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分析.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7886481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8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分析    周佳裕 张晓燕Key:城市生态公园 景观设计 生态化 现存问题 设计策略:TU986.2 :A:1003-0069(2022)02-0142-03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建筑占用土地,城区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世界各地城市生态平衡严重失调与此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公众对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重视与向往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休闲活动的品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通过因地制宜创建城市生态公园、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配置,或是利用海绵城市等生态策略来推动本文主要通过概述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发展、功能以及分类,提出我国城市生态公园现存的问题,分析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设计策略,以期对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与形成一般来说,城市生态公园主要是指位于城市,具有地域性,以保护和修复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提供公共休闲游览、科普教育等活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其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与过程,下面做简单介绍。

      一)城市公园的兴起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城市公园实际上是从贵族的私立庭园进化而来的在英国、法国等地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胜利后,新兴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和王室的资产,把私有庭园和宫殿向公众开放,形成了城市公园此外,村镇或郊区的公共场地等也随着城市化的进行被纳入城市区域,修建成为城市公园1843年,英国在亨利八世的鹿场上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这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到了19世纪50年代,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设计的开端当时,美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有大量人口涌入纽约等大城市,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被大大缩减,流行病频发、水体污染等城市问题凸显,合理的公共空间和新鲜空气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纽约中央公园建成后,美国的各个城市随即效仿这种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的形式,掀起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并逐渐向全世界扩散开来二)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蒙兹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景观设计师以及瑞典植物学家色南德開始提出一些景观生态理念20世纪30年代左右,北欧开始出现一批保留并保护原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本土树种为主进行景观营造的城市公园到了6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相继爆发了“八大公害”事件。

      这时候,关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保护的讨论广泛开展起来7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探讨利用生态学原理引导城市公园建设,表明了小块空地建造生态公园的可行性随后又在城市的建筑密集区、工业废弃地等区域建造了一些生态公园进行验证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都已经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城市生态公园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进展以生态保护和教育、城市废弃地再利用,或是利用生态学原理修复被污染基地等各类形式的城市化生态公园在世界各地建成,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再起高潮同期,城市生态公园在我国逐渐开始出现,各个大城市对于生态公园的建设都开始进行二、城市生态公园的功能和分类(一)城市生态公园的功能首先是其生态功能由于城市生态公园拥有大面积的绿地空间,这使其在空气净化、调温调湿、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功能此外,它还具有保护和修复原基地生态系统、改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自然生态功能其次,城市生态公园含有教育功能为科研、教育提供了新型场所,使人们能够更加了解自然人们能够在城市生态公园中亲近自然,与动植物产生友好互动,并唤起人对于自然的保护意识和敬畏之情,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以此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

      公园是提供给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场所因此它还有着社会功能,考虑和引导人的行为习惯,提供给人一个休闲娱乐、互动交流的场所是城市生态公园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公园还有景观功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学公园拥有大面积的绿色空间、数量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不同种类的植物,是市民在忙碌生活中的最佳观景点最后是文化功能不同城市的生态公园有着各自的地域性特征,因当地的文化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城市生态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它能够传播当地历史文化、展现人文风情二)城市生态公园的分类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目的与原有基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根据原有基地及周边环境将城市生态公园主要分为“保护型”“改善型”和“修复型”三类保护型”城市生态公园是以“保护”原有基地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城市生态公园,例如德国的奥尔公园、日本的梅小路公园等此类公园的原基地通常有着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自我演替能力针对此类的设计以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为主,利用现有的生态系统营造出更为和谐的人与自然共存的环境改善型”城市生态公园所在区域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城市化特征较为明显,原有基地的生态环境一般,例如成都的浣花溪公园、广东的岐江公园等。

      对此类公园的设计一般是人工模仿自然生境,通过主动营造生物多样性、改善场地生态环境等,保证公园的自然生态能够自我维持,成为具有优美环境和宜人活动的公共场地修复型”城市生态公园主要是原本的基地及其周边环境受到了损害,需要通过可以再次实现其基本生态功能的一系列手段进行修复生态环境的城市生态公园,例如华盛顿的水园、成都的活水公园等这类公园的教育意义较大,通过对比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基地形态和利用生态手段达到最终修复状态的这种变化关系,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保护意识和敬畏感三、我国城市生态公园的现存问题与应遵循原则(一)我国城市生态公园现存的问题1.缺乏本土特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城市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地交流紧密、彼此渗透,逐渐出现了文化趋同的现象,给地域文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西方的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起步较早,影响力较大,这些年大量的设计观念、风格流派接踵而来在吸收国外优秀设计的同时,我国设计师缺乏结合自身的思考,盲目地引用非本土树种、传达与本土文化违和的设计观念等2.忽视生态性的本质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是其生态性,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改良或修复地块周边的生态环境,甚至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

      然而不少城市生态公园仅仅通过种植大量树木美化环境、营造并强调园区的人工景观,忽视自然生态的自我演替能力有的甚至打着“生态”的旗号开展各类游园活动,通过商业化行为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3.缺少人的参与营造生物多样性、为动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是城市生态公园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公园主要是提供给人休闲活动的场所,人与景观的互动性、人的舒适性、人的活动需求等仍然是公园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二)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了避免未来的设计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本文总结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多样性和地域性原则,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以人为本原则人作为城市生态公园主要的使用者,是景观设计的主要考虑对象园区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人的需求、尺度等问题,需根据周边环境分析人流量、主要人群需求,设计合适的出入口以及功能分区公园还需要具备人类活动的休憩空间,在设计园区路网及活动空间时的时候也要考虑人的动线、交谈的距离等此外,在设计城市生态公园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满足人与自然亲近的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生态公园不能无目的设计,需要巧妙设计实现园区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建立可自我演替的拟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此外,园区需要注意在建设时应当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可多选择环保材料,尽量减轻对环境的负担3.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一个生态系统中资源丰富的体现,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建立需遵循多样性原则与普通城市公园不同的是,城市生态公园在建立植物景观时通常采用植物组团、群落等形式,这样的植物景观相较于单一植物种植更为复杂,与自然景观更为接近,能够吸引不同种类的动物生存4.地域性原则城市生态公园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设计上,都需要遵循地域性原则文化可以延续一个公园的生命,不光是城市会给公园提供地域文化,融入地域文化的城市生态公园也会给城市增添一丝文化色彩此外,植物的选择需以本土树种优先,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建立合适的植物组团和群落四、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策略一一以活水公园和浣花溪公园为例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不同的因素,下面,本文以活水公园和浣花溪公园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在设计公园时应该需要关注的东西一)园区选址城市生态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改善、生态平衡的维护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选址不光要考察原基地的生态环境,还要把城市生态关键地点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优化城市布局,才能最大化发挥其作用,例如活水公园和浣花溪公园都位于城市发展较为重要的区域。

      其中活水公园坐落于成都市中心的府南河畔,府南河是成都的一条主要水系,对成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左右,成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许多工业污染物被排放到府南河内,导致河水被严重污染,河里的生物大量死亡,府南河几乎成为了一条死水此外,沿岸的树木也由于水质的污染纷纷枯死,污水治理迫在眉睫而浣花溪公园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它还位于浣花溪和干河的交汇处,是一个极佳的景观观赏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浣花溪日渐干涸,再加上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为破坏,使它逐渐失去生机人们为了改善浣花溪的生态环境以及保留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了浣花溪公园此外,选址的确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景观设计的方向根据地块生态受损程度对其进行针对性生态化设计,例如属于“改善型”的浣花溪公园可通过人工营造达到拟自然生态环境,而属于“修复型”的活水公园则需要更为直接的生态化修复手段二)景观节点设计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节点可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部分设计,其中人文景观主要通过设置体验区、展示区等活动场所传播公园的文化性,互动性较强;而自然景观则以动植物为主,营造生物多样性1.人文景觀节点。

      城市生态公园与自然生态公园最大的不同之处有城市性、地域性,文化是一个场地富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活水公园结合环境教育中心和露天剧场,将景区打造为生态教育基地和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基地,传播生态理念、普及环保知识此外,园区内人工湿地净水系统模拟自然界中污水的自净过程,向人们展示自然界中水是如何由“浊”变“清”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是杜甫在浣花溪草堂写的,浣花溪也因杜甫而闻名,因诗歌闻名从南大门进入,可以看到一条由诗人诗句贯穿始终的诗歌大道,通过设置雕塑等方式重点体现以杜甫草堂为中心的诗歌文化此外,浣花溪公园还设置“万竹广场”和“川西民俗文化广场”等节点体现川西文化特色2.自然景观节点通过植物的自然式配置以及生态环境的营造,吸引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前来栖息生活,也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环境及气候、美化城市这不光给城市居民了亲近动物的机会,也给了不少动物一个栖息与生存的空间,更给予了城市居民和动物一个和谐相处的机会例如活水公园的植物塘床系统可以提供给鱼类、昆虫等生物生存和栖息的空间而浣花溪公园的白鹭洲湿地通过营造拟自然生态系统吸引了许多鸟类前来,并分为招引区、观鹭区、投食区和隔离区。

      其中招引区以芦苇等水生植物为主,招引鸟类前来栖息,游人可以在观鹭区和投食区观赏鸟类,并与它们互动除此之外,游人与鸟类的活动空间互不干扰,整体呈现出入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形三)植物生态设计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设计部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