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21秋《护理心理学》平时作业1答案参考68.docx
13页西安交通大学21秋《护理心理学》平时作业1答案参考1. 情绪和情感是非常相近的概念,二者都是人类和动物等生物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特征 )参考答案:错误2. 印象整饰的所属社会认知的特征是:( )A.知觉信息的理解性B.印象形成的一致性C.知觉信息的选择性D.认知过程的互动性E.知觉信息的整体性参考答案:D3. 以猜疑为主要特点,表现为自私、自负、小心眼、好记恨别人、推委责任等行为的人格障碍是:( )A.偏执性B.分裂性C.反社会性D.表演性E.强迫性参考答案:A4. 一个人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反复多次并无任何结果,但他仍要继续坚持这种行为:( )A.固着B.倒退C.冷漠D.攻击E.焦虑参考答案:A5. 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 )A.激情B.心境C.应激D.情感E.心情参考答案:A6. 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 )A.错觉B.感觉过敏C.感知综合障碍D.幻觉E.想象参考答案:D7. 下列哪种心理测验是当今世界上最权威和应用最广、并被用于健康诊断?( )A.艾森克人格问卷B.十六项人格因素问卷C.洛夏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E.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参考答案:D8. 呼吸性酸中毒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 A.解除肺不张 B.控制肺部感染 C.改善通气功能 D.静脉滴注碱性药物呼吸性酸中毒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 A.解除肺不张 B.控制肺部感染 C.改善通气功能 D.静脉滴注碱性药物 E.高浓度吸氧C9. 符合重合匹配模式的护士个体占护士群体的:( )A.0.05B.0.1C.0.15D.0.2E.0.25参考答案:A10.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被公认为最严谨的科学方法是:( )A.实验法B.调查法C.问卷法D.观察法E.测验法参考答案:A11. 人的心理实质是( )A.心脏的功能B.思维的结果C.脑的机能D.个性的反映E.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参考答案:C12. 王某,女,65岁,因腹部肿块到医院就诊。
临床检查后诊断为卵巢肿瘤且并发肝脏转移入院后由于病情王某,女,65岁,因腹部肿块到医院就诊临床检查后诊断为卵巢肿瘤且并发肝脏转移入院后由于病情变化迅速,王女士出现癌性疼痛,影响休息她的态度发生转变,十分消极,拒绝配合治疗王女士早年丧偶,家属称其性格内向,不愿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做事谨小慎微,尽量避免与他人出现矛盾冲突近几年由于达到退休年龄,王女士离开工作岗位一直与女儿女婿同住,生活十分单调乏味王女士家属担心王女士不能承受罹患重症疾病的心理压力,要求医生配合家属,对王女士隐瞒病情但王女士曾多次向医生明确表达,自己意识清醒时能力完整,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希望医生能详细告知整个治疗方案及远期预后结果①根据王女士的情绪变化,描述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②请尝试从现代医学模式的角度综合分析王女士的罹患肿瘤的原因③从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角度回答,本案中医生是否应该告知患者真实的病情,理由为何④如果你是王女士的主治医生,为解决当前的治疗窘境该进行何种措施,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①处于癌症的愤怒沮丧期 情绪变化 抑郁 焦虑 ②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理:绝经期前后;心理:C型人格行为模式;疾病进展过快没有心理预期;社会:退休生活无重心,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③要告知,注意方式方法理由:医生要完成医疗工作对整个治疗过程有支配权,患者家属意见只是参考要注重患者的隐私和尊重患者本人的意见解决王女士的心理变化需要告知实情王女士享有患者权利8点及义务4点 ④告知实情;纠正错误认知;处理情绪问题;缓解疼痛;重建生活方式积极与家属沟通,取得信任13. 属于感觉障碍的是( )A.错觉B.视物变形C.感觉减退D.幻觉参考答案:C14. 护理心理学只研究病人、护士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根据信息存贮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6. “我们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是谁的主张( )A.坎农B.沙赫特C.詹姆斯D.阿诺德参考答案:C17. “医学心理学这门学科只对临床专业或者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有意义,其他专业的学生没有必要学习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并回答理由参考答案:不同意理由:医学心理学的意义:(1)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2)适应疾病谱的转变;(3)改善临床诊疗工作18. 护理心理学横向研究最关键的前提是被试者必须具备:( )A.合作性B.代表性C.盲目性D.方便性E.可比性参考答案:E19. HansSelye关于应激对人的影响,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应激的完全解脱就意味着死亡B.应激对人体均会造成不利影响C.个体会对应激作出非特异性反应D.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E.人体对不同的应激源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不适或疼痛参考答案:B20. 患者常为一点小事生气,与人争吵,情绪反应激烈,但持续时间短暂,属于:( )A.情感高涨B.情感脆弱C.易激惹D.情感倒错E.情感低落参考答案:C21. ( )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论的泛化、扩张的结果。
A.光环效应B.社会刻板印象C.印象整饰D.近因效应E.首因效应参考答案:A22. “医患关系”概念中的患,仅指患者本人,不包括患者亲属等范畴 )参考答案:错误23. 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属于:(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E.个性心理参考答案:E24. 测验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品质,这一定义指是:( )A.效度B.常模C.样本D.信度E.结构效度参考答案:A25. 护士角色人格内涵的词汇是:( )A.崇高B.忠于职守C.诚实D.无私奉献E.灵活参考答案:B26. 应激反应中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 )A.焦虑B.抑郁C.悲伤D.愤怒E.恐惧参考答案:A27.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思维B.想象C.联想D.再造E.幻想参考答案:B28. 心理干预工作的对象包括心理异常人群,属于干预工作的范畴 )参考答案:正确29. MECT术中的护理要点是什么?MECT术中的护理要点是什么?正确答案:(1)为患者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脑电图等\r\n(2)遵医嘱安全、顺序给药\r\n(3)痉挛发作后取出患者的牙垫使患者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直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吸频率均匀、睫毛反射恢复、血氧饱和度平稳。
\r\n(4)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并稳定后取出静脉穿刺针携带血氧、心电监测仪将患者转运至恢复室继续观察为患者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脑电图等2)遵医嘱安全、顺序给药3)痉挛发作后,取出患者的牙垫,使患者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直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吸频率均匀、睫毛反射恢复、血氧饱和度平稳4)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并稳定后,取出静脉穿刺针,携带血氧、心电监测仪,将患者转运至恢复室继续观察30. 情感的自我调节方法有( )A.适当表现,疏导有方B.紧张适度,身心和谐C.只有B正确D.乐观开朗,面向光明参考答案:ABD31. 关于各种划分心理健康与否标准的缺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按统计标准,那些最出色的而行为与众不同的人,被认为是正常的B.症状标准很难把握C.统计标准以普通人的一般水平为常模D.解决问题标准是一个相当严格的心理健康标准E.心理评定需用多种标准进行考察参考答案:A32. 社会认知包括感知、判断、( )和评价等一系列心理过程A.比较B.分析C.推测D.理解E.推理参考答案:C33. 支持疗法的一般原则不包括( )A.提供适当支持B.调整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C.实施行为矫正D.提高应对能力E.善用各种资源参考答案:C34. 在心理咨询室,经常能看到摆放有面巾纸或一次性纸巾等物品。
这是因为心理咨询有手段,当来访者出现哭泣等激烈情绪时,需要使用这些物品参考答案:宣泄35. 指导病人进行呼吸训练的方法有深呼吸练习、叹气练习、意识性训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A.三个B.五个C.六个D.八个E.十个参考答案:B37. 从远距离观察某一棵树时,虽然落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较小,但并不改变我们对其实际大小的知觉,这是因为知觉的:(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E.错觉参考答案:D38. 关于护理心理学不正确表述是( )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D.心理学的重要分支E.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参考答案:ABDE39. 个体人格特质与角色人格特质基本匹配模式的角色适应性特点是:( )A.很适应B.较适应C.较难适应D.难适应E.不适应参考答案:B40. 看见一片绿叶,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感觉B.知觉C.视觉D.认知E.注意参考答案:B41. 患者总担心门窗未关好,为此反复检查,经常连续检查数次后,仍不放心,属于:( )A.焦虑症状B.恐惧症状C.强迫症状D.癔症E.疑病症状参考答案:C42. 与病人的沟通中,老年病人最强烈的需要是( )A.安全的需要B.交往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情感的需要E.信息的需要参考答案:D43. 应激是个体“察觉”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T.对F.错参考答案:T44. 在建立“第一印象”的信息传递中最重要的是:( )A.态度B.语言C.表情D.举止E.体态参考答案:C45. 除下列哪种情况外,均会引起腹部隆起( )A.大量腹水B.腹壁炎症C.胃肠胀气D.过度肥胖E.腹腔内巨大肿瘤参考答案:B46.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治疗的适应症:( )A.神经症性障碍B.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病人C.心身疾病D.社会适应不良和各类行为问题E.综合医院临床各科有心理问题的病人参考答案:B47. 不属于记忆量障碍的选项是( )A.遗忘B.记忆增加C.记忆减退D.潜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