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把杯子里的醋倒掉,换上新鲜的醋这时我发现用彩笔画过的地方还没有溶解,其他地方快溶解完了两个小时又过去了我倒掉醋,换上新鲜的醋再泡两个小时……   最后我把鸡蛋冲洗干净,发现鸡蛋大局部都被溶解掉了,只剩下一个不太清楚的头像我感到很奇怪,就去问妈妈,妈妈说:“鸡蛋壳主要成分是钙,钙可以被醋溶解。

        从这件事中我感到: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正如俗话说的一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几天,我们在学习关于“观察”的课文,林老师布置我们作一个小实验:观察鸡蛋泡在白醋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首先准备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个生鸡蛋、一瓶白醋,接着把鸡蛋放进杯子里,将白醋慢慢倒入杯子,直到鸡蛋被醋淹没我马上看到鸡蛋像一只小金鱼,不停地吐着泡泡,一串接着一串,还发出“咝咝”的声音   第二天,鸡蛋像是穿上了一件衣服,衣服上绣满了“小珍珠”虽然泡泡比第一天少一点,但蛋壳不再那么脆了,变软了第三天,鸡蛋又有了新变化泡泡几乎没了,蛋壳软了许多,摸上去嫩嫩的,像一个弹弹球同时,杯子里的醋浑浊了,杯底出现了沉淀物,用手一摸,粗粗的,捏一下就成了粉末   第四天,我发现蛋壳变透明了,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蛋黄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轻轻地把鸡蛋捞起来,用手一搓,蛋壳上有一层东西掉了下来,蛋变得更透明了我用手把鸡蛋一捏,蛋黄飞快地跑掉了,只剩下一件薄薄的蛋衣   我目瞪口呆,心想:蛋黄宝宝跑哪儿去了?一看,蛋黄宝宝正安安静静地躺在水槽里   妈妈告诉我:“蛋壳的主要成分是钙,醋会溶解钙难怪,平时我们吃多了话梅、杨梅等酸的食品,再咬别的东西,即使是嫩豆腐,都感觉牙齿会发软。

        根据老师要求实验过程有,鸡蛋一个,陈醋一斤,瓶子一个 一天过去了,鸡蛋外壳稍微有点掉色,露出白色的一层,才一天,鸡蛋就脱衣服了 第二天,摸鸡蛋皮时有一些细小的,硬硬的小颗粒,而且鸡蛋变软,醋就像给鸡蛋施了魔法把原来硬梆梆的鸡蛋变的有弹性了,就像一个弹力球 第三天,鸡蛋更软了,似乎这个弹力球漏了一些气,我一摸,白色的蛋白全露出来了,醋少了一些,大概被蛋宝宝喝了吧 现象,蛋壳先软化,变大,然后溶化   原理,蛋壳主要成分, 碳酸钙与醋酸发生反响逐渐溶解 作用,醋泡鸡蛋据网上说能美容去斑,很多人都用这个方法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识,要多加学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