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早期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及其社会文化影响.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9764723
  • 上传时间:2022-06-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7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早期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摘 要  本文以跨文化的视野,考察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罗马帝国对东方的陆路和海上丝路贸易开拓发展的历史背景、状况和社会文化影响罗马帝国早期,征服战争中获得的大量财富、地中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道路与港口的建设、城市化运动过程中境内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以及季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为罗马从事远距离的东方贸易准备了条件古代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是路途漫长的东西方商业网络通道,其贸易更多地呈现出商人分段控制的特点处在西端的罗马帝国虽然曾与东端的中国汉帝国有过直接的商业联系,但它更多地是通过埃及、阿拉伯、印度、帕提亚、中亚等地的商人间接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等商品罗马帝国与东方多个国家与民族进行的丝路贸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它改变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产生了对丝绸和中国的初步想象;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与古代丝绸之路上其他国家的商业活动一起,促进了丝路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宗教的传播;古代丝绸之路上佩特拉、帕尔米拉等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在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古代丝绸之路上蔓延的传染病也对从事东方贸易的罗马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Key  罗马帝国,东方贸易,社会文化影响   K12     A     0457-6241(2021)08-0003-07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和罗马是丝路东西两端的大帝国,在丝路的凿通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古罗马与东方,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外学者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外学者的相关论著中,法国学者让-诺埃尔·罗伯特的著作《从罗马到中国——恺撒大帝时代的丝绸之路》叙述了古罗马商人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英国学者拉乌尔·麦克劳克林(Raoul McLaughlin)的《罗马帝国与丝绸之路》一书主要研究了古代世界中漢代中国、罗马帝国等国家与地区的长途贸易及其影响①我国学者沈福伟、林梅村、陈炎、林英等人在他们的论著中提到了中国与罗马的贸易关系;②杨共乐、张绪山、郭小红重点论述了罗马与东方,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联系,并对由此发生的经济文化联系做了一定的探索③总的说来,以往学者对于古代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方面,也比较深入;而对其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拟以全球与跨文化的视野,主要考察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罗马在帝国早期(公元1—2世纪)对东方的陆路和海上丝路贸易开拓发展的历史背景、状况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以就教于方家。

      一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通过一系列战争征服了地中海西部和东部地区,地中海成了罗马的内海,该地区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和文化区域公元前30年,埃及也被纳入其版图,罗马随后进入帝国时代帝国早期,征服战争中获得的大量财富、地中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道路与港口的建设、城市化运动过程中境内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以及对季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为罗马从事远距离的东方贸易准备了条件公元前157至公元前80年,罗马流通的钱币增加了10倍①在罗马进行扩张战争的同时,城市生活也急剧发展根据基斯·霍普金斯(Keith Hopkins)的计算,到意大利扩张结束时,它的非农业人口从10%上升到30%②在罗马帝国早期,帝国如同阿里斯提德斯所说,是一个希腊城市、意大利城市自治城邦的联合体③奥古斯都的长期统治,在帝国全境造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开创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罗马和平”时期在这个时期,罗马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数量急剧增加据估计,当时罗马城的人口达到100万人,亚历山大里亚达到50万人,迦太基也拥有30万人④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罗马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城市化运动,城市成为传播罗马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交融的载体。

      作为地中海世界的统治者,罗马帝国早期的皇帝们十分热衷于城市、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将之看作彰显帝国的荣耀和巩固元首政治的手段他们不但在首都罗马城大兴土木,而且在帝国的各行省都掀起了建筑的热潮,在欧洲、北非和西亚等地建立了许多罗马式的城市,并在这些城市中广建神庙、剧场、竞技场、广场、浴池、引水道等建筑物道路建设也是罗马人的一大成就,四通八达的大道把罗马城与帝国的各个地区连接了起来罗斯托夫采夫指出,罗马城是帝国所有城市中最令人叹赏、最令人颂扬的一个它的神庙、宫殿、城内“苑囿”、城郊的离宫别墅、浴堂、市政厅、柱廊和公园等建筑物的遗迹至今还那么动人与罗马城媲美的有那些最富足、最繁荣的行省首府: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叙利亚的安提阿、小亚细亚的以弗所、阿非利加的迦太基、高卢的里昂此外,还有东西方数以百计的美丽大城市⑤古罗马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直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都鲜有人从事商业而在帝国早期,罗马的商业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为了确保罗马的粮食供应,罗马人参与了船运业的发展公元1世纪,罗马被释奴特里马奇奥(Trimalchio)被当时的讽刺作家佩特洛尼乌斯(Petronius)描述为一个建造自己船只的商人,他靠从主人那里继承来的商业财产尤其是葡萄酒批发生意发了财。

      ⑥据记载,多米提乌斯(Domitius)在提比略(Tiberius)统治时代靠制砖生意发了财在尼禄(Nero)宫廷里很受宠的卡尔维娅·克里斯披尼拉(Calvia Crispinilla)通过她的代理人在北方输出橄榄油和葡萄酒,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沿着多瑙河的道路的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大量带有她的商记的双耳瓶⑦帝国早期,罗马人的海洋和商业意识增强作为征服者,罗马帝国不仅吸取了境内原来文明程度较高的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因素,而且也继承了之前的希腊化政权和阿拉伯政权的东方商路;与此同时,罗马人对东方奢侈品的强劲需求也成为这个时期罗马商业繁荣和对东方丝路贸易规模扩大的动力奥古斯都大大推进了东部海洋贸易的发展,与罗马传统背道而驰,他在埃及奉行托勒密王朝的重商主义政策,使得红海的迈奥斯·霍米斯(Myos Hormos)港的船运以3倍或4倍增加克劳狄在奥斯提亚(Ostia)挖掘一个良港,并建造防波堤①根据水下考古资料,公元最初两个世纪地中海沉船的数字是公元200—400年间沉船数的两倍②这些事实说明了帝国早期的罗马在商业和贸易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公元前后,季风规律的发现为罗马人对东方,尤其是对印度的海上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

      阿拉伯人很早以前就知道如何利用季风来横渡印度洋,“季风”(monsoons)一词就是源自阿拉伯语但学界对于罗马航海者发现这个规律的时间却有争议有人认为,它大约是在提比略统治时期或稍晚些时候然而,查尔斯沃思(Charlesworth)利用老普林尼对一系列前往印度之路线的描述,将这个发现时间定在公元前20至前10年,此时正是斯特拉波造访埃及后不久③季风规律的发现推动了罗马对印度的贸易公元1世纪下半叶问世的航海手册《厄里特里亚航海记》(The 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是罗马治下的希腊佚名商人的随船贸易记录该手册包括66个简洁的段落,以在罗马时代流行的直白希腊风格书写它主要记录了从罗马治下的埃及到位于东非、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印度西海岸停靠港贸易航行的实用信息,成为罗马参与东方贸易最详细和最全面的现存记述,为人们研究当时罗马商人与东方丝绸之路上各地的贸易以及季风规律的发现提供了重要资料④二罗马帝国的东方丝路贸易通过陆路和海上的不同路线进行当时罗马商人主要依靠通往帕提亚(也称安息)和中亚的陆路和红海、波斯湾到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海路获得东方货物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大量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

      一般来说,丝绸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亚洲东南部、中国和印度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丝绸大量产自中国,上好的香料产自东南亚,胡椒粉来自印度除了香料之外,印度还出口棉织品以及珍珠、珊瑚和象牙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首饰、手工艺品、装饰物、香水、青铜制品、羊毛和亚麻制品、陶器、铁制工具、橄榄油、葡萄酒和金条、银条等也在丝路上流动⑤古代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非,是路途漫长的东西方商业网络通道,其贸易更多地呈现出商人分段控制的特点处在这条通道西端的罗马帝国虽然曾经与东端的中国汉帝国有过直接的商业联系,但它更多的是通过埃及、阿拉伯、印度、帕提亚、中亚等地的商人间接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等商品安息在古代丝路上的丝绸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与安息、天竺交市海中,利有十倍……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彩缯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⑥在这里,“大秦”指的是罗马帝国的东部省份,“天竺”指的是印度,说明当时安息和印度、罗马已经在海上进行了丝绸贸易由于安息想垄断与中国的丝绸贸易,便阻挠罗马和中国的直接贸易往来,这就成为促使罗马和中国开辟海上交通的动因,公元前97年都护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就是中国努力打破安息对丝绸贸易的垄断,尝试与罗马进行直接贸易的例证。

      十分可惜的是,甘英只是到达了条支,也就是安息的西部边界,他被当地水手告知海上的旅程将会漫长而又艰苦,最终放弃了到大秦的打算不过,他还是通过安息人得到了关于“大秦”的信息,带着这些信息以及有关安息的第一手信息回到了中国在当时,中国商人向西的旅程最远被允许到达安息境内的第一座主要城市梅尔夫(Merv)中国商人不得不在梅尔夫把丝绸卖给安息人据说,安息商人对外输出狮子和一些身份不明的动物这些动物在公元87年被作为礼物送给了中国皇帝,而来自“大秦”的商品则有一份内容庞大的货物清单,有学者推测单子上的货物在梅尔夫由安息人转手卖给了中国人① 根据《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瑁,始乃一通焉”② 这是罗马帝国力图摆脱安息控制、直接和中国进行交往和贸易的一次尝试安息人在印度商品的贸易中也占有一定份额,他们主要从事甘松、闭鞘姜、豆蔻等商品的贸易奥古斯都时代的诗人在提到这些商品时,常用“阿黑门尼德的”“叙利亚的”“亚述的”等形容词,这表明它们是通过安息转运来的③塞琉西亚(Seleucia)位于安息(帕提亚)王国境内深处,它坐落在一条连接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运河旁,是罗马商队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主要目的地和东方商品重要的消费中心,也是向周边地区分销这些商品的重要市场。

      在一篇公元19年的帕尔米拉(Palmyra)铭文中提及了生活在塞琉西亚的希腊商人,据分析,这些商人可能参与了向罗马市场提供东方物产的贸易④贵霜帝国兴起于公元1世纪末,在其境内居住着月氏人和土著印度人它处于汉帝国和安息帝国之间,是古代丝路贸易的一个枢纽中心当时中国的商队可以从中国北方的城市如长安或洛阳出发,一路暢通无阻地到达帕米尔高原东侧的中国边境,并由此进入贵霜帝国的北部地区连接印度北部和中亚的主要贸易路线贯穿了整个贵霜帝国的版图,在这条路线上发现的重要城镇贝格拉姆(Begram)可以使我们了解在其国境之内的整个贸易路线的概况在贝格拉姆的一座可能是宫殿的大型建筑中的两个房间里,发现了大量来自西方、远东和印度的“外国钱币”这些房间显然是海关的存储室,即存放从过往的商队所征收的税款的地方有人推断,也许由丝绸之路向北走的中国商人可以通过支付税款来获准通过贵霜帝国的领土⑤对印度的贸易,特别是对其海上的贸易是罗马帝国对东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马帝国十分重视从埃及经红海、阿拉伯半岛南部、波斯湾到印度西北海岸的海路贸易公元前后,罗马商人发现了季风后,开辟了从亚丁湾直航印度西南海岸的航线,罗马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在公元1—2世纪空前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⑥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把埃及纳入其统治之下时,皇帝屋大维夺取了托勒密王国积累的财富,并将大量资金分配给罗马公民与此同时,罗马帝国直接控制通往印度的红海航道,这些都促进了帝国的商业繁荣在此后5年时间内,有100多艘罗马船只驶往印度,地中海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