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王符思想探微毕业论.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2299333
  • 上传时间:2019-0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1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王符思想探微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南川中学 郑晓敦 内容摘要:王符《潜夫论》所反映的思想是非常丰富而广泛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军事、法律等各个方面和领域特别是他重视农业,关心生产;强调教育,注重人才;同情人民的疾苦,反对吏制的腐败等思想和观点,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王符 潜夫论 思想内涵 现实意义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东汉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生卒年不详据《后汉书·王符传》记载,王符在流徙洛阳期间,就曾与当时的经学名流崔瑗、马融、张衡、窦章等人相交“友善”,而且他还曾拜谒过解官归里的汉度辽将军皇甫规,以此推断,王符的生年大体在公元80年到公元167年之间,享年可能在八十岁以上他是庶出之子,舅家无亲所以在家乡受歧视,又不苟同于俗,不求引荐,所以游宦不获升迁,于是愤而隐居著书,终生不仕延嘉五年(1162年),同乡度将军皇甫规解官回安定,乡人往谒,皇甫规冷落退职太守,而欢迎王符,以至于时人传言:“徒是二千石,不为一缝掖。

      ①可见他在当时颇负盛名 王符著书“以讥当时失得,不欲彰显其名”②题曰《潜夫论》今存本35篇,《叙录》1篇,共36篇,虽有脱乱,但大致仍属旧本全书以《赞学》始,以《五德志》叙帝王世系、《志氏姓》考谱牒源流而终其余诸篇,分题论述封建国家的用人、行政、边防等内外统治策略和时政弊端,兼及批评当时迷信卜巫、交际势利等社会不良风气在思想上“折中孔子,而复涉猎于申、商刑名,韩子杂说”③大致以儒为体,以法为用所以《文心雕龙》归之“诸子”,而《隋书·经籍志》则入于“儒家” 在文学上,王符主张文章以载“教训”,要“遂道术而崇德义”,批评当时学者“好语虚无之事,争著奢丽之文,以求见异于世”④认为诗赋应“颂善丑之德,泄哀乐之情”,要“温雅以广文,兴喻以尽意”,批评当时文人“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于世”⑤《潜夫论》基本上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他总结三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此立论,批评东汉后期政治弊端,是非明确,内容切实,说理透辟,指斥尖锐由于辞赋的影响,东汉政论“往往以单行之语,运排偶之词,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⑥《潜夫论》几乎通篇排偶,遣词骈俪,相当突出地表现着东汉后期政论散文的骈化趋势,渐启建安盛行的华丽之风。

      (将王符对文学的认识单独列为王符的文学观,并分析《潜夫论》的文学艺术特色的表现,如结构、用典、对仗用其他语言特点) 一、王符的思想体系论(建议按照王符思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军事、法律等各个方面来论述其具体内涵,不要笼统地说明,本部分应当是你论文的重点,要详细补充 王符一生精粹,全部贯注在他的《潜夫论》里,其中反映出王符的思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其主流是孔、孟的儒家思想,掺杂了一些道家和法家思想就他的思想内涵而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军事、法律等各个方面和领域特别是他重视农业,关心生产;强调教育,注重人才;同情人民的疾苦,反对吏制的腐败等思想和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可以说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就其要者而言: 首先,王符主张尊君重令、隆礼重法他针对东汉政治腐朽,官场腐败的现实,提出要对那些“妄违法之吏,妄造令之臣”⑦,坚决予以“诛杀”认为“民之所以不乱者,上有吏;吏之所以无奸者,国有法;法之所以顺行者,国有君也;君之所以位尊者,身有义也义者君之政也,法者君之命也人君思政以出令,而贵贱贤愚莫得违也,则君位于上而民治于下矣⑧可以看出,在王符看来,民之所以乱,其原因就在于君不施义,吏不守法,政令不通,宪禁不止。

      所以,他强调,所谓治国者,“行赏罚而齐万民者”;所谓乱国者,“君立法而下不行者”;所谓亡国者,“臣作政而君不制者”把国家之兴衰、人民之安居与法令之滋章、吏治之清明结合在了一起 其次,王符主张崇本息末、富民为本他针对东汉民生凋蔽,浮侈者多,游手者众,治本者少的现实,认为“治本者少,浮食者众”,必然造成“下民无聊而上天降灾则国危矣”的局面因而,他提出“凡为治之大体,莫善于抑末而务本,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主张“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⑨突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将农、工、商三者等量齐观,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三者并重,守本离末,均为生财之业、富民之道所以,他说:“故苟有土地百姓可富也,苟有市列商贾可来也,苟有士民国家可强也,苟有法令奸邪可禁也⑩ 第三,王符主张国以贤兴、正学为基他针对东汉“阀阅取士”,“群司贡荐,竟进下才”以致使那些“言方行圆,口正心邪”,“行与言谬,心与口违”的不学无术之辈充斥各级官吏的现象,提出了“国以贤兴”的主张,认为国家各级官吏必须通过“科察考功”的办法进行选官择人,从而使能者在职,贤者在位。

      而要实现这种目标,必须加强学校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打破所谓察举征辟和由各级官吏选举贤良文学之士的作法,扩大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保证吏制的清明所以,他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故明君之法,务此二者,以成太平之基,致休徵之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国家用人之需要,而且可以普遍的提高人民的文化道德素质 第四,在哲学上,王符提出了诸多符合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基本精神的思想和观点,诸如,在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他坚持唯物主义的元气一元论,认为万物“莫不气之所为也”认为“天地所不能富贵,鬼神所不能贫贱”,表现出了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基本倾向在思维方法上,他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强调“积微成显,积著成体”,认为“物有盛衰,时有推移,事有激会,人有变化”体现出了事物变化、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在认识论问题上,他坚持学而知之论,认为“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才,不生而能”并引《周易》的话说“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肯定了学习实践活动对于形成人的知识与才能的重要性在社会历史论上,他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进化论,认为人类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反对历史宿命论。

      等等 二、《潜夫论》的艺术特色 按文学作品的特点来分析补充 三、王符研究的现状(本部分也可安排为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当中,对于王符及其《潜夫论》的研究基本上可以说是处于停止状态,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有关王符研究的资料还不是很多而五四运动以前,古人的研究多见于书目提要,普遍比较简略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始了对王符及其《潜夫论》的系统研究诸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胡寄窗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汪奠基的《中国逻辑思想史》、张岱年的《中国唯物论史》等史书均设专章把王符及其《潜夫论》纳入中国学术思想史之系统,对王符及其《潜夫论》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研究和评论,拉开了王符研究的序幕,开拓了王符研究的领域,从而确立了王符及其《潜夫论》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其观点或有商榷之处,但这是建国以来从不同领域全面分析研究王符及其《潜夫论》的启蒙之作,实属难能可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甘肃师范大学教授彭铎先生以清人汪继培《〈潜夫论〉笺》为底本的《〈潜夫论〉笺校正》,1980年齐鲁书社出版了由辛冠洁、丁健生、蒙登进主编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丛书,其中收录了刘树勋先生的《王符评传》,从此,王符及其《潜夫论》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高潮,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时期,王符及其《潜夫论》被纳入了学术界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视野。

      1987年甘肃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步贵先生率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王符思想研究》,1987年和1993年王步贵先生在兰州两次主持召开了全国性的王符思想学术研讨会,并在由他主编的《甘肃社会科学》杂志上开辟了王符思想研究专栏,推动了全国性的王符及其《潜夫论》研究与此同时,国内学术界还有多部王符研究的专著相继问世,1991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胡大俊、李德奇、李仲立的《潜夫论译注》;1993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文英的《王符评传》;同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步贵的《王符评传》;1998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常文昌、王斌学的《王符研究汇编》;2000年香港新风出版社出版了由镇原县人大常委会主持的许嘉璐主编的《〈潜夫论〉译注》和《〈潜夫论〉百家谈》可以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王符及其《潜夫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2005年6月由甘肃社会科学院、庆阳市人民政府、镇原县人民政府在王符故里镇原县举办了“中国·镇原王符思想研讨会”,这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第三次全国性的王符思想研讨会,必将对王符及其《潜夫论》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推进,王符及其《潜夫论》研究必将会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四、王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本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你强调太多,反而冲淡了王符的具体思想的内容,而且其中有一些套话、空话,建议压缩,论述其当代意义也要结合王符具体的言论与观点,不能太笼统)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王符的思想,特别是他的社会批判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开展对王符及其思想的研究,有助于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不仅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洋为中用,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而且要立足自身,挖掘和整理中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精华,古为今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从而使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文明互融互合和重建重构事实上,中国是一个具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要实现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背景,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思考和重新认识是不可能的王符及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链条,因此,王符及其思想研究应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领域。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王符及其思想研究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从一个侧面丰富和繁荣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然而,从学术界关于王符思想的研究状况来看,除一些一般性的介绍以外,主要集中于对王符及其思想的分析认识以及王符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等方面,而对王符思想的时代内涵和现代价值的挖掘和揭示却是很不够的也就是说王符及其思想研究与现实需要距离较远所以,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展王符及其思想研究的领域,挖掘王符及其思想所蕴涵和体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也就是说要努力挖掘王符思想与现代社会现实需要的契合点,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而使王符思想换发出他应有的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开展对王符及其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社会和谐不和谐,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社会的长治和久安因此,为了保证我们的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事实上,提出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本身就意味着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是很和谐,或者说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和谐的问题,这种不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团结诸如,社会道德水平下降、自然环境恶化、生存质量不高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