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间接法原理.doc
4页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经过对有关项目的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方法(基本格式如表5-12)表5-12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补充资料行次金额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种转换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第二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第三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具体过程列示如下: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加: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1)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损失(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3)财务费用(利息及融资手续费等)(4)六项准备(不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减: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1)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收益(2)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财务费用)(3)投资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①第二步——将①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加: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1)计提坏账准备(2)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3)固定资产折旧(减:存货增加部分)(4)无形资产摊销(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6)本期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增加(减:存货增加)(7)待摊费用摊销(减:存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