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ep1100安装教程(梯度反控).doc
6页Bisep1100简易操作 注:梯度(双泵单检) 一:仪器连接1. 将紫外检测器叠放在两个输液泵模块上并保持平稳2. 将六通进样阀和色谱柱固定在阀座上,将阀座用两个螺丝固定在输液泵的右侧面上(位于中间的那个输液泵)3. 用不锈钢管将两个输液泵的流动相出口端与混合器的进口端相连,将混合器的出口端与六通进样阀的2号口相连4. 用PEEK管将检测池的进口端(位于检测池上面的接口)与色谱柱出口端相连(色谱柱安装是有方向的,流动相流过色谱柱的方向应与色谱柱所标注的方向相同)5. 用PEEK管将色谱柱的人口端和六通进样阀的3号端口相连6. 用所配的废液管与检测池的出口端相连(位与检测池下面的接口)7. 将六通进样阀旁边的黑色触发线与检测器后面板的触发端口相连8. 用RS232数据线将两个输液泵和检测器都连接到电脑的RS232端口上(一般电脑可能只有一个串口,此时需要在电脑上增加一个串口扩展卡来增加两个串口)9. 分别将检测器,输液泵的电源线接上电源插座10. 将随仪器所配的工作站密码狗插到电脑的一个USB接口上(只要是使用工作站该密码狗就不能取下,否则工作站无法使用)。
11. 安装好电脑和打印机,并将色谱工作站安装到电脑上12. 将溶剂输送管(白色带滤头)与输液泵泵头的进口端相连二:仪器的基本参数和设置1. 将检测器和输液泵的电源打开(开关位于仪器后面板靠左侧偏下的位置)2. 输液泵开机后立即进入主界面,检测器将在自动检测后(大约1分钟时间)进入主界面输液泵主界面的显示如下 1) OFF:表示输液泵停止运行,ON:表示输液泵正常运行;FLOW: 0.50表示当前设定的流速为0.50ml/min(流速的设定范围为0.01-9.99ml/min); A:表示该泵为分析型; P :42.0表示该泵当前设置的最高工作压力为42.0MPa; 5)表示该泵当前设置的最低工作压力为0.0(输液泵的压力设置范围为0-42.0MPa);6)表示该泵当前工作时的压力注:通过面板上的左右方向键来选择所要更改的参数,当光标停留在某一参数下时可以通过面板上面的数值键来修改参数值连续移动光标到第二个界面显示如下:FLOW CAL :490 (该参数为输液泵的流量校正参数)ANA/PREP:A (该参数表示输液泵的类型)注:当光标在A处闪烁时在键盘上输入1则A变成P,当光标在P处闪烁时在键盘上输入0则P变成A(A表示该泵为分析型其流速范围为0.001-9.999ml/min,P表示该泵为半制备型其流速范围为0.01-49.99ml/min,该值的设置必须与所使用的泵头相对应,否则会损坏仪器).连续移动光标到第三个界面显示如下:PRESS CALIBRATEPRESS ENTER KEY(该参数用于校正输液泵的压力)注:如果输液泵不运行且排空阀打开的情况下仍然有较高的压力显示,则可以通过该功能来校正到0点.此时只需要将输液泵的排空阀打开,移动光标到该参数下并按下面板上的ENTER即可将压力校正到0点.连续移动光标到第四个界面显示如下:SN:XXXXXXXXXXX(该仪器的序列号)TIME:XXXHXXXM(该仪器目前总共运行的时间)检测器的主界面显示如下:1) D:ON表示检测器氘灯已点亮;WL(nm):254表示当前所设定的检测波长为254nm;AU:XXXXX表示检测器对当前样品的响应值。
连续移动光标到第二个界面显示如下:RANGE(AU):XXXX(检测器目前设置的量程)TIME CON(S):XXXX(检测器目前设置的时间常数)连续移动光标到第三个界面显示如下:WAVE CAL: 192(波长校正参数)GAIN PAR:0.243(检测器的增益)连续移动光标到第四个界面显示如下:S;XXXXXXX R:XXXXXXXX注:S表示样品路的光强值 R表示参比路的光强值连续移动光标到第五个界面显示如下:SN;XXXXXXXXXCMC:XXXXXX连续移动光标到第六个界面显示如下:SYSTEM : XXXHXXXM(系统总共运行的时间)LAMP: XXXHXXXM(氘灯总共使用的时间)3. 仪器配置设置3-1.在工作站的仪器控制面板上的基本配置菜单中设置输液泵和检测器的类型以及控制端口3-2.检测器的类型为UV3000,输液泵的类型都为P2000分析型3-3.分别设置检测器和输液泵与电脑的通讯端口(可选为COM1-COM9),端口设置正确后就可以进行下面的操作 4.运行参数设置4-1.在面板上分别对A泵和B泵进行流速,最高压力,最低压力设置4-2.在面板上设置检测器的波长,时间常数,量程(主要是设置检测器的波长,不同的样品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波长)。
注意:这些参数设置好以后都需要点击一下参数旁边的确定按钮才能生效三:运行仪器1. 将溶剂输送管带吸滤头的一端放到配好流动相的瓶子里,将瓶口用封口膜封好(防止有机溶剂挥发)2. 观察溶剂输送管里是否有气泡3-1.若有大量气泡,请用随仪器配备的注射器及聚四氟乙烯管将气泡从放空阀出口抽出(先将放空阀打开),直到溶剂管里没有残余气泡为止3-2.若少量气泡,则可打开A,B泵上的放空阀(将PEEK材料的阀门向逆时针方向旋转2周左右即可),通过输液泵面板上的“PURGE”功能来排除管路里的气泡,排完气泡后按“PUMP/STOP”停止3-3.通过工作站的控制面板将A,B两泵的流速设置回分析样品所要求的流速(注意两个输液泵的流速之和即为实验时要求的总流速).例如:实验时要求的总流速是1ml/min,A,B溶剂的比例为20%:80%,则此时A泵的流速设置为0.2ml/min,B泵的流速设置为0.8ml/min3-4.分别点击A,B两泵的启动按钮运行输液泵4.采集色谱数据4-1.点击工作站界面上方的基线采集按钮(在没有开始采集数据时此按钮为灰绿色,采集基线时该按钮为灰色,同时旁边的手动停止按钮为红色),此时仪器不能进样品,让仪器运行20-30分钟后待基线平稳后再进样品分析。
4-2.待基线稳定后点击红色的手动停止按钮停止采集基线4-3.将六通进样阀的把手转到LOAD位置,用进样针取一定量的样品注入到六通进样阀(进样量要大于定量环的容量),此时工作站还没有开始采集数据,按检测器上的ZERO将基线调零,最后将进样阀把手迅速转到INJECT位置,此时工作站开始采集数据注意:若是前后两种样品不一样则进样前要对六通进样阀冲洗几次(例如原先进的是A样品现在要求进的是B样品,则在进行B样品分析前需要对进样口用流动相或直接用B样品冲洗几次以保证A样品不会有残留4-4.样品分析结束后不要立即停止仪器(此时可将检测器关闭,但输液泵不要关闭),用流动相再将柱子冲洗20分钟左右,若是流动相里面含有缓冲盐则样品分析完后还要用配置的清洗液(通常是90%的水和10%的甲醇)冲洗系统40-60分钟,最后再用纯甲醇冲洗系统15-30分钟即可4-5.最后从工作站的仪器控制面板上分别将A,B泵停止,待两个泵的压力降到0左右时将其电源关闭四:工作站的基本使用1. 双击电脑显示屏上的工作站图标,工作站进入到数据采集界面2. 点击开始采集(绿色图标)(或者当工作站没有采集谱图时将进样阀从LOAD位置转到INJECT位置)则工作站开始采集数据,此时旁边的手动停止图标变红色。
3. 观察样品出峰情况,到样品峰全部出来后按手动停止图标(红色图标)停止采集数据,同时根据需要是否保存采集的谱图4. 谱图处理4-1.调出离线谱图,若是谱图上有很多的杂峰(噪音较大)则可以在最小峰面积设置功能处输入一个适当的最小峰面积值,(例如20000),点击再处理(黄色图标),此时谱图上峰面积小于20000的色谱峰不再积分(即在谱图上不再标出保留时间)4-2.点击定量计算图标后再选择定量结果选项则可以看到各组份的色谱峰信息注意:1.若是对电脑自动积分不满意还可以通过人为的手动积分来处理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同时在选择最小峰面积的原则是不能将样品的色谱峰给滤掉2.以上的计算浓度的方法是归一法,此方法计算的浓度结果为百分含量,该浓度只能作为参考3.若是有对照品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外标法进行更加精确的含量计算,计算的依据是:标准品峰面积平均值/样品峰面积平均值=标准品浓度/样品浓度最终得到的样品浓度与标准品所配置的浓度单位是一样的,且该浓度为绝对浓度)5.以上是运行等度分析,如果要进行梯度分析则需要在工作站的仪器控制面板上选择时间程序菜单,然后在时间程序表上编制梯度程序,要运行此时间程序时必须将时间表旁边的“使用本表的时间程序而不使用仪器基本控制功能”选上;此时进行数据采集时自动运行时间表,当时间表里的梯度程序运行完后程序自动回到第一步并保持该溶剂比例作等度运行,此时停止色谱数据采集输液泵依然按照时间程序的第一步作等度运行,当再次进样进行采集数据时又开始运行梯度时间程序表里的程序;如果要停止仪器只需要点击时间表右侧旁边的停所有泵按钮即可将A,B泵都同时停下,如果不需要运行梯度时必须将时间程序表左侧的“使用本表的时间程序而不使用仪器基本控制功能”上的选择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