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域消杀技术方法及个人防护要求.docx
4页全域消杀技术方法及个人防护要求 全域消杀技术方法及个人防护要求 一、相关场所消毒方法 (一)病家消毒 1.室内空气消毒可用 500mg/L 二氧化氯或 3%过氧化氢或 5000mg/L,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按 20ml/m3-30ml/m3 的用量,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消毒,关闭门窗作用 1-2h 2.物体表面消毒环境物体可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或 500mg/L 二氧化氯消毒剂,作用 30min 以上,消毒完毕后对不耐腐蚀的物品可再进行冲洗或擦拭 (二)集中隔离点消毒 1.按"医疗机构消毒中的消毒方法开展相关场所的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等工作 2.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毒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 5000mg/L-10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0mg/L--10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 30min 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
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含 20210mg/L 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 1:2 浸泡消毒 2h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 5000mg/l 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30min,然后清洗干净 3.污水消毒处理有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可直接利用现有污水系统;无污水处理系统的,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用专门容器收集并及时消毒处理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具有独立化粪池,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放含氯消毒剂,消毒 1.5 小时后,总余氯量不低于 10mg/L;如无独立化粪池,则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再排放粪便处理时用20210mg/L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h;若有大量稀释排泄物,应用含有效氯**%-**%的漂白粉精干粉,按类、药比例 20:1 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2h 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B18466-2021)中传染病医院的要求 (三)社区单位和家庭消毒 首先要做好通风换气,建议每天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地面每天湿拖1-2次,使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拖地;桌椅、门把手、电梯间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每天可用 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一次;洗手池、便池等每天至少清洗并消毒 1 次;餐饮具主要采用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汽消毒,至少 15min;儿童玩具每周至少消毒一次;消毒完后用清水擦拭 (四)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消毒 1.农贸市场要按照"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的原则开展清洗消毒工作,具体消毒方法可参考"病家消毒中的物体表面消毒内容,部分密闭的房间、摊位等可结合空气消毒方法开展消毒工作 2.下水道消毒集贸市场下水道等重点场所要定期使用 1000-2021mg/L 氯消毒剂,按 100ml/m2-300ml/m2 用量进行常量喷雾消毒对于市场内如有动物(带皮毛)宰杀行为的,则应先清洗相关环境及物体表面,再进行消毒处理 (五)手卫生 采取流水肥皂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如手接触到污染物,可用**.*%碘伏溶液,擦拭 2 遍,作用 1-3min;也可用合醇、含氯或过氧化氢类的免洗手消毒剂涂擦,自然干燥 二、个人防护要求 (一)特殊场所环境清洁消毒 特殊场所(包括病家、遗体、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等)的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 及以上)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
(二)单位及家庭消毒 单位和家庭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鞋或胶靴,有条件的可佩戴护目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