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电梯.pdf
9页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CQC/T XXX—2009 电梯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2009-00-00 发布 2009-00-00 实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1 前 言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要求由 负责起草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 本技术要求为首次发布 2 电梯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电梯能耗测量方法与节能型电梯的能耗限值 本技术要求所称电梯,是指《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 号中所列 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 本技术要求所称电梯能耗,是指电梯正常运行相关的能量消耗,包括:a.电梯 的动力与控制设备;b.轿内照明、风扇,报警系统等 不包括:a)井道和机房的照明、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b) 轿厢的辅助加热 和制冷装置;c)动力谐波对能耗的影响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国务院第 549 号 特种设备监察条例 国质检锅[2004]31 号 特种设备目录 GB/T 7024-1997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6422-1986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 所确定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1 电梯能耗 3 电梯在完成规定输送量所消耗的有功电能 3.2 运行能耗 电梯在上行或下行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功电能 3.3 待机能耗 电梯在侯梯状态所所消耗的有功电能 3.4 测试点 在电梯能耗测量中,测量仪表接入电梯电路的位置 3.5 输送量 电梯运送的载荷(乘客或/和货物)的重量与载荷被移动的垂直距离之乘积 3.6 电梯工况 指电梯工作中的载荷、行程和负载持续率的实际状况 3.7 电梯能效测试工况 为了进行电梯能源使用效率的评价,根据大多数电梯实际运行状况,对电梯能 耗测量中的载荷、行程、负载持续率作出规定见 4.1 4 电梯能耗的测量 4.1 电梯能效测试工况 4.1.1 输送量 在电梯能效测试中,测试并记录的电梯输送量总计不小于 1000 吨米。
4.1.2 载荷 在电梯能效测试中,电梯按空载(0%额定载荷) 、轻载(25%额定载荷) 、半载 (50%额定载荷) 、重载(75%额定载荷) 、满载(100%额定载荷)依次运行 各种载荷下的运行权重(按运行距离或时间计)分别为空载 10%、轻载 25%、 半载 30%、重载 25%、满载 10% 4.1.3 行程 a.在电梯能效测试中,电梯轿厢运行全程设定为电梯运行速度值的 20 倍(± 5%) 若测试电梯的井道大于此值,厢运行全程宜设定在井道中部 b.在电梯能效测试中,电梯轿厢运行层站从底层起按每层 3 米(±5%)依次设 置,顶层高度以满足顶层安全空间设置 4 C.在电梯能效测试中.电梯轿厢装载不同载荷上、下运行其中,单层、多层、 全程运行的权重(按运行次数计算)分别为单层 30%、多层 60%(根据总层站数按 2、 3、…n 层均分) 、全程 10% d.在电梯能效测试中,轿厢在每个停靠站的停靠时间设定为 10 秒(不含开关 门时间) ;空载、轻载、半载、重载、满载运行载荷变换时,电梯停靠时间设定为 15 分钟 4.2 主要测试仪器 电梯能效测试主要测试仪器如下: a.电能、电流、电压计量仪表,要求有记录]存储功能,量程满足测试要求,精 度要求不低于±2.5%。
b.试重砝码,精度要求不低于±1%,数量满足电梯空载、轻载、半载、重载、 满载的测试要求 c.钢卷尺或等效的距离测量装置, 精度要求不低于±1% d. 计时秒表,精度要求不低于±1% 4.3 测试程序 a.根据测试电梯的具体技术参数,按 4.1 的要求安排测试现场电梯运行工况, 制订出该电梯能耗测试流程; b.电能、电流、电压计量仪表接入电梯总电源的测试点; c.关闭机房、滑轮间、井道照明及轿厢空调装置(如有) ,开启轿厢照明和通 风装置; d.操纵测试电梯按 a 条制订的测试流程依次运行,记录每次运行的载荷、行程 与运行中电压、电流、功率、能耗 e.根据记录的数据,按本技术要求 4.4 的规定计算测试电梯完成 1000 吨.米输 送量的耗电量,出具测试报告 4.4 能耗测算 电梯能耗按下式计算: 6 z c 10 W E ×=δ 5 式中:δ——电梯电梯完成 1000 吨.米(1×10 6kg.m)输送量的耗电量(kw.h) Ec—— 电梯在测试周期内,从电网输入的有功电能(kw·h) Wz—— 电梯在测试周期内,轿厢运送载荷完成的工作量,即每次运送的载荷 重量与被移动的垂直距离之乘积的总和(kg·m) 5 电梯能耗分级 根据本技术要求测算出的δ值,按照下表对电梯能耗进行分级: 电梯能耗分级表 电梯能耗分级表 δ值 δ<1.0 1.0≤δ<2.02.0≤δ<3.03.0≤δ<4.0 δ>4.0 能耗等级 1 2 3 4 5 能耗δ值达到 2 级的电梯可评为节能型电梯;能耗δ值达到 1 级的电梯可评为 优秀节能电梯。
6 简便能耗测试方法 6 简便能耗测试方法 推荐按下述较简便的方法进行电梯能耗的测试: a.设置电梯在井道中部单层运行,层高为电梯运行速度值的 5 倍,空载往返运 行不少于 10 个循环; b.测量并记录的电梯运行能耗数据; c.用记录的电梯运行总能耗除以循环次数得到一个工作循环的能耗平均值Ed; d.轿厢停靠在底层 5 分钟,测量并记录电梯待机能耗数据Et; e.按下式计算电梯能耗值: 6 2 1 10 2 45. 0 ××= QL E k k d δ +k3Et 式中: δ——电梯完成 1000 吨.米(1×10 6kg.m)输送量的耗电量(kw.h) k1——转换至本技术要求第 4 节能耗数据值的折算系数,根据试验与数 据分析,k1≈1.68; k2——电梯平衡系数; Ed—— 电梯在一个工作循环的能耗平均值(kw·h) ; 6 Q——电梯的额定载荷(kg) ; L——电梯运行的层高(m) ; k3——待机能耗折算系数,k3≈12 Et——电梯 5 分钟的待机能耗(kw·h) f.测试仪器要求与本技术要求 4.2 相同; j.电梯能耗分级与本技术要求 5 相同 7 附则 节能电梯运行中的电源质量宜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7 附件 编制简要说明 附件 编制简要说明 1、鉴于电梯的工作特点,电梯能耗既基于电梯配置等技术参数,且与电梯实 际工况关系很大因此,规定一个符合大多数电梯正常运转情况的测试工况进行样 机检测,是一种评价电梯能耗指标的有效方案本技术要求 4.1 按这种构思对电梯 能效测试工况做出规定 2、关于电梯能耗评价指标,有三种方案: (1)电梯能效系数:指运送载荷所做的功(kg•m)与能耗(kW•h)的比值; 即电梯按规定的负载率,轿厢运送有效载荷完成的工作量(所运送的荷重与被移动 的垂直距离之乘积)与在此运行周期内该电梯所耗费电能的比值 此方案与空调器、电冰箱的“能效标识”相似孙立新、梁广炽在上海电梯会 议分别提出的的提案,以及香港城市大学采用的能效指标,属于此方案 (2)单位客货输送量的耗电量(吨千米的耗电量) :即电梯按规定的负载率, 轿厢运送有效载荷完成的工作量(所运送的荷重与被移动的垂直距离之乘积)为 1 吨千米(1×10 3kg•Km)时的耗电量(kW·h) 此方案与汽车的“百公里耗油量” 、 “吨公里油耗”近似由质检总局 2007Qk350 《电梯能效评价指标与检测方法研究》课题组提出。
(3)RTC 模式运行的能耗值与待机能耗:RTC 是指:轿厢空载,由最低层站运 行至最高层站,再返回至最低层站,含端站停层时正常开关门 比较上述三方案,方案(1)采用无量纲系数的形式表征能效水平,可以表征 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对高低,无法直观表征能效水平方案(2)能够一目了然地反 应出电梯的能耗数值,与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新颁布的《单位 GDP 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中对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统计调查项目“单位客货周转 量耗油量”基本一致方案(3)是 ISO CD25745-1 标准,检测结果是电梯安装后 的实际能耗状况 本技术要求选用方案(2) ,并采纳了方案(3)的检测方法 3、本技术要求 4 提出的电梯能耗检测方法,最大优点是最接近大多数电梯的 实际运行工况,能够真实地反映电梯的实际功耗其最大缺点是测试工作复杂,测 试时间较长,数据计算繁杂此测试电梯能耗是其他测试方法的基础,适合作为电 梯能耗科学研究 8 4、简便能耗测试方法是吸纳 ISO CD25745-1 标准,用一个简便的空载直驶循 环,同时包含了电梯空载下行时电动状态和电梯空载上行时发电制动状态的能耗水 平,最大优点是易行,缺点是与电梯的实际运行差异,存在一定误差,需加上 3 个 修正系数予以修正。
经过 24 部电梯的测试比对,简便能耗测试方法与本技术要求 4 提出的电梯能耗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相差 5%以内通过对 3 个修正系数的验证修正, 可以进一步减少误差 5、编制本技术要求基于“相对合理、绝对公平、简便易行”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