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佛法修学概要9.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64253717
  • 上传时间:2023-08-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佛法修学概要(九)净界法师主讲(二)增长不增长业这一科讲到戊三、业果种类第一科讲业的种类第二科讲果报的种类业的种类分成三段第一段讲善不善无记业这是第二段增长不增长业「起造诸业,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增长业;若虽起身语等业,而不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不增长业增长业定受异熟果,不增长业不定受异熟果」什么是增长业?起造诸业我们身口意的活动,在整个业的造作当中,业的势力很强大,能够使令我们阿赖耶识善恶种子的势力增长,这个叫做增长业这个势力强大,它能够增加我们善业或恶业的力量,这种业力叫增长业若虽起身语意等业,而不令业种子增长者,谓之不增长业另外一种情况是说,我们身体虽然有活动,或者嘴巴也讲话,意业也是有起心动念但是这个业的势力非常的薄弱,它不足以使我们善恶业的种子增长,这样子叫不增长业它没有增长善恶业的功能增长业定受异熟果假设我们造的业力是属于增长业,这个业力一定会影响我们三界的果报它是「定」,决定假若它不属于增长业,不定受异熟果,不决定,可能是会,可能是不会这个地方的不定,多分来说是不会受果报这个不增长业如果你不再去增长它,这个业力,它不足以去得果报「不增长业依【瑜伽师地论】列有十种:『一、梦所作业。

      二、无知所作业三、无故思所作业四、不利不数所作业五、狂乱所作业六、失念所作业七、非乐欲所作业八、自性无记业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除上十种,其余诸业,皆有增进长养业种之力量,名为增长业」根据【瑜伽师地论】列出十种不增长业的情况一、梦所作业我们在睡梦当中也会造很多的业,可能会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也可能会造一些在梦中诵经、念佛、做一些布施持戒的善业但是在梦中所做的业都是不增长业它不能决定我们的果报,它没有那个力量,来决定我们来生的果报它业力太薄弱这个梦中所作业,指的是在睡梦之中的独头意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都不活动,只有第六意识为什么独头意识在梦中是不增长业?因为在梦中的时候,第六意识的形象是暗钝的虽然我们在打坐修止观的时候,也是独头意识也是第六意识来分别法义,但是那个时候是清醒的,第六意识的功能是明了的这个梦中意识就是有点像畜生道那个意识,畜生道整个生命当中,它的心识都是暗钝愚痴的,心识不明了所以畜生道造的业是不能得果报的梦中意识亦复如是因为作梦当中意识太暗钝了,所以造善造恶不足以去得果报假若我们从梦中醒过来,醒过来是说,你已经听到外面的声音了虽然你还在睡觉,但是你已经隐约听到外面的声音。

      换句话说,已经不是独头意识,可能是五具意识第六意识有耳识,就不是梦中意识醒过来以后,你对于梦中的境界加以追忆、随喜,从这个时候开始落入增长业就是说你醒过来以后,对于你梦中所造的善恶业,开始随喜,去回忆它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落入增长业梦所作业是完全要在梦中不过我们修行人对梦境要注意,看了凡四训的意思,尤其是修忏的人,要注意梦境的变化你经常作梦,梦一些颠倒的境界、黑暗的境界,从高处往下坠,这个都是不吉祥的境界你要梦到光明的、吐出秽物,从地上往空中飞、轻飘的,这梦境就是好的,消业障的虽然梦境本身不能决定我们的果报,但是从梦境当中可以观察到自己业力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出来的二、无知所作业第二种不增长业是你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可能你被催眠了被魔术师所催眠、或者被鬼神所迷惑,或者是药物,特别的药物所迷惑,使另你失去正常的知觉这种情况所造的善恶业都是不增长业无知,在没有知觉情况下所造的业三、无故思所作业「思」是一个心所有法,就是令心造作我们这一念心在所缘境当中,一次一次的去观察分别,一种造作叫作「思」「思」有三种次第,一个是审虑思,对所缘境的一种考虑,这件事是对的呢?错的呢?要不要做呢?是一种审虑的阶段。

      这个心是不决定的第二个决定思经过审虑以后,思心所变成一个决定的情况,叫决定思第三个动发胜思到动发胜思的时候,思的势力就决定了,一定要造作了而到了动发胜思带动的业力就是很强大的业力,一定是增长业这种情况是你没有经过思心所的范围就去做了,讲一句白话来说,不是故意的这件事情在事前没有经过你的分别、没有经过你的观察举一个例子,我去散步,踩到地上的昆虫,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换句话说,我踩死它的整个行为,没有思心所的成分在里面,完全不是故意的这种情况不能使令你到三恶道去,只会影响到你跟他的一个别报因为这个是无故思无故思的情况下业力是很薄弱的,它不足以影响你的三界总报四、不利及不数所作业不利跟不数中间要加一个及,两个都要具足你造这个业的情况之下,你的心不是很猛力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主动的在这个环境之下,在那个因缘之下,透过别人的劝说,勉强去做做了以后,马上忏悔,一生中只造了一次,不是去数数的造作你造的时候也不是有心去造的,是在这个环境之下逼不得已,造了以后,你深重的忏悔,下定决心永远不在造作了,一生只造一次在一种不利的情况,在一个不是数数造业的情况下,这种业也是落入不增长业它也不足以影响你的三界总报。

      五、狂乱所作业精神错乱,已经不能够分别这个人是谁?那个人是谁?在律宗说,精神错乱,看到火以为是黄金,会去抓这个火这种情况所造的善恶业,都是不增长业在律宗,精神错乱所造的罪是不结罪的六、失念所作业念也是心所有法「念」是心于所缘,铭记不忘把它记住不忘失譬如说,我持八关斋戒,过午不食平常很注意这件事情,但是突然间今天忘掉了因为你是一时的忘失,不是在放逸的状态之下你是平常经常在持的,只是今天突然间忘掉了,所犯的业也是不增长业一时的失念,一时的忘失,不是长时间的放逸情况之下而造成的这样子也是不增长业七、非乐欲所作业你做这件事情,不是你心中的意愿不是你的意愿,你怎么做呢?说我是被国王、盗贼所逼迫从头到尾完全没有这样的意念这个就是非乐欲所作业假设你刚开始的时候是被强迫,但是做到一半,开始有意愿了,起欢喜心了,从这个时候落入增长业从头到尾完全没有任何的欲乐,完全被逼迫的情况,这种业是落入不增长业孔子的传记,孔子周游列国,他先到卫国卫灵公很尊重孔夫子,给他很多的俸禄但是卫灵公毕竟是个昏君他听他的夫人南子的话,这个夫人是个放逸的女人他劝他的夫君不要重用孔子,讲了孔子很多的坏话卫灵公只是供养孔子,但不去重用他。

      孔子想,我周游列国的目的是要实践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是来接受供养的,志不在此,就离开了卫国到其他的国家去,施展他的抱负到卫国边境的时候,发现有些盗贼集合在那个地方,准备要叛乱,要去攻打卫国孔夫子觉得说,君臣的名份是固定的,做臣子的不能去打这个君王他就回到卫国告诉卫灵公请他注意他回去的时候被盗贼包围了,问:你要去那里?孔子说:我要回到卫国去他说:你不可以回去回去,你把我们情况跟卫灵公讲,我们大家就完蛋他就恐吓孔子说:你要到卫国去,我就把你困住不让你走孔子说:好,我不到卫国去,我到其他国家去孔子就离开离开以后,这时候子路驾车孔子说:我们到卫国去子路说:夫子,我们刚刚答应人家的事情可以反悔吗?孔夫子说:这种强迫的盟誓是不必遵守的所谓的盟誓是双方面心甘情愿,共同的意愿结的,才叫作盟誓拿着刀子来恐吓我,不能构成盟誓我看这段的时候,孔夫子有智慧他后来赶回去告诉卫灵公,卫灵公就把盗贼消灭掉因为一个国家的安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五伦是很重要的虽然对于乱臣贼子,一时的伤害但是它能够使令天下,大家能够知道伦常对众生来说,有一个生活的标准,长久来说还是重要的孔夫子很多作为,譬如说,祭祀的时候要杀羊有人就说,杀羊有伤慈悲心。

      孔夫子说:你爱这只羊,但是我爱这个礼因为古时候的人,道统的维持,有一定的制度非乐欲所作业,这个业的行为,虽然你做了,但是不是出自你心中的意愿,这个业的力量不足以影响你的总报八、自性无记业非善非恶去散步、剪指甲、剪头发,这种业也不是善也不是恶,这种业,我们一生做很多很多这种业不能影响我们整个果报的不能影响三界果报的这八个都是属于不增长业,九到十是修行的事情九、悔所损业你曾经造了一个很重大的罪业,但是你至诚的忏悔这种忏悔的力量把业的势力给破坏了,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让你重报轻受忏悔的过程中可能会让你多病,或发生小的车祸,小的灾难但是就消灭你整个三恶道的果报就是由忏悔的力量,折损了业的势力忏悔当中,律宗讲出五个方法,缺一不可第一个要请佛菩萨为证明就是请一个忏悔主小乘的忏悔,对手忏,一定要请一个比丘、沙弥,一个通梵行的,一定要请一个人但是大乘的忏法,取相忏,因为他认为佛菩萨没有灭度,第一个一定要请佛菩萨当忏悔主,请佛菩萨为证明譬如说,大悲忏,就请观世音菩萨为忏悔主八十八佛,请普贤菩萨一定要请一个忏悔主,请佛菩萨为忏悔主第二个,说己罪名你要把自己曾经所犯的罪业,发露出来我在什么时候犯了什么样的罪业?第三个立定誓愿。

      表达了以后,在忏悔主面前说,从现在开始,宁舍生命,决不再犯坚定的誓愿,断恶念的相续第四个讽诵经咒只有誓愿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一个修行的方便,或者是诵法华经、金刚经,诵大乘经典,或者是持咒,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等等第五个,如教明证,就是说你需要有一些瑞相,譬如,作梦的时候,在梦中洗澡,把身体洗的很干净,这个也是好现象梦到你吐出秽物,排出秽物,梦到你全身光明的从地上往空中飘,或者在梦中见到佛菩萨,遇到听法的因缘,在诵经,或者在梦中遇到僧宝,佛法僧三宝这种瑞相都表示你的罪业已经消灭了五个方法,第一个请诸佛菩萨为证明第二说己罪名第三立定誓愿第四讽诵经咒第五如教明证忏悔法门能够折损我们的业力,使令这个业力变成不能够得果报的不增长业忏悔是很重要的,普贤菩萨、等觉菩萨尚且要忏悔业障,经常要拜佛修忏,忏除我们无始劫曾经所造成的罪业十、对治所损业前面的忏悔是偏重在事忏,针对某一件事情,某一件罪业来忏悔这个对治所损业是针对理忏就是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能忏悔的心,我们这一念心是假借因缘所生的,所以他的本性是毕竟空的,修这个我空的智慧,来调伏我们心中的烦恼「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理忏偏重在你的烦恼,对治烦恼譬如说,你在家的时候曾经依止贪或瞋的烦恼,造了很重大的罪业你开始修行以后,开始对治贪瞋的烦恼心若灭时罪亦亡贪瞋的烦恼经过你修四念处,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去调伏,慢慢它就停止活动这个时候你的业就会有变化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建了一个烦恼的等流性,被你破坏以后你所带动的相关的业力就变成不增长业这个是理忏前面的事忏偏重在所缘境,偏重在所造的罪业的发露理忏偏重在回光返照,能造业的心偏重在对治这个能造业的心当然这比较根本的,修止观的意思「除上十种,其余诸业,皆有增进长养业种之力量,名为增长业」这个地方根据【瑜伽师地论】提出十种不增长样基本上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说,它本身就是不增长业换句话说,你在造这个业的时候,第一个你的心是暗钝的,頛弱的第二个,你的次数只有一次两次,不是经常造做的心頛弱、次数也少,它本身就是不增长业譬如说,你在一种无知的情况,精神错乱的情况,失念的情况,偶而犯一两次这一两次都不是一种故意的,不是在一个很明了的情况造的,本身就是不增长业这是一到八的情况其次,它本身是增长业,这个业在造的时候,你很清楚,而且造的次数还不是一次两次,数数现形,都无惭愧它本身是一个强大的增长业,但是你学习佛法以后,透过你的忏悔,透过你的对治,转成不增长业。

      经过修行,改造业的势力,这种情况也落入不增长业的两种情况看【瑜伽师地论】是分成两大类,第一个是本身是不增长业第二个是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