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造价员辅导资料建筑材料概述(2).docx
4页2022年造价员资料:建筑材料概述(2)1.密实度(D)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即材料的肯定密实体积占外观体积的百分比假如已知材料在肯定枯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ρ0,则密实度也可以表示2.孔隙率(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即材料内部的孔隙体积占外观体积的百分率依据上述密实度和孔隙率的定义,可得出密实度和孔隙率的关系:D+P=1孔隙率或密实度反映材料的构造致密程度,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耐久性等性能孔隙率反映了材料内部全部孔隙的总量,孔隙的构造又可分为开放的、封闭的、连通的或独立的等不同尺寸、不同特征的孔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封闭孔隙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保温隔热性,在肯定范围内对抗冻性也有利;而开放或连通的孔隙则降低材料的保温性和抗渗性孔径较大的孔隙对材料的强度极为不利,但孔径在20nm以下的凝胶孔对强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所以,除孔隙率之外,孔径大小、孔隙特征对材料的性能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三)填充率(D1)与空隙率(P1)1.填充率及空隙率适用于粒状材料。
所谓填充率是指粒状材料在积累体积中,被颗粒填充的程度,可以用颗粒的外观体积占积累体积的百分率来表示假如采纳一样含水状态下的表观密度和积累密度2.所谓空隙率是指粒状材料在积累体积中,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积累体积的百分率依据上述定义,可得出填充率和空隙率的关系:D1+P1=1空隙率反映粒状材料积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相互填充状态,可作为掌握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四)亲水性与憎水性将水珠滴在不同固体材料外表,它将消失不同状态水滴、固体材料及气体形成固—液—气系统,在三相交界点处沿液-气界面作切线,与固—液界面所夹的角叫做材料的润湿角(θ),如图2-2-1所示当θ<90o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说明材料为亲水性材料,θ越小,说明亲水性越强;当θ≥90o时,说明材料为憎水性材料这一概念也可应用到其他液体对固体材料的浸润状况,相应地称为亲液性材料或憎液性材料大多数建筑材料都是亲水性的,例如木材、混凝土、粘土砖等,同时这些材料内部又存在着孔隙,因此水很简单沿着材料外表的连通孔隙进入内部憎水性材料例如沥青、塑料等,水分不简单进入材料内部,这类材料适合作防水材料转自:考试网 - [Examw.Com](五)吸水性与吸湿性1.含水率。
材料汲取水分的质量占材料枯燥状态下质量的百分比称为材料的含水率式中 Wh ——材料的含水率,%mh ——材料在环境中的质量,gmd ——材料在枯燥状态下的质量,g2.吸水性吸水性指将材料与水接触汲取水分的性质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有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质量吸水率即材料到达吸水饱和时所汲取水分的质量占材料枯燥状态下质量的百分比,如式2-2-11所示;体积吸水率为材料到达吸水饱和时所汲取水分的体积占材料外观体积的百分比式中Wm ——材料的质量吸水率Wv ——材料的体积吸水率mw ——材料在吸水饱和时的质量md ——材料在枯燥状态下的质量材料所吸水分是通过连通孔隙吸入的,所以连通孔隙率越大,则材料的吸水量越多材料吸水到达饱和时的体积吸水率即为材料的连通孔隙率吸水率的大小反映了材料孔隙率的大小以及连通孔隙的多少,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影响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吸水率的大小与材料内部的孔径大小和孔隙特征有关,微小的连通孔隙,简单吸水,而封闭的孔隙水分不能进入连通的大孔虽然水分简单进入,但不简单存留所以封闭或粗大孔隙材料的吸水率通常较低各种材料的吸水率相差很大,如花岗岩等致密岩石的吸水率仅为0.5%~0.7%,一般混凝土为2%~3%,粘土砖为8%~20%,而木材或其他轻质材料的吸水率则常大于100%。
3.吸湿性(还湿性)材料在空气中汲取(或放出)水分的性能叫做吸湿性(或还湿性),用含水率(wh)表示吸湿性的大小不仅与材料本身的孔隙率有关,还与环境湿度有关假如环境湿度大,材料的含水率将增大,反之,含水率将降低当材料汲取肯定的水分与四周环境湿度到达相对平衡时的含水率叫做平衡含水率此时,材料将不再汲取水分,也不再放出水分,或者说材料汲取的水分等于放出的水分,到达相对的动态平衡材料吸水后会导致自重增加,体积与尺寸、外形变化,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强度下降等问题,影响使用功能例如木材制品由于内部含水量的变化会消失尺寸变化或变形,多孔材料汲取水分后保温隔热性降低,导热系数增大;石膏制品、粘土砖、木材等材料吸水后强度和耐久性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