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艾滋病(黄成瑜).ppt

84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4182622
  • 上传时间:2018-09-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9.50K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艾滋病 AIDS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重庆市传染病医院 重庆市结核病治疗中心 黄成瑜 联系:18983976668 电子邮箱:hcy7077@163. com,艾滋病的发现,在1979和1980年,美国出现一些极为少见的疾病,包括经鸟类传播的肺炎(卡氏肺孢子虫)和被称为卡波济肉瘤的癌症起初,大多数病例是男性同性恋者,稍后病例见于血友病患者和接受输血的人员这种疾病随后被称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A (Acquired)获得性意味着这种病毒不像流感或水痘那样由于偶然的接触而传播人们只有暴露于病毒后才会感染I和D (Immunodeficiency)免疫缺陷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丧失抵抗感染的能力,从而导致免疫系统的缺陷S (Syndrome) 综合征艾滋病不仅仅是一种病,而是表现为因免疫系统功能丧失而导致的一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1983年,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相继被法国科学家(Luc Montagnier)和美国科学家(Robert Gallo)发现,被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简称 HIV),HIV是一种带有包膜的RNA逆转录病毒,病毒需要进入细胞内才能繁殖。

      因而,首先检测的是病毒的抗体,而不是病毒本身;抗体出现表明一个人已经感染了HIV当在血液中检测到HIV抗体,被确定为HIV阳性但这并不是被确定为艾滋病在可以检测CD4和病毒载量地方,当CD4数低于200时,才被确定为艾滋病病人;但在大多数地方,艾滋病是以临床诊断为主基 本 概 念(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1981.06.05.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先在男性同性恋中发现; 1983年法国,1984年美国都报告了病毒核酸序列1986年WHO统一命名为:HIV基 本 概 念(2),HIV-1基因结构(从a---j若干亚型) gag基因---编码逆转录病毒的结构蛋白;(P55、P24、P18、P13) 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和整合酶; (P65、P51、P31) env基因---编码逆转录病毒的结构蛋白;(gp160、gp120、gp41) Vif、vpr、vpn、tat、rev、nef病毒复制。

      全世界共发现5000余种病毒,其中数百种可以引起人的疾病,近20年来发现的30余种新病源中,其中大部分属于病毒,如登革出血热、拉沙热、埃博拉出血热、人猴痘、艾滋病、裂谷热、H5N1型禽流感、克雅(氏)病、西尼罗脑炎、尼巴病毒性脑炎等,许多都曾经或者仍在引起人们的恐惧由于病毒变异很快,新的病毒还会不断地出现,导致“非典型性肺炎”的就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艾滋病疫情形势,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为3300万有2250万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下撒哈拉地区)的非洲国家(南非、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南等) ;约占全球感染数的68%;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数的72%因此,非洲仍然是重灾区亚洲有近500万名感染者;东欧和中亚地区约150万名;拉美地区约170万名;北美、西欧和中东欧地区约200万名,其中美国约120万名除撒哈拉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患艾滋病的主要人群仍然是吸毒者、同性恋男性和性工作者中 国,1985年北京发现首例传入性AIDS 1987年福州4例输入第八因子儿童死亡 1987年云南分离出HIV病毒2008年9月30日全国统计: 报告HIV感染者 累计:264302人; 其中AIDS:77753人;死亡:34864人。

      全国估计:HIV感染者 70万,44万人还没有被检查出来 2008年发现新感染44839 人;死亡:6897 人全人群感染率:0.6‰(0.4-0.7‰); 特点: 上升速度有所减慢、性传播成为主要途径、地区分布差异大、流行因素广泛存在重 庆,1993年6月发现首例外来性HIV感染者1995年11月发现本市首例AIDS1997年11月本市第一例AIDS死亡截止2008年9月30日: 累计发现 HIV感染者:5170 例,排全国第10位 男性占七成以上;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92岁; 其中: AIDS >300例, 死亡>100例 2008年1-9月发现:1257人,排全国第8位,经性接触传播感染病毒的比例达到五成以上孕妇中发现来自非洲的G亚型 艾滋病防治知识,HIV是复制速度比一般病毒快1000倍的逆转录病毒(RNA/DNA)大小:40-100纳米/棒状球形结构HIV1:1983年发现,HIV2:1986年发现HIV1/HIV2间有广泛的抗原交叉;HIV1流行于全世界;HIV2仅在非洲,致病性较HIV1弱病毒特性,1.结构简单:蛋白质外壳加内部的遗传物质 2.体积小:40—100nm。

      3.不能独立繁殖,必须寄生在细胞内 4.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复杂分子, 不能算是活的生物体发病机理,HIV---人体(各种细胞)---进入辅助性T细胞CD4---释放RNA---在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的共同作用下---与感染者染色体DNA整合---成为mRNA---与结构蛋白在细胞膜上装配成新的病毒颗粒---HIV复制成功---该CD4细胞死亡---释放到血液中---再感染新的CD4细胞---此过程周而始HIV复制100亿/日,破坏免疫细胞数百万/日)初期CD4细胞正常(>200/mm3)---随着新生HIV增加---CD4下降---当CD4<200/mm3时---感染者的免疫功能破坏---导致免疫缺陷---各种条件性感染和继发性恶性肿瘤发生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外表有一些荆棘状突起,称为gp120/gp41复合物,即囊膜糖蛋白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就是通过囊膜糖蛋白与细胞受体结合,而后引起蛋白的结构变化实现的囊膜蛋白上两个称为七肽重复序列的片段HR1和HR2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当病毒上的“侦察”蛋白识别并“抓住”细胞膜时,原来在蛋白上不同位置的HR1和HR2就会相互缠绕在一起,强行将病毒外包膜与细胞膜拉近,并最终把两张膜合并在一起(即两层膜发生了融合),病毒的RNA遗传物质就进入到细胞中。

      由此我们只要破坏掉HR1和HR2的正常功能,病毒就不能进入到细胞中办法就是用一个外来的HR1或HR2多肽强行与病毒上的HR1或HR2结合,或者二者同时被结合,病毒就失去了进入细胞的活力艾滋病毒(HIV) 人 类:Human 免疫缺陷:Immune-deficiency 病 毒:Virus,,,艾滋病病毒的特点,整合在人体免疫细胞核内毒株变异快体外活力低——加热:56ºC、30分钟——消毒液:5分钟——紫外线不敏感,艾滋病传播的三个条件,1. 皮肤或粘膜有破损,2. 帶有足量病毒的体液交换,3. 通过特定的传播途经,传播途径,性行为:(概率:0.1-3%) 血液/血制品(概率:100%) 母婴传播:(概率:15-50%,通常30%),性行为传播,经性行为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大约全球70%~ 80%感染者是通过性行为接触感染上HIV其中异性间性行为传播占70%以上,而男性同性恋性行为传播占5%~10% 发生一次没有保护的性交 ,在男性同性恋中的传染HIV的概率约为0.5 - 3% 而在异性性接触中,男性传给女性的概率是 0.1-0.2%,女性传给男性的概率是 0.03-0.1%。

      哪些途径不传播?,,握手,拥抱,接吻,咳嗽、喷嚏,游泳,共用、马桶,蚊虫叮咬,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所有人!,攻击具有CD4受体的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艾滋病毒的致病性,HIV感染,AIDS,DEATH,,,8-10年,,Unknown,HIV感染后的3种临床类型,典型进展型:8~10年内免疫力逐渐下降 快速进展型:CD4+细胞2~5年内迅速下降HIV一直维持较高病毒载量 长期不进展型,自 然 病 程,艾滋病临床过程,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艾滋病期(终末期),典型艾滋病有三个基本特点,①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缺陷;②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PCP);③发生各种恶性肿瘤,特别是卡波济肉瘤(KS)艾滋病患者发生PCP的占64%,同性恋及非洲艾滋病例中KS发生率较高AIDS病人同时发生PCP和KS死亡率最高CD4+T细胞功能缺失导致进展至艾滋期,,,,,HIV,,,,,CD4,,白念菌,带状疱疹,卡泼西肉瘤,淋巴瘤,卡氏肺囊虫肺炎,弓形体,巨细胞病毒,鸟分支杆菌,,,,,,,,,200,,3-6个月,,AIDS,急性HIV感染,可能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发热96% 肌痛54% 肝脾肿大14% 淋巴腺病74% 腹泻32% 体重减轻13% 咽炎70% 头痛32% 鹅口疮12% 皮疹70% 恶心呕吐27% NS症状12%,急性感染期,约60%的HIV感染者出现该期表现。

      一般在感染后2周左右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末捎神经炎;实验室检查发现肝功异常,血象改变(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感染的早期HIV抗体不能被测及(抗体窗口期).,无症状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是主要的传染源;HIV抗体阳性;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显示,T4/T8 比例倒置,T4淋巴细胞持续缓慢的减少,但一般仍大于350/mm3艾滋病期,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4 细胞数多低于200/mm3)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如不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几乎100%的病人在两年内死亡艾滋病期的的常见病原学,细菌:肺炎球菌,流杆杆菌 病毒:CMV,单疱病毒 原虫:PC,弓型体 真菌:隐球菌,白念菌,青霉菌 分枝杆菌:结核,MAIC 肿瘤:卡波济肉瘤,淋巴瘤,艾滋病期的临床表现,皮肤、黏膜 肺、支气管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血液系统,艾滋病期的皮肤粘膜病变,90%的病人受累; 常见的临床表现; 口腔和外阴的念珠菌感染; 皮肤和粘膜的感染; 卡波济肉瘤; 皮肤搔痒和脂溢性; 其它艾滋病期的呼吸系统病变,80%的病人受累;常见的临床表现:PCP;TB/MAIC;细菌性;卡波济肉瘤;真菌性;其它。

      艾滋病期的神经系统病变,35-80%的病人受累; 常见的临床表现: 弓型虫脑炎(法30%,美15%); 淋巴瘤 多灶性进展性白质病变 隐球菌 TB CMV HIV脑病,艾滋病期的消化系统病变,50%的病人受累; 常见的临床表现: 念珠菌食道炎; 各种病毒感染; 卡波济肉瘤; 沙门氏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抗HIV初筛 蛋白印迹试验(HIV抗体确认) P24抗原 HIV-RNA CD4+/CD8+淋巴细胞 HIV耐药性检测 病毒分离培养及表型鉴定,不同检测方法的用途,用于诊断 HIV抗体检测♦ HIV抗体筛查♦ HIV抗体确认 HIV抗原检测(HIV-P24抗原) HIV核酸检测(HIV-RNA),不同检测方法的用途,用于预测病程和监测疗效HIV病毒载量测定 CD4/CD8细胞测定 HIV耐药性检测 用于研究 病毒分离培养及表型检测,HIV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病毒本身: HIV-P24抗原, HIV RNA, HIV分离培养等. 检测病毒抗体: HIV抗体 检测相关的免疫学指标: CD4/CD8细胞测定,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 检测HIV抗体是常规使用的HIV诊断方法, 其他方法一般作为抗体检测方法的验证和补充。

      窗口期的范围,定义依据 时间长度 抗体检测 3-6个月新的EIA试剂可以缩短至14-21天 抗原检测 1-2周第四代EIA试剂可使窗口期比第三代抗体试剂缩短4-5天 核酸检测 5-11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