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拌砂浆公司业务链知识产权管理.docx
185页泓域/预拌砂浆公司业务链知识产权管理预拌砂浆公司业务链知识产权管理xxx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 3二、 必要性分析 5三、 知识产权资产确认 5四、 知识产权投资的成本控制 17五、 知识产权布局管理 21六、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46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71八、 世界贸易组织 77九、 注册商标的取得 85十、 商标的分类 97十一、 人类经济发展的三种形态 99十二、 知识经济对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 125十三、 供应链上的知识产权管理 140十四、 研发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153十五、 项目基本情况 161十六、 法人治理 167十七、 发展规划 178十八、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181劳动定员一览表 182一、 产业环境分析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xx%以内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xx%,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xx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x%,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xx%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xx%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xx%。
预拌砂浆是指专业生产商将水泥、砂、保水增稠材料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加工制得的砂浆拌合物预拌砂浆是专业生产商加工完成后,再运输至使用地点的砂浆,具有产品质量稳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特点,是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国内市场中的应用普及率不断提高我国传统砂浆是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搅拌,原材料配比不稳定,砂浆质量差别较大,并且还存在噪音污染、扬尘污染等问题预拌砂浆按照专业生产商的配方进行原材料配比,使用专业搅拌设备进行统一生产,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功能产品,产品质量稳定,且能够避免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扬尘污染等问题预拌砂浆可以满足高质量建筑要求、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节省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预拌砂浆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才开始引入,到90年代末期,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商才开始出现为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规范建筑工程行业发展,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禁止城市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材,大力发展预拌砂浆在此背景下,2007年之后,我国预拌砂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发展初期,我国预拌砂浆生产商以知名跨国企业为主,跨国企业的进入,为我国预拌砂浆行业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经验。
同时,本土预拌砂浆生产商不断增多,通过引进、消化、再吸收,在研究创新、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产品标准等方面不断进步,逐步取代跨国企业成为国内市场主导2019年,我国预拌砂浆市场渗透率为47%左右,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渗透率均在75%以上,与之相比,我国预拌砂浆市场渗透率依然较低并且,我国预拌砂浆市场分布不均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市场渗透率较高,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市场渗透率较低总的来看,我国预拌砂浆市场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三、 知识产权资产确认(一)专利资产确认管理1、技术交底技术开发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其中蕴含了许多开发人员的经验和成果如何把开发人员的经验累积成可用的知识,在企业内部得以扩散及传承,以避免新开发工作从零开始,甚至重走冤枉路呢?技术交底就是一个值得企业采纳的制度。
通过建立技术交底书的撰写与提交,可以从制度上确保研发人员的创新点能够固定下来,成为专利挖掘的技术来源技术交底书是技术人员将其发明创造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技术管理部门或者专利代理机构的技术文件一份完整的技术交底书包括八个部分:技术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及其缺陷、发明目的、发明内容、有益效果、最佳实施方式、附图及附图说明技术交底书最低程度上应当:(1)清楚描述现有技术及其缺点2)清楚描述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3)清楚描述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果技术交底书能提供多个相关实施例、提供产生有益效果的原因、提供附图并详细描述附图,将更有助于专利工程师或专利代理人全面理解、准确发现实质性发明创新点,从而形成核心与外围相互配合、层级严整、保护严密的专利保护体系技术交底书一方面可以固化企业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企业做出技术应用、专利申请等决策的依据和参考即使企业研发出有质量的技术,也需要通过技术交底书这个载体记载和传递给专利工程师或专利代理人从专利申请的角度,一份高质量的技术交底书可以提高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和效率,使专利代理人更容易理解发明人发明构思的创新点因此,技术交底书是联系发明人与专利代理人的重要沟通渠道。
从这个角度,高价值专利的成长路径,首先要从撰写高质量的技术交底书开始2、专利筛选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要求“促进高价值专利的实施”何为高价值专利?高价值专利应当是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比较高的专利从狭义上讲,高价值专利就是指具备较高商业价值的专利高价值专利应当以高质量专利为基础,而高质量专利又离不开高质量技术的支持从高质量技术到高质量专利,再到高价值专利,分别历经技术研发、专利申请、专利运营等多个阶段,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高质量技术关注的是专利的技术质量,高质量专利关注的是专利的法律质量,高价值专利则更关注专利的商业质量因此,培育高价值专利的路径,应当先从高质量技术抓起,从高质量专利做起很多大企业在经过专利数量的膨胀之后,对专利资产的评估都会由“以量取胜”进化到“以质取胜”的阶段高质量的专利更能在关键产业的关键地位,拍住竞争者的咽喉,提升市场占有率,成为有力的竞争利器而专利筛选就是一个提升专利质量的制度性措施1)专利筛选的内涵对于技术研发能力很强的企业而言,可能存在多项发明创造,并非每件发明创造都需要、都适合申请专利此时还必须决定应该把哪些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或把哪些发明创造优先申请专利,此即所谓专利筛选制度。
专利筛选制度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发明创造进行评估,从,而决定发明创造是否申请专利或申请专利的优先顺序的制度专利筛选制度中最为实质的部分,主要是专利申请之前的发明评估,因此,专利筛选也可以称为发明筛选许多企业或科研机构在申请专利时,都建立有筛选专利的发明评估制度2)专利筛选的目标专利筛选的目的在于评价技术是否具有专利性,是否值得申请专利,并确保申请专利的品质,增加专利申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借此淘汰不必要的或无用益的技术,节省申请、维持专利所耗费的财力从理想的角度观察,专利筛选可以避免申请不必要或不需要的垃圾专利或问题专利,以及错误专利所谓垃圾专利,是指那些难以满足专利法上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要求,而不应该得到授权的专利所谓“问题专利”,或称“可质疑专利”,这些专利多半是无效的或者其权利要求过于宽泛问题专利比垃圾专利的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包括垃圾专利,还包括那些可以授权但保护范围不适当的专利而所谓错误专利,是指虽然满足专利法的“三性”要求,但从企业策略上考虑应当作为商业秘密而不宜申请的专利当然,从专利法的本质目的上讲,不应欢迎垃圾专利和问题专利,因为它们占用了不应当拥有的专利资源。
不过,从企业的私利角度看,有时候申请垃圾专利或问题专利却是他们有意的结果而对于错误专利,从专利法的本质目的上看,本应授权,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企业不小心造成错误专利的申请,则可能存在不利的后果,自是策略上的失误3)专利筛选的机构为便于开展发明评估,进行专利筛选,企业应当设立发明评估委员会,这个机构一般不需要固定的形式,可以是一个常设的松散性组织,在需要作出发明评估时才召集评估人员集中讨论相关事宜,日常工作由企业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来协调由于发明评估的内容主要涵盖可专利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技术的商业价值(经济利益、实施难易、投资成本、市场影响等),也即须周全顾及法律、科技、市场、投资财务等层面因此从事发明评估的人员最好既有技术人员(包括发明人或设计人),又有法务人员(最好是专利律师或专利代理人)、市场营销人员,可能的话,还包括财务人员甚至可以邀请战略咨询人员参加发明评估活动,但技术人员与法务人员应当占据评估委员会的主体4)专利筛选的内容专利筛选的目的是保障专利的品质从专利筛选的角度,专利品质可以从技术、法律和商业三个层面进行评估,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评价指标,作为参考和启发二)商标资产确认管理1、挖掘可商标化的标识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因此,企业可以从商标法的角度,对企业拥有的商业标识进行审核,将可以商标化的标识及时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对于企业自己设计或选择的商标标识,只要企业管理人员稍微有些商标常识和意识,一般都会主动地、积极地申请商标注册,除非他不了解商标注册的意义但是,即使拥有良好商标意识的管理人员,也未必意识到自己可能遗忘了一些应当申请商标注册的标识表面上看,这些企业已经将自己核心的商标进行了注册,然而,另外一些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或者其他一些同样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商标,却受到冷落,并且随时都有可能被“职业注标人”所劫走,或者被他人搭乘商标便车在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持续开发/挖掘和确认新的商标标识通常,那些未受到充分关注的商标在哪里呢?可以对以下标识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可能遗忘了商标注册申请:境外延伸进入中国的商标、子/副商标、商标简称、商标别称、商号、广告语、产品的外观,甚至产品型号等,在满足商标注册条件的前提下,这些标识都可以申请注册商标2、商标“撤三”的困境如果大量挖掘商标标识进行申请注册,再加上联合商标或防御商标策略,尤其是多类别或全类别注册,必然会带上大量的注而不用的商标事实上,商标标识也是一种符号资源,任何企业不应当不合理地大量占有,特别是恶意囤积。
只不过,不少企业进行防御性的商标注册,只是一种防止商标抢注或保障业务自由的权宜之计但是,这里面临着一个无解的难题根据我国《商标法》第49条第2款的规定,注册商标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俗称“撤三”)而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67条的规定,可以对抗撤销商标注册的连续三年不使用的正当理由只包括:(1)不可抗力;(2)政府政策性限制;(3)破产清算;(4)其他不可归责于商标注册人的正当事由既然是防御性的商标注册,通常是不会在其指定的商品或服务上实际使用的,而且不符合所谓“正当理由”,因此,“撤三”的困境始终如影随形,是企业无法避免,甚至难以破解的问题惟有以下“点拨”可供参考:(1)防御性的商标注册本来就是卡位,先卡住了,人家可能就懒得来烦你了,毕竟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