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4248902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摘 要:我国2006年新修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首次将“义务教育均衡上升到法律层面”自此,关于义务教育均衡 的话题成为教育研究者的热点话题,我国学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 究呈现出多视角、多学科的多元化格局笔者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的内涵、 现状以及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已有成 果的局限性进行思考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评述一、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研究我国自《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就基本上实现了由 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发展,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取得了重人的成就, 但是在资源均衡、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机会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 多非均衡的状态,突出表现在东中西部、城乡、校际以及群体间的差异 因此我国学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基本上是从义务教育非均衡 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实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东中西部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研究东中西部从整体上看办学条件相差悬殊具有代表性的有,翟博在《教 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2007)中指出:东部地区 的信息化程度是中西部信息化程度的两到三倍。

      如李崇爱在《我国基础教 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对策》(2007)中指出,东中西部教育经费 投入差异显著,以2001年为例,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东部地区平均值为619 元、中西部地264元、西部地区为282元,三地区的比为1 : 0. 43 : 0. 46 东中西部的师资优质化水平不均衡如,濯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2007)中指出东部地区教师数量高于西部,东 部地区每个教职工平均比西部少数5-6个学生;东部地区教师质量高于中、 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比西部高近20个百分点,(-)城乡的差距研究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研究主耍集中在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资源 分配这两个方面乡镇不管从教育机会方面还是教育资源分配方面与城市 的差距都是非常大的如旭东英,邢顺林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及对策研究》中指出,1999年全国近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就 成为“劳动力”,同时期城市的升学率是100%2008年城乡的生均预算, 城镇小学比农村多256. 20元,农村仅是城镇的69. 43%0同时,师资方面 的差异也十分显著城镇特别是在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师资队伍出现 过剩,而在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则普遍匮乏,尤其是在那些自然条件艰苦的 老少边穷地区,小学和初中师资队伍严重匮乏。

      三)校际间的差异研究校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际之间的经费投入的不 均衡二是,校际间的资源配置不均衡代表性的是翟博在《教育均衡论: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国四个省进行•调 查研究,调查显示:一类小学生均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分贝是三类小学 的2.3倍、2.6倍一类中学生均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分贝是三类中学 的2. 6倍、2倍四)群体间的差异研究我国群体间义务教育均衡的差界主耍表现在教育起点不均衡、过程不 均衡以及结果上的不均衡如阮筱棋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2009)中指出慕于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完全保证各群体间教育资 源的均衡发展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 查研究”课题组在全国18个城市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教育机会尤其是 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分布是有差异的优质教育资源呈现出 向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中高层家庭积聚的趋势,而低层家庭对于优质教育资 源的可获得性呈下降趋势二、我国关于义务教育均衡非均衡发展的原因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我国义务 教育非均衡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学者关于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 原因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原因、政策原因和社会原因这三大方面。

      )关于经济原因的研究一是,教育经费总体投入是影响教育均衡的直接原因张朝伟、魏换 霞在《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问题研究述评》(2011)中提出, 县级及县以下政府财力薄弱,行政管理力量和教育指导力量明显不足一些 贫困地区更是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农村义务教育举步维 艰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不明确是影响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李崇 爱在《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对策》中提出自19世纪 8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施“分灶吃饭财政”的政策,这一政策有效的增强 了高等教育的建设,教学人才和资金大量流向城镇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 被大幅度撤销和合并以及在80年代中期提出的“多渠道筹措经费”和 重点学校政策,加剧了义务教育中的校际和阶层的差距从实践的情况来 看,能够利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也往往貝能是发达地区、重点学校, 尤其是重点学校,这就使得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二) 关于政策原因的研究教育政策导向的偏差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人为原因,也是导致义 务教育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内因阮筱棋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2009)中提出,丿力史遗留下来的“重点学校制度”、“择校热”等现象长 期以往造成了教育公平的缺失,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就近入学” 的政策效果与现实存在着距离三) 关于社会原因的研究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提出整个社会过于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观、教 育观和过分追求“高学历”的用人取向,使我国教育仿佛进入一场没有终 点的马拉松式赛跑,从而使教育不均衡现象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三、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复朵的社 会系统工程形成我国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我国义务教育 发展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国学者通过实地调查与理论相结合, 主要从教育资源配置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两大方面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