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湘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zussh****1496
  • 文档编号:271903027
  • 上传时间:2022-03-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课 立刀旁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教学用具:文房四宝教学教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笔画:短竖.竖钩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2.师问: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一个什么部首呢?3.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写一个靠得很紧或很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4.立刀旁(师生交流,立刀旁两个笔画的疏密关系)5.揭示课题:立刀旁二.引导观察1.出示立刀旁,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2.学习书写“立刀旁”(1)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

      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动笔方法2)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竖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师生交流:位置;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关系:短竖与竖钩同向——外拓短竖与竖钩相向——左边内收特点:短竖与竖钩疏而不离教师示范立刀旁时,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学生)(4)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评:哪一个立刀旁最美?三.赏析临写1.出示范字“判”,学生观察:(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2)怎样才能把“判”写得“左宽右短,右窄长”(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什么特点?(4)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五遍,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范字“则”(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2)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3)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1)师生赏评:“则”字与“判”字中的立刀旁2)老师小结4.巩固练习,老师巡视指导5.出示“则”象形字,溯源四.作业展评选择有代表性的四幅作业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并改正五.拓展赏析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立刀旁的字欣赏:“利”2.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则”对比欣赏。

      3.课堂总结第2课 力字旁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力字旁的形态特点,体会力字旁的间架结构,掌握力字旁的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功”和“动”,关注力字旁在范字里的形态变化,认识其结构规律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力字旁的不同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力字旁的形态特点,体会力字旁的间架结构,掌握力字旁的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功”和“动”,关注力字旁在范字里的形态变化,认识其结构规律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力字旁的不同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教学用具:文房四宝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横折钩的写法2.学生书写后讲评指正3.学生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二.引导学习掌握写法1.仔细观察,看看作为“力字旁”的“力”字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读教材的动笔步骤示意图2.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力”字3.掌握了方法,自己试着在作业纸上练写两个4.书写力字旁时,还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5.学生练习书写力字旁三遍,老师巡视指导6.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辨识,什么样的力字最美呢?三.赏析临写1.出示范字“功”,学生观察:(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2)怎样才能把“功”字写“左窄小.右宽大”呢?(3)“功”字中的力字旁模样有什么变化,怎么写呢?(4)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5)老师示范.学生练五遍,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范字“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2)说说这个字中力字旁的特点和写法3)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生情况1)师生赏评:横折形态变化和横与竖之间的连接技巧2)学生巩固练写,教师巡视指导,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四.作业展评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2.全班点评3.利用红笔圈画写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五.拓展赏析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力字旁的字欣赏2.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带力字旁的字对比欣赏3.课堂总结第3课 右耳旁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笔画右耳旁的形态特征掌握颜体右耳旁的书写要领2.使学生书写字“都”和“部”,引导学生发现右耳旁的不同变化规律,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地临写出范字的字形结构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4.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笔画右耳旁的形态特征掌握颜体右耳旁的书写要领2.使学生书写字“都”和“部”,引导学生发现右耳旁的不同变化规律,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地临写出范字的字形结构。

      教学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2.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用具:文房四宝教学教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邑”,猜猜它是什么字最早是什么意思呢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右耳旁板题:右耳旁二.对比观察1.过渡语:在我们学习的汉字中,你知道哪些含右耳旁的字呢?学生竞相回答,教师出示:“郎”“郭”“郡”2.右耳旁在字里有什么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右耳旁运笔步骤图,并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针对疑难之处提出疑问,师生讨论5.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领:(1)逆起横撇;(2)露锋起笔写弯钩;(3)逆起悬针竖学生边念要领边书空6.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7.展评一)学生观察“都”: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2.怎样才能把它写行左上右下?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有什么特点?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写五遍,教师巡视指导点评与反馈二)出示范字:“部”:1.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特点2.小组代表发言师小结:左上右下,右部竖画上齐左部首横左右长短.宽窄相近左部上点偏右,横画平行横撇弯钩不相连3.请“小老师”上台讲解边示范,其他学生书空。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与指导5.点评与反馈三.拓展评析: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右耳旁的字欣赏1)请你说说这些字中的右耳旁与我们刚刚学过的“都”“部”的右耳旁有什么异同?(2)请你说说字中结构和笔画有什么特点?四.对比欣赏: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带力字旁的字对比欣赏2.学生说说各字体中右耳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课堂总结第4课 反文旁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部首反文旁的形态特点,写好反文旁2.让学生学习范字“故”和“政”,掌握左右部分的避让和穿插关系,书写和谐美观,提升书写技能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部首反文旁的形态特点,写好反文旁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范字“故”和“政”,掌握左右部分的避让和穿插关系,书写和谐美观,提升书写技能教学用具:文房四宝教学教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导入,回忆以前学习过的类似的右偏旁有哪些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要领2.找一找:出示一些左右结构的汉字,找出带有相同偏旁的两个字来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故”和“政”两字都带有反文旁,并在黑板上示范:将左右部件写成无穿插,再写一个有避让关系的,让学生讨论哪一个更加好看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部首反文旁和含有这类部首范字的写法。

      二、赏析和练习(一)出示反文旁:1.学生尝试临写三个观察思考:反文旁特点和书写要领是什么呢?2.老师指导赏析并且书写示范:3.学生练写反文旁四遍4.赏评学生作业二)出示范字:“故”和“政”、1.学生分组学习:(1)这两个范字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2)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2.教师巡视指导书写,“又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三、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师生评议:1.评议范字中反文旁形态是否准确,笔画是否有变化,运笔是否到位2.评议范字的结构是否把握了穿插、避让关系3.指名三位同学上台,在米字格中演示书写四、对比欣赏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故”字,与颜体范字“故”进行对比欣赏2.从“对比欣赏”的几个“故”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仿真”临写,看谁写得最逼真五、赏评拓展1.学生分组推荐本课的优秀书写作业进行展示2.欣赏含有反文旁的其他范字,进一步加深认识3.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之道,让学生们不仅践行文化,还要从内心深处接受中华文化4.课堂总结,宣布下课赵孟頫《三门记》赏析教学时间:1课时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雪松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后裔。

      入元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诗文、书画、音律皆善,旁通佛学,元人评其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著有《松雪斋集》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载“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对他赞誉极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早年学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参习了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自成一家,世称"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  《三门记》全称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楷书,纸本,纵3⒌8厘米,横383·8厘米通篇界有乌丝方格,字大径寸前有四行共八个小篆,全文六十四行,每行八字,共计五百零六字,基本完好无缺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玄妙观是一座道观,建筑尚存,在今苏州城内最繁华的市中心,其大殿三清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时称天庆观,元初敕命改为玄妙观观内道士为庆祝朝廷赐匾额而将殿堂修葺一新,可是经费不足,三门未修缮,破旧不堪,与焕然一新的殿堂极不相称经道士严焕文等人的努力,获得夫人胡氏妙能的捐赠,遂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动工修缮三门,此碑即为纪念三门重修而立。

        这幅作品用墨略淡,墨色清醇沉润,结字严密,点画准确,笔法宽和流利.书风较为严整,用笔沉稳,一丝不苟个中偶露行书笔意,潇洒超逸之气蕴乎规整庄重之中明人李白华赞誉此碑书法具有唐李北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