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4-11课转场及分镜头稿本.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9987053
  • 上传时间:2019-10-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87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课 转场及分镜头稿本,回 顾,*动作 的 衔 接,1、消失剪辑 2、方向变化 3、挡黑镜头 4、动静转换 5、出画入画 6、找点切换 7、呼应关系 8、主观镜头 9、动作瞬间,*镜头的组接首先要遵循动接动、静接静原则,*剪接 的 匹 配,最主要的匹配原则包括:位置匹配、方向匹配、色调和影调的匹配、声音的匹配等景别 的 安 排 在剪接时考虑景别变化的依据主要是叙述清晰、视觉流畅和情绪气氛特写,场面的转换,一、场面转换的依据 二、场面转换的方法,我们认为把“转场”的“场”理解为场面和由场面构成的段落都是正确的,因为从转场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来看,它起的是分隔和连贯的作用,即将各部分内容分隔开来,同时用一种恰当的方式予以过渡连贯但是场面与段落转场在目的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场面之间的转换应该是一种侧重内在连贯式的转场,而段落之间的转场侧重于一种分隔切断影视作品中的段落也叫蒙太奇段落,它是由若干影视语句(蒙太奇句子)或场面构成的可以表现一个完整内容的大单元,它是影视作品的一个完整的叙述层次一、什么时候转场?,《罗拉快跑》,影视中的段落转换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1.自然段落的转换故事片的情节或纪录片的报道(教学片的讲解)发展到一定的地方,告一段落,就应该分段(转场)。

      2.时间的转换所拍的事件或场面,时间发生了变化,有了转移,就需要按时间的转换来分段 3.地点的转换所拍摄的场地转移,也属于转场 4.节奏性段落除以上三点之外,为了叙述节奏的需要,需要“转场”作段落顿歇处理场面转换的视觉心理依据: 心理的隔断性和视觉的连续性,,转场中的镜头转换与一个电影电视语句中镜头之间的转换虽然都是处理镜头的衔接问题,但转场的镜头转换与一个语句中的镜头转换是有区别的一个语句中的镜头转换要求连贯流畅;而转场的镜头转换既要求承上启下,使全片流畅连贯,又需要层次分明、段落清晰,使观众感受到有明显的段落层次间隔,即所谓的既分隔又连贯二、转场的方法:技巧转场和直接切换,1、技巧转场:,技巧转场是利用特技技巧把两个段落联结起来其特点是既能使两个段落平滑过渡,又在视觉上形成明显的段落感用技巧转场的基本要求是:简单、连接性淡出淡入(渐隐渐显):“淡出淡入”是指上一段落最后一个镜头的亮度逐渐减弱,画面由明至暗逐渐隐没;下一段落的第一个镜头则由暗到明,逐渐出现这样的转场过程,前一部分是“淡出”,后一部分是“淡入”,也称“淡变”淡出过程时间一般为2秒,淡入过程也为2秒,全过程约为4秒实际运用时不一定要淡出淡入同时并用,可以单独把淡入或淡出与别的其它镜头组接。

      淡出、淡入的时间也不一定都要求2秒,可快可慢、可长可短 淡出淡入使上下两镜头有明显的分隔作用,常用来分段,表示一个比较大的完整段落的结束(如同一场戏结束幕落),另一大段落的开始(新的一场幕拉开)叠化 :“化出化入”是指在前一镜头逐渐模糊、消失的过程中,下一个镜头同时逐渐出现,在二个镜头的转换过程中,有重叠部分,也称“叠化”、“化变” “化变”过程中,前后两段的两个镜头的画面有短时间的重合部分,能给人以二者有联系密切的感觉,它可以形成因果、象征、比喻、对比的修辞作用例如前一个镜头的画面是水泵涌出的水花,叠化成绿油油的稻田,牛奶倒入大海叠化到街头乞讨要饭的孩子等化变”也常用于省略过程,用于表示相隔较长的时间推移例如坐在床边的光脚丫,叠化出穿着球鞋走在马路上的双脚,再叠出穿着皮鞋走在路上的双脚,表示这小孩已成长成人了此外,故事片也常用叠化表示回忆、想象、幻觉等插叙段落划像、翻页等各种线性和图案,变焦点,无技巧转场就是不用技巧手段而用直接的切换实现转场这种直接的切换是建立在选择相宜镜头的基础上,在段落与段落的连接处,通过一两个合适的镜头自然地承上启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编辑者的巧妙构思与创作技巧。

      2、无技巧转场,利用主体的相关动作转场: 前一段最后一个镜头主体动作与后一段第一个镜头主体的动作,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相互关联,这个动作就可以作为前后两段的过渡因素,前后镜头中的主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电影《牛虻》中的一个段落转换: ①监狱门口,琼玛一时冲动打了亚瑟一记耳光(推近),亚瑟捂着脸痛苦地低下头去头低一半时切) ②特—全 亚瑟泪流满面抬起头来(拉出全景——地点在亚瑟的房间里)亚瑟痛苦地思索着……特写镜头转场 前后两段借助于特写转场,在影视中经常使用例如,全—特 苹果园里,每棵苹果树上硕果累累,人们正在采摘苹果,装框,镜头推为某一苹果的特写 特—全 镜头从苹果的特写拉出商店的全景,苹果整齐地摆放在商店里的摊位上,顾客在挑选苹果同体转场 同体转场是指前后的两个段落借助同一物体转场 例如国产影片《农奴》中,农奴主旺杰的院子里,强巴的父亲刚刚被打死,旺杰从水盆中取出一条湿淋淋的皮鞭,要管家告诉强巴的妈妈:“把他们一家三代欠下的债,连同收尸税一起送来,要不,就叫她把鞭子送回来说完就把皮鞭一扔旺杰扔皮鞭的动作是在他自己的院子里下一段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皮鞭落地的特写,拉成中景——皮鞭落在强巴家里。

      又如,《闪闪红星》中,上一段的末后一个镜头,胡汉三被赶跑了,国民党乡公所的牌子被扔在路边,冬子双脚把牌子踩裂成两半;下一段开始的画面,胡汉三重新合拢乡公所的牌子,胡汉三又回来了相似体转场 在上面一节中,曾经指出过,两个画面如果主体形态差别太大,连接后会造成视觉跳动在转场时,不可能前后两段镜头都通过同一主体转场,对于不同的主体,如果它们有相似之处(形状或构图),那么这些相似之处就可以作为转场的因素生活中相似体到处都有,例如报道高空作业的女电工的新闻,前一场景是女电工宿舍,有的休息,有的伏案学习,镜头摇到墙上一幅表现女电工在高空作业的宣传画,下一段从女电工在高空作业的实际劳动场景开头主观镜头转场 主观镜头转场是利用前一段的结尾以剧中人在看什么或沉思什么;下一个镜头就是他看到的或想到的人或事(主观镜头),从而把两个场面连贯起来例如《天云山传奇》开头,有这么一个片断: 全 宋薇坐在房间的沙发上,看她丈夫寄来的信函,画外传来周瑜贞喊“宋薇大姐!”的声音宋薇走到窗门前往外看…… 全 周瑜贞在楼下站着 推而广之,前一镜头人物目光注视着,便可以接入任意一个与视线相符的画面,达到转场的目的主体出画入画转场 主体出画入画转场是指前一个场景主体走出画面,切到另外的一个场景,主体进入画面。

      用于表现同一主体的时空转换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主体出画与入画的位置应处于两个画面的相反区域例如在前一个场景中,主体从右边走出画面,那么下一个镜头,在新的场景中,主体应从左边走入画面,这样在感觉上,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否则容易造成主体又走回来的感觉 出画入画的转场形式还可以只出不入,或只入不出即前一个镜头主体走出画面,下一个镜头主体已经在另一个场景的画面中遮挡镜头转场 遮挡镜头转场是在前一个镜头中主体从纵深处迎着镜头走来,不断靠近镜头,直至挡住镜头下一个镜头是主体背离镜头向着纵深方向而去,第二个镜头已是另外一个场景,以达到转场的目的例如, 全 一个女学生从走廊上迎着镜头走来,身影遮住镜头 全 (背摄)背影沿镜头轴向离去,一个男学生走进实验室 这种转场手法,前后两个镜头可以是同一主体,也可以是不同主体 空镜头或全暗画面转场 从一个段落过渡到另一个段落时,可以在两段之间利用一个景物镜头来连接例如,一个作家经过多少个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伏案创作,终于在一个黎明前完成了全部的书稿,他起身站到窗口前,接上一个旭日东升的镜头作为这一段落的结束,舒缓一下情绪,然后再接上人们在座谈他的作品的镜头画面。

      从艰苦的创作阶段到作品出版后引起的反响,两个段落的连接是靠旭日东升的景物镜头来过渡的虚化镜头转场 虚化镜头转场是前一段的最后一个镜头调虚,直到完全模糊(虚出),下一个新镜头也是从虚像开始慢慢调实,以实现转换时间、地点、场景的目的在一些介绍烹调技术的电视节目中,某一盆菜肴已经调配好了,需要放入蒸笼蒸2个小时,为了简洁地表现这个过程,常常是把调配好的菜肴放入蒸笼,盖上蒸笼罩后,镜头虚化,下一个镜头又由虚镜头慢慢调实,出现冒气的蒸笼,然后打开蒸笼,取出蒸好了的菜肴声音转场 声音转场是利用声画的对列来连接镜头,使段落的衔接十分利索顺畅例如影片《闪闪红星》米店风潮那场戏,沈老板指着“今日售米”的木牌子,气急败坏地吼叫道:“这是谁干的?”,下一个镜头紧接着宋大爹的声音“是冬子干的!”,这时地点已经是在山上游击队的驻地了 我们也把这种形式称作叫板式蒙太奇文字分镜头稿本,技巧(摄法),镜头的角度变化:正摄、侧摄、侧斜摄、俯摄、仰摄 镜头的运动变化:推、拉、摇、移、跟、升降、主观镜头、空镜头 镜头的速度变化:快动作、慢动作、加速拍摄、减速拍摄、停机拍摄 镜头的技巧变化:变焦距、倒放、虚焦点、变光圈,镜头的速度变化,1.慢动作:摄像机拍摄每秒多于25格画幅,便形成慢动作(因为拍摄和放映的速度是固定的每秒25格) 2.快动作:摄像机拍摄每秒少于25格画幅,便形成快动作,镜头的速度变化,3.加速拍摄:摄影机的速度由慢变快。

      获得的效果(正常动作---慢动作,快动作---正常动作,快动作---慢动作) 4.减速拍摄:摄影机的速度由快变慢获得的效果(慢动作---正常动作,正常动作---快动作,慢动作---快动作) 5.停机再摄: 摄像机临时停机,此刻机与角色位置严格不动,片中某一物体发生变化后,在进行续拍,可获得特技效果镜头技巧变化,1.变焦距镜头:机位置不变,通过安装在机内变焦距镜头的变化,使对象在不改变距离的情况下作急速变化造成急促的节奏 2.倒摄镜头:也叫倒摇或反镜头, 胶片反向运动,多用于作反动作,镜头技巧变化,3.软焦点:也叫虚焦点,将摄像机焦距对虚,使主体逐渐清晰或模糊,多用于晕倒或醉酒 4.变光圈:拍摄时,变换光圈或偏光镜头,产生日出日落昏黄之感小 结,一、场面转换的依据,1、场面转换的视觉心理依据,2、场面划分的依据,第一,地点的转换 第二,时间的变化 第三,情节自然段落的结束 第四,节奏性段落,二、场面转换的方法,1、技巧转场 2、无技巧转场,文字分镜头稿本,作业,选择一部经典影片进行拉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