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doc
7页《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工作单位: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10设计2班实 践 人:王庆欢实践地点:盘锦市大学滨海新区建筑工地实践时间:2011年7月14日至2011年8月21日摘要:农民工是一个庞大而又弱势的群体,在城市的边缘挣扎,拼命的挣钱却还是贫困交加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他们吃的是最差的干的却是最脏最累最底下的活他们得不到作为工人该有的保障和权益,他们的孩子上不起学,他们的老人得不到福利保障,他们的生活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理解和一份尊重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他们不怕危险重重,他们任劳任怨,是他们挺着他们的脊背用他们的双手盖起了高楼大厦,建设了城市的美好家园······关键词:工地 农民工 艰难 城市 权益正文:我,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即将入党的预备党员,为了响应学校及党委的关于大学生参加暑假社会实践调查的相关文件,我毅然决定加入暑期工的行列在2011年这个特殊的夏天,我流的汗超过了以往的那些夏天,但我的收获不比汗少过去两年的暑假假期工都是在厂房里工作,即使没有空调也有大型落地扇祛暑,并且活也不重,觉得挣钱太容易了,事实上,没有经历过磨难始终无法深刻地感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经历就是财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暑期工一般情况下最多只能干两个月的活,很多地方公司不乐意使用暑期工,若是含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更不会用像我这样的临时工了因此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在建筑工地打工——盘锦市大学滨海新区建筑工地,这样不仅仅是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我更应该切身的关注农民工,关注他们的待遇,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这就是我的初衷和往年暑假一样,带着对打工生活的憧憬,我戴上安全帽快步来到盘锦市大学滨海新区建筑工地这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机器隆隆响,人来人往,各自忙着手中的活,我的工作就是和其他的农民工一起,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到工地后,包工头给我安排的工作——铲泥沙——这也是我这次暑期工的第一天工作工友们很吃惊,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找活干我面带微笑地告诉他们只是想锻炼一下想要锻炼也行,只是不应该选在今天开始啊!今天是打混凝土,是泥工中最累的活工地上的活都是一些杂活,比如和水泥,搬砖头,架檩条等等,在之后的时间里我都干了一遍另外这也是我之所以能够在工地上找到工作的原因) 。
没退路可选,我拿起了铁铲……焦阳似火,空气温度在三十七度左右,地表温度在三十度以上,1个小时过去了,还得干,腰有些酸;2个小时后,汗流浃背,手臂痛了,手上也磨出了几个水泡;3个小时后,全身酸痛,腿脚僵硬我有些支撑不住,不过还是咬牙挺到了12∶00期间我共喝了近12瓶纯净水,但是全都被汗出来了,没上过一趟厕所午饭时间到了,终于可以休息1个小时了午餐,是包工头在工地外买的,只有馒头和凉拌菜(在工地上,这算是正常的午餐,有的小规模私人工地连凉拌菜也没有只有咸菜可吃),大家围在一起吃坐在施工场地(住房建筑工地休息时还可以找到阴凉地方如果是道路修建工地,一般都在荒郊野外,连个休息的地方也找不到),吃着难以下咽的菜看着工友们还是狼吞虎咽的抢着吃,我心里极不平静,耳濡目染民工们的生活,我开始思考:工友们农民工大多没有文化,只能出卖自己的廉价体力,只能干又脏又累的活,即便饭菜再怎么难吃他们也得抢着吃饱肚子,不然接下来就绝对干不了这么重的力气活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了解了农民工友们的一些情况,倾听了他们满腹的苦水与无奈建筑工地上,农民工们忙碌地搭建脚手架搬运建筑材料;货运仓库,紧张的搬运着沉重的物品;大街小巷,他们回收生活废品。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艰苦劳作的农民工,他们来自偏远而贫困的农村,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从农村走进城市,艰难的生存在城市的边缘我的一个工友今年31岁了,在农村31岁在婚姻方面已经算是高龄的了,但是他还没结婚,原因归咎于一点就是他所说的“肚子里没墨水”,“手上没技术”“家里孩子多,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钱结婚”,听着这话我的心里酸酸的还有一个工友,我叫他张叔,今年45岁了,家里有三个孩子都在上学,父母也老了身体不好了不能干活了,高昂的学费和为老人看病的医疗费全都在他的工资上,他每天白天干完活吼,晚上还要去人力市场找零活挣钱如果干到很重很重的活他会帮我干,他说他也有个和我大小差不多孩子也在上学,看着我干着这活他心疼他说,他每个月能拿到1000元的工资,300块给上大学的儿子寄去,200块给上高中的女儿寄去,200块交房租和电费,200块寄回家,剩下的100块就是自己的生活费用他说,他最怕生病,在外不像家里,感冒发烧只需几块钱就能治好,每次生病至少花100多块······尽管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但他们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月底能否拿到工资,这个工程完工吼能否再找到谋生的工作,明天是否会被解雇,能否让自己的孩子上得起学,能否积攒下回家过年的钱……建筑工地上的这些卖苦力的劳动人群,平均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因为这个年龄的人群,都上有老人要供养,下有孩子要上学,在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情况下只能干这些既脏又累工资又低的最低级的苦力,他们的手粗糙的和搬的砖头一样,他们的背、他们的脸晒的“和黑人似的”。
然而,农民工所处的职业地位比较低下,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并且还要受到各种世俗的白眼和窝囊气,但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家人正在焦急的指望着他们微薄的收入来养活农民工王某说:“我们拼命干活,但走在大街上,公共汽车上,城里人总是翻白眼,嫌我们脏他们身上弥漫着习惯城市人疏远的气息,城管对他们更是威严俱下,收破烂的农民工陈某说 “城管到处追我们,撵我们走,还没收我们东西他们已习惯于城市管理者的冷漠和粗暴可是除了忍气吞声,他们没有办法!有多少城里人不歧视他们这些“乡下佬”?又有多少城里人能理解尊重他们?他们最气愤的时候也只能说:“······城里人有什么了不起呢?如果没有我的苦和累,哪里来的这宽阔畅通的大路?哪里有这漂亮的高楼大厦?哪里有城里人的美好家园?哪里有城里人漂亮的家······”是啊,离家千里出来打工,作为农民工,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血汗,还有他们的人格!除了那点可能还没有保障的工资,他们还会得到的是什么?是歧视,是白眼,是呵斥还是侮辱?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没有感同身受的人,是无法了解的!其实这个称呼问题,我想大多数农民工并不是太在意,一个符号而已,即使改了称呼,而不改变歧视的态度又有什么意义?他们需要的,是对他们的一份理解,一份尊重,不要动不动就拿他们说事给他们白眼就感激不尽了!不要指责农民工素质太低,不注意“市容”,如果不是他们把垃圾里的可回收废品回收,那得有多少资源浪费掉。
曾见过一位蹒跚步行的拾荒老奶奶跟着一位“有模有样”的男士后面,就是为了能得到他手里水快喝完的塑料瓶子,可是,那位男士最后却对着老奶奶丢个鬼脸接着把瓶子使劲的扔向远处······我想,所有的困难都难不倒农民工们,所得累都压不垮他们的脊背,所有的危险都下不怕他们,但更重要的是要给农民工提供一个法制有序的良好环境,还农民工平等的社会地位!我也是农民的儿子,父亲也是为在城市的边缘为了全家生活而奔波的农民工,这个经历给了我苦难,也带给了我沉重的思考浩浩荡荡的民工潮,为了微薄的收入,艰难的生存在城市边缘,他们进退两难回家去,微薄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在城市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忍受世俗的白眼,他们以自己的生存方式艰难地奋斗在这座城市,在辛劳和汗水中追逐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尽管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仅仅把农民工作为困难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给予关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政策上对他们平等相待,给予切实的生活保障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住房等问题,反映了农民工对改进和完善有关政策的渴望农民工大多没有文化,只能出卖体力我们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我也出身农民家庭,我知道这些的重要性同时,这次的暑期工作,也给了我新的希望,给了我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深刻体味到知识的重要性,有知识才有可能找到好工作,饭才能吃得更轻松,我会在学校这个知识的大海洋里努力学习,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加工作后,只要有机会,我将立志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还农民工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