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doc
5页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动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而读书笔记这一应用文体,正是落实课标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一、什么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
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二、写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呢?1、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加强记忆 做读书笔记能够帮助读者克服头脑识记和储存知识的局限性当代著名作家姚雪垠为了写《李自成》,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从各种书刊上摘录了大量的文章,又做了50万张卡片由此看来,通过做读书笔记,可以弥补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忘掉所记忆内容的许多细节这个缺陷另一方面,怎样保持记忆的最佳效果呢?那就是经常复习,通过做读书笔记,可以使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要复习的内容,既准确, 又便于查检,集中精力复习,增强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道理就在这里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理解、消化你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读物内容如果理解得越透彻,体会越深刻,读书笔记做得越好,则记忆也越牢靠所以说,做读书笔记有助于记忆在阅读时,通过做读书笔记,可以把读者所读的零散、片断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编成知识网,能够有条理地记忆,提高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2、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读书笔记是读和想的产物。
在对读物内容深刻理解过程中,我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不是字字都记,事事都记,而是把那些最好的、最精彩的、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记下来做笔记时要有强烈的目的性和意识性,深入思考问题,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使阅读更加深入,提高阅读的效益 3、写读书笔记有助于阅读注意力的集中 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是眼、脑、手同时并用的过程不知读者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时候,眼睛虽然在“看”书,可是大脑却在想着别的事,“开小差儿”了,特别是长时间地看书容易发生此事如果你在阅读时,能眼、脑、手同时并用,“走神”、“开小差儿”的现象就一定会大大减少所以说,写读书笔记有助于集中阅读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三、 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读的内容认真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只有认真读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中心思想,才能写出有所知、有所感的读后感2、 仔细思考,分清写作的主次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体会和感想往往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认真思考一下,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找出主要的、印象深刻的,抓住几点具体来写,其他方面略写3、联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读后感写的是自己读了文章后的感受。
这种感受常常是由原文的内容所触发,引起对现实生活或自己的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问题的思考所得,所以读后感要联系实际,对阐述的道理要符合实际,列举的例子要用实践证明四、如何让小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呢? 一)、丰富的阅读量为写读书笔记提供了有力条件课标强调多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内容,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体验文中的情感为此,修订后的小学语文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在阅读“量”上做了明确要求,具体情况见下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量要求 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阅读总量大纲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150万字课标不少于5万字不少于40万字不少于100万字145万字从上表可以看出六年150万字左右的课外阅读量,为学生写读书笔记进行语言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边读、边写、边记,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二)、读书笔记体现了语言积累的要求读书笔记的三种写法,正是语言积累的要求1、编写提纲或概括主要内容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把书或文章的主要意思完全理解了,用简明扼要的话把主要内容和情节概括起来,或把每段文章读懂了,把重要的意思提出来,写成简明的话,编成文章的写作提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理解、感悟。
如《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内容记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绝路,抗击敌寇,最后跳下悬崖的英雄事迹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2、摘录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读书的时候,看到一些自己喜欢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摘记下来,日积月累,以备查找运用如学了《再寄小读者》让学生摘记有关语文学习方面的词语;学了《林海》摘记描写“岭”、“林”、“花”的词语;再如学了《燕子》一文摘记第二自然段对“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描写:细雨、柳丝、青草、鲜花;学了《少年闰土》摘记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此外,摘记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古诗句中的佳句等3、写读后感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的收获、感想写下来,这既是感悟的结果,又是积累和运用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写读后感要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写体会坚持经常写读后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要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三)、写读书笔记有利于培养勤学善记的好习惯 “读”和“写”是语言积累的基本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是“读”,“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遍”,说的是“写”;读是写的基础,写又可促进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这种应用文体读与写相结合,边读边想,边看边记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时,让学生制作读书笔记卡,内容包括:文章或书名,主要内容,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收获感受等五个方面笔记卡以表格的形式,学生随读随记,使用方便,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积累越多,语文素养就越丰富,只要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就会随之产生,习惯终成自然,他们的语文素养就会全面提高总之,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所以,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是非常有价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