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梁桥记人教版数学九班级上册教案.doc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游高梁桥记人教版数学九班级上册教案 《游高梁桥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作品,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为文崇尚自然,写有大量纪游诗文以下是我整理的游高梁桥记人教版数学九班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游高梁桥记》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中字词,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理解描绘景物作用,体会的思想感情 读准下列加点字 羸马 微泮 飚风 舛 邸 砾砾 噫 貂帽 餬 烟霾 着重裘 牛刀初试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委积道上 谭锋甫畅 着重裘以敌之 而犹不能堪 苟非大不得已 而仆仆于是 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 2、翻译下列句子 《游高梁桥记》原文和解释 游高梁桥记 袁中道1 高梁旧有清水一带,柳色数十里,风日稍和,中郎2拉予与王子3往游时街民皆穿4沟渠淤泥,委积5道上,羸马6不能行,步至门外 于是三月7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8,临水坐枯柳下小饮谭锋甫畅9,而飚风10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11目塞口,嚼之有声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寒气凛冽,相与御12貂帽,着重裘13以敌14之, 而犹不能堪15,乃急归。
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16,坐至丙夜17,口中含沙尚砾砾18 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19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20苟非大不得已21,而仆仆22于是,吾见其舛23也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24,为官职也游客山人25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为衣食也今吾无官职,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而家有产业可以餬口26,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跑烟霾27沙尘之乡,予以问予28,予不能解矣然则是游也宜书,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29,颠倒而无计算也30 1袁中道(1570-1623),明代散文家,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为文崇尚自然,曾游历天下,写下大量记游诗文,有《珂雪斋集》 2「中郎」即袁宏道 3「王子」即王袗 4「穿」挖通,疏通 5「委积」积累 6「羸(li)马」瘦弱的马 7「三月」指万历二十七年(1599)三月 8「微泮(pn)」略微溶化 9「谭锋甫畅」交谈得刚刚畅快谭,同“谈”谭锋, 言谈精锐甫,才,刚刚 10「飚(biāo)风」暴风 11「中(zhng)」着,击中 12「御」这里指戴上。
13「着(zhu)重裘」穿上厚皮袄裘,皮袄 14「敌」反抗 15「堪」忍受 16「邸(dǐ)」一般指官员的住宅 17「丙夜」三更时 18「砾砾(ll)」口中含有碎沙的样子19「上春」农历正月,也泛指初春 20「何京师之苦至此」为什么京城恶劣到这种地步21「苟非大不得已」假如不是身不由己苟,假如、假如22「仆仆」形容旅途劳顿的样子 23「舛(chuǎn)」谬误24「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况且那些权贵之所以不得已居住在这里且,况且25「山人」这里指从事卜卦、算命等迷信职业的人 26「餬(h)口」维持生计 27「烟霾(mi)」浑浊的烟气霾,风夹着尘土,天气晦暗28「予以问予」意思是我问自己这个问题 29「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写下我着迷于仕途钻营却不知耻辱通“识(zh)”,记嗜进,这里指着迷于仕途钻营 30「颠倒而无计算也」本末倒置却不去算计颠倒,本末倒置 《游高梁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乙】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行知其源 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游高梁桥记(节选) 袁宏道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9.(3分)解释加点的词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11.(3分)仿照下面示例,请赏析【乙】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中“鱼影”的侧面描写的妙处。
示例:【丙】文中“浪纹树影以为侑……”,不直接写春游之乐,而是从“树影”等景物的可人温馨来侧面烘托,尤其是赐予“树影”以人的性情,成了劝食劝酒的人,起到了情景交融、意趣盎然的艺术效果 我的赏析:【乙】文中 12.(3分)按要求,任选一题作答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甲】 诗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②请从听觉的角度,简析【乙】文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③请从炼字的角度,简析【丙】文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我选择第 题,简析: 13.(3分)袁宏道对“堤上游人”发出了“山情水意,了不相属”的圆满;那么,面对大自然的山水美景,三诗文的“山情水意”又分别是什么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甲】文: 【乙】文: 【丙】文: 答案: 二、(16分)比较阅读“瀑、潭、桥”组文,完成9—13题 9.(3分)①向下 ②大约 ③指北斗,这里翻译为“像北斗星一样的” 10.(4分)示例参考: ①突然向远处游去,轻松急 速地来来往往,好像和游人相互取乐 ②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 11.(3分)不直接写潭水清亮透亮 ,而是写日光照射着鱼,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一动不动,清清楚楚,以“影”之黑衬“水”之清亮,彰显了间接描写的用笔之妙。
意思到即可) 12.(3分) 示例1:我选第①句,简析:以夸张和比方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瀑布急速而下、一泻千里的宏伟气概给人以猛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无限的想象空间抒发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无限赞美和倾慕之情 示例2:我选第②句,简析:“闻水声”,突出听觉,未见其水,先闻其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期盼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如鸣佩环”,以人的“佩环之声”来比方“泉水之声”,拉近了“人”与“水”之间的距离,写出了水声的动听悦耳、亲切动人 示例3:我选第③句,简析:“柳梢新翠”,一“新”字,千锤百炼,写出了柳梢之早、之嫩、之鲜;“丝管夹岸”,一“夹”字,更是形象生动,写出了“丝管”布满,其声之多、之浓、之美总之,这一句惜墨如金,锤词炼字,极具功夫,表达了对高粱桥初春之景的宠爱、赞美之情 (能够按要求,结合词句,赏析正确即可) 13.(3分)【甲】文:对庐山瀑布自然美景赞美、宠爱的豪情 【乙】文:对小石潭景物的宠爱、留恋和淡淡的失落之情 【丙】文:对高粱桥新春景色的惊喜、宠爱和赞美之情意思到即可)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