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细胞培养中的污染优质.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278456681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9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细胞培养中的污染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情况总结如下:常见的污染如下: 1、细菌: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 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仔细检查一下器皿的灭菌情况,是否在高压灭菌时放气时间足够,压力足够!尤其是和储存培养液接触的移液管等物品,连续两次污染的话有可能造成储存液污染,一定要注意!下次使用前检查一下培养液是否存在浑浊的现象!可在培养液中加相应的抗生素处理 2、霉菌:培养液是清亮的,倒置显微镜下无杂质,37度孵箱培养2-3天,仍清亮,但出现 絮状杂质,镜下可见呈细丝状的团状漂浮物,可看到明显的菌丝,细胞仍可生长,但时间长之后,细胞的活力状态变差,用硫酸铜溶液擦拭CO2孵箱内,再把水盘里也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或者在培养箱的托盘加入饱和的消毒磷酸氢二钠高盐液体,可以防止霉菌污染CO2孵箱被霉菌污染后,可把所有细胞暂时转移,采用过氧乙酸擦洗孵箱(包括隔板,箱壁)并把过氧乙酸放置在孵箱内一个小时,使其蒸汽弥漫待过氧乙酸的气味消散后,再移入细胞孵箱应定期清洁(2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其它培养箱清洗方法是:用84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

      预防霉菌污染,可在培养基里加3u/ml的两性霉素或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或双抗;但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D 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将环境彻底消毒,如果所有细胞都污染,可能是系统污染,检查一下培养基和器材,如果只是个别污染,可能是操作问题,就要注意操作 3、支原体:黑色的,好象多为多形,培养液一般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原体感染,国内血清 很多都没有做支原体阴性检测,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而且它不能用过滤的办法除去支原体感染细胞以后,细胞病变不很明显,只是慢慢死去用泰乐菌素,兽用支原体病的药,但可用于细胞培养,无任何不良反应Sigma公司的使用时用50ug/ml Tylosin培养液培养6天或连续传两代即可清除支原体污染如果作为常用的抗生素的话, 建议用8ug/ml的浓度 4、黑蛟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 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

      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有明显影响,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除更换血清外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如果细胞有可能是此种污染的话,可以增加细胞的种板密度,以提高细胞的生存率 5、真菌:一般培养液清亮,不变色,镜下有丝状物,有些真菌开始很像死细胞碎片,只是 它很多很多的小块很清楚,象珊瑚状,不象细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会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真菌生长的比较慢,不象细菌那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发现有它的存在细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难救活了 6、原虫: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动,细胞虽 然可以生长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他们与细胞可共生但会与细胞争夺营养这种共生是非常普遍的,但他们的数量小,细胞站优势所以不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长,只有当他们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生长,最终 形成恶性循环 7、污染的可能原因:可能原因很多比如配液消毒问题、操作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关于培养 基的无菌状况,取培养基至培养瓶中(不加细胞),37度试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如果没有细菌生长就是操作的问题也可以在培养基中事先加入双抗(硫酸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但双抗有时会影响细胞的状态,所以在做转染、检测细胞某项指标前一定要撤去双抗,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1、孵箱应定期用三氧机消毒或者紫外光照射,并用酒精和新洁尔灭试擦孵箱同时孵箱内的水应是三蒸水 2、超净台\取材\器材\培养液\培养瓶\操作等因素 3、超净台的风机不能过大,风机到6-8格否则也可能能致霉菌污染 4、无菌室经甲醛熏蒸消毒后,可用同等量的氨水喷洒中和,约几小时即可进入操作 污染是细胞培养第一大害!不过好像一般普通培养真菌污染的概率比较大些,因为培养基中常会加入细菌抗生素 关于“黑胶虫”或“黑蛟虫”或“黑焦虫”的性质或本质,有谁能提供点资料么?比如生物学分类,生活习性,结构形态,高倍镜或电镜图片另外,有英文相关文献么?至少名字有英文的么?有人研究这种“虫子”或“微生物”或“纳米级细菌”么?我们实验室这段时间经常污染在低倍镜下观察,是很多黑色的小点,在高倍镜下,发现黑色小点在原地轻微的颤动,这是黑胶虫吗我的细胞也怀疑是黑胶虫污染,但是否经空气传播?因为同一培养箱中有的细胞中,高倍镜下可见小黑点游动,有的就没有,且黑点会长成黑虫 关于黑胶虫:根据平时的操作,我觉得“黑胶虫”有没有可能是以下操作细节方面的问题导致的呢?1、有时候血清瓶或者培养瓶上用标记笔写的字没有擦掉就直接泡酸,字迹溶解后沉积在酸缸中浸泡的瓶子里冲洗不净。

      2、过火的时候不小心碰到酒精灯的灯芯,粉尘飞进培养液内3、有的同学习惯将移液管塞棉花的一端在酒精灯上焚烧一下,灰烬飞进培养液内请教! 我们实验室就曾经利用制霉菌素制服过真菌污染,拯救了细胞,回想起来真是"惊心动魄"啊! 看贴后,我怀疑我的杂交瘤被霉菌污染了.24孔板中央老是有絮状物,细胞没死,但生长不佳.将絮状物吸出后,第二天又有.并且将细胞裹在里面生长.请问这样的瘤细胞能不能上腹水.我培养基里都加了双抗,刚开始一瓶肿瘤细胞状态还好,但过了两三天培养基里会出现很多一团团的东西飘着,瓶底还是有贴壁的细胞,细胞培养基混浊,开始以为是细胞长得太多,导致接触抑制死亡,但是倒掉培养基,用PBS洗干净,把瓶内贴壁的细胞用胰酶消化分装后,第二天还是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如果传代的细胞特别少,每天给他换液,到了第三天左右,细胞数目不多,但也出现了上述的情况(很多碎片和团状物飘着),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帮忙分析分析谢谢!(我养的都是肿瘤细胞) 培养液味道变臭了应该是厌养菌污染. 我培养基里都加了双抗,刚开始一瓶肿瘤细胞状态还好,但过了两三天培养基里会出现很多一团团的东西飘着,瓶底还是有贴壁的细胞,细胞培养基混浊,开始以为是细胞长得太多,导致接触抑制死亡,但是倒掉培养基,用PBS洗干净,把瓶内贴壁的细胞用胰酶消化分装后,第二天还是出现这种情况。

      有时如果传代的细胞特别少,每天给他换液,到了第三天左右,细胞数目不多,但也出现了上述的情况(很多碎片和团状物飘着),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帮忙分析分析我也有同样问题,我现在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有可能是支原体污染 曾经做单抗铺巨噬细胞,铺好发现细胞全是会动的,跑的还挺快!!仔细一看,全是滴虫感情这只老鼠感染了滴虫!!!!我那个郁闷阿! 我的细胞污染探索某天打开孵箱,看到我的L1210的培养瓶培养液又是黄黄的,觉得很不错,今天又可以传代了,可是在镜下一看,细胞虽然明显增加了,但并没有象以前那样长满,而且更让我心惊的是怎么出现了许多黑色的小点,杆状,而且好像在动来动去,翻转,旋转,在细胞很多的地方小点就少,而在细胞较少的地方小点就多,细胞的活力也没有以前好了,第一反应细菌污染,请实验室老师过来看,说不是细菌污染,这个点要比细菌的小黑点大的多,也好象不是霉菌,没有菌丝,没有常见的团壮的生长,肯定不对劲,但到底是什么,说不上来最后,决定换液、洗涤、离心,换瓶,操作结束后镜下看黑点几乎看不到了,有点放下心来隔天后去看,培养液还和上面的一样,但镜下,那种东西又出来了,在细胞少的地方,几乎呈现出粗砂粒样,我欲哭无泪,知道可能不行了,郁闷的换液后,回家上网·搜,一个名词跳了出来:黑胶虫。

      黑色、杆状、运动、细胞不会很快死亡,这些描述简直惊人的一致,我确定了,我受到了黑胶虫的袭击但黑胶虫是什么,由于网上说法不一,我决定探究一下 这是我的探究过程:首先,培养液略黄,稍有浑浊,镜下观察,细胞还没有死,但是已经不长了,那种东西已经是铺天盖地了,满眼望去,尽是粗砂粒样,细胞好像成了一个个汪洋中的小岛细胞涂片,送到化验室,革兰氏染色,不久回报怀疑--真菌第一反应不可能,亲自去了化验室,看到了片上一个个瓜子样的小点,染色呈黑色看我还有些怀疑,化验室的同事又作了滴片,镜下暗视野40倍可见一个个亮白色芝麻样的东西在游来游去,再次涂片染色仍和以前一样,并且可以见到芽孢样的形状,他们确定无疑是真菌,但不是常见的念珠军、霉菌,具体是什么,也说不上来由于已经盖棺定论,计划的HE染色、支原体没有进行已经将污染的细胞扔掉了休整几天 细胞污染之后的拯救! 对于贴壁生长的细胞,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很麻烦以下我主要讨论贴壁生长的细胞在讨论之前,大家首先要有一个概念,即洁净区,并不是没有细菌,而是细菌的数量非常少,国家标准100级的洁净标准是浮游菌数不得超过5个每立方米,沉降菌数不得超过1个每培养皿.而国外的标准比我国的还要高一点,要求的数量更少。

      所以在我们的洁净操作台里,并不是真正一个细菌都没有的,所以在操作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利索迅速地完成操作尽量减少进入培养体系细菌的数量 所以处理细菌污染的重要原则就是:无限地稀释细菌的浓度,无限地减少细菌的数量!1).将污染的培养液倒掉,转烧瓶口,加入10mlPBS,适当晃动清洗培养瓶,然后倒掉转烧瓶口 2).继续加入10mlPBS,同样方法晃动,清洗培养瓶,然后倒掉 3).继续加入5mlPBS,同样方法洗瓶,主要是培养面,然后倒掉 4).重复步骤3再洗 5).重复步骤3再洗 6).加入3-5ml双抗,洗瓶,静置3-5分钟,然后吸出 7).加入3ml双抗,洗瓶,静置3-5分钟,然后吸出 8).再加入5mlPBS洗瓶,然后吸出 9).加入10ml培养液,加入2ml双抗,放置培养箱培养,5小时之后,倒掉培养基,加入PBS洗瓶两次,然后加入胰酶消化,吹打后置于离心机800-1000r/min离心,然后洗一次置于新的培养瓶里培养,培养体系加入2ml双抗 10).24h之后,视情况换液,若仍然污染严重,培养基浑浊,重复以上步骤,若看不到污染物,则继续步骤1)、3)、4)、6)、8),然后加入培养液培养,培养体系加入2ml双抗. 11).24h之后,若仍污染严重,可再重复一次,若还污染只能弃之(不过一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若镜下不见污染物,则换液PBS洗瓶,正常培养。

      以上方法主要是针对贴壁生长的细胞,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操作动作,轻柔缓慢,切忌大动作鲁莽防止细胞脱落以上方法操作得当,基本上都能救活你的细胞(我还没有听到没救活的反馈)当然如果你的细胞仍有富余或者冻存的,我还是建议你把污染的扔掉,再复苏方便省事这个拯救细胞还是主要针对你就只剩这一瓶细胞无路可退的时候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