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课后题答案.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18386152
  • 上传时间:2024-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5.34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1 •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 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 染控制的基本依据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 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 指标包括:(1)BOD :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2) COD :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3) TOD :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0、N、S 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02、H20、N02和S0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4) T0C :表示有机物浓度的 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5 )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 )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 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 )大肠菌群(3)病毒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 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 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 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o将固体在600 C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 的即市是挥 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 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关系图: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 氧量指标的含义是?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0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0D ):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02、H20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 (T0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总需氧量(T0D ):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 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 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 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0D的耗氧过程与B0D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 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0C或T0D与B0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 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0D与T0D或T0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0D20>B0D5>0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0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化学需 氧量CO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而化学 需氧量COD则不能象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此外,污水中存在 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以COD表示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两者的差值大致等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差值越大,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越多,越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两 者的比值可作为该污水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判别标准,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 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答: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 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物理 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氧 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 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 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 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耗氧与亏氧是同时存在 的,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为氧垂直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 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而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 准指定的依据排放标准是指最高允许的排放浓度,污水的排放标准分为一,二,三级标准,而水环境质量标准是用来 评估水体的质量和污染情况的,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环境容量则是指环 境在其自净范围类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排放标准是根据自然界对于污染物自净能力而定的,和环境容量有很 大关系,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纯生态环境为参照,根据各地情况不同而制定的。

      排水标准是排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浓 度、速率的控制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水环境本身要求达到的指标水环境容量越大,环境质量标准越低,排放标准 越松,反之越严格各类标准一般都是以浓度来衡量的,即某一时间取样时符合标准则认为合格达标,而环境容量 是就某一区域内一定时间内可以容纳的污染物总量而言的,他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评价方法,某些时候,虽然达到 了环境质量标准或是排水等标准,但可能事实上已经超过了该区域的环境容量6-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标准的使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污水排放标准根据控制形式可分为浓 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浓度标准规定了 排出口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都是浓度标准总量控制标准是以水环境质量 标准相适应的水环境容量为依据而设定的,水体的环境质量要求高,则环境容量小国家排放标准按照污水去向,规 定了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用于排污单位水污染物 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以及投产后的排放管理行业排放标准是根据各行业排放废水的特点和治理技术水平制定 的国家行业排放标准。

      地方标准是各省直辖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管辖地水体污染控制需要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 可以增加污染物控制指标数,但不能减少,可以提高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但不能降低标准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1 •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各适用在 哪些场合?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 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 沉降,沉淀 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 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 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联系和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 依次加强。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答: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 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 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 行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 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曝气沉 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 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曝气沉砂池沉砂中含有 机物的量低于5% ;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 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3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上浮)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上浮的 因素有哪些?答:水的沉淀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水中悬浮颗粒的密度比水大,在重力 作用下,悬浮物下沉而实现悬浮物与废水分离。

      基本规律:静水中悬浮颗粒开始沉降(或上浮)时 ,会受到重力、浮力、摩擦力的作用刚开始沉降(或上浮)时,因受重力作用产生加速运动 ,经过很短的时间后,颗粒的重力与水对其产生的阻力平衡时,颗粒即等速下沉影响因素:颗粒密度,水流速度,池的表面积斯托克斯公式表明: (1 )颗粒与水的密度差(D S- D)愈大,沉速愈快,成正计关系当D S>D时,颗粒下沉;当psvp时,颗粒上浮;当ps= P时,颗粒既不上浮也不下沉;(2)颗粒直径愈大,沉速愈快,成正比的平 方关系;(3 )水的黏度愈小,沉速愈快,成反比关系因水的黏度与水温成反比,故提高水温有利于加速沉淀5 •已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流量为Q=20000m3/d,服务人口 100000人,初沉污泥量按25g/ (人? 日,)污泥含水率按97%计算,试为该处理站设计曝气沉砂池和平流式沉淀池解:Qmax=20000/(24*3600)=0.23M3/S=833.3M 3/H曝气式沉砂池:总有效容积:V=60*Qmax*t=60*0.23*2=27.6m3池断面面积:池总宽度:B=A/Hmin=池长 L=V/A=27.6/2.88=9.58m 所需曝气量:q=60D*Qmax=60*0.23*0.2=2.76m3/min 平流式沉淀 池:沉淀区表面积:A=Q(max)/q=833.3/2.5=333.3m2沉淀区有效水深:h2=q*t=2.5*1=2.5mA=Qmax/Vmin=0.23/0.08=2.88m2沉淀区有效容积:V=A*h2=333.3/3=111.1m3沉淀池 长度:L=3.6,Y=3.6*0.0005*3600=6.48m 沉淀区总 宽度:B=A/L=333.3/6.48=51.44m 沉淀池数量: n=B/b=51.44/40>1,取2污泥区容积V=(S*N*T)/1000=(20000*1000*4*3%)/24*1000=100m2沉淀池总高度:H=h1 +h2+h3+h4=0・3+2・5+0・3+2・1 =5・2m (S1 =25m2S2=1m2 h4 ' =0.35m h4 ''=1.75m L1=1.5m L2=0.3m)贮泥池容积:V=1/3*h4 '(S1+S2+ )=3.61m3 贮泥池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L1/2+L2/2)*h4 " *b=63m36-加压溶气气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特点?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是空 气在加压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