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材料公示.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28685338
  • 上传时间:2018-0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2M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材料公示(按所在院部排序)1.学生心中最给力的老师 ——食品学院刘英事迹材料2.教书育人有三心:关心 潜心 精心 ——化环学院周晓荣事迹材料3.责任与爱心源于对事业的执著 ——机械学院李诗龙事迹材料4.勤学敏思勇者进 锐意进取敢为先 ——动科学院邱银生事迹材料5.潜心教学 锐意进取 ——电气学院纠智先事迹材料6.功崇惟德 业广惟勤 ——数计学院高全胜事迹材料7.爱与教育的正能量 ——土建学院黎丹事迹材料8.教书育人、以生为本 创先争优、追求卓越 ——经管学院周霄事迹材料9.普通教师不普通:长者 老师 学人 艺术家 ——艺传学院邹志生事迹材料10.逆境中的坚持,只因有爱 ——外国语学院李琳事迹材料11.教学科研“双料冠军” ——马克思主义学院靖小琴事迹材料学生心中最给力的老师——食品学院刘英事迹材料 刘英,女,党员,教授。

      从教 32 年,面对学生时刘英老师从不敢倦怠文革十年,她的中小学基础知识偏低有幸站在大学讲台上,刘英老师深感压力巨大,自知自己这“一缸水”远不能装满学生这“一桶水” 不敢“误人子弟”,32 年来她一直在努力,自学、国内外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为装满自己这“一缸水”而不断充电本科教学,刘英老师努力“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争取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次上讲台前她就给自己定下 16 个字, “精神饱满,不说废话,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至今这还以此为座右铭她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更不敢浪费年轻学子们的宝贵时间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被学生誉为上课“不打酱油”的老师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刘英老师亲力亲为,年过 50 后,还每年都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对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认真严格,更多是注重传授思维方法2006 获湖北省本科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教书育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科学规划人生,制订人生目标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不担任班主任已有许多年,但是只要有学生找她谈学习、生活、找工作的问题,她都尽全力引导他们,赋予学生正能量。

      帮助学生联系假期勤工俭学单位、帮助学生联系工作单位2012 年授课班级学生向刘英老师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她“我们心中最给力的老师” 2004 年开始,刘英老师的主要教学工作是指导硕士研究生在指导研究生工作上她要求自己对学生在学业上认真指导、严格要求,思想上正确引导,关心、鼓励她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认真、严格、不怕反复其中大难度的是“反复” ,有时候为了使学生自行制定一个研究内容、修改一个阶段研究报告或者修改一篇论文,要与他讨论许多次、反复指导,直至他们独立完成任务刘英常告诫自己:研究生们在一生最美好的年龄时来到身边学习,要倾全力引导、辅助他们,扶他们登上人生更高一个台阶,使他们能够信心满满的走向社会,否则对不起他们,也有愧与“导师”这一称号刘英老师指导硕士研究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学风严格要求学生,绝不允许弄虚作假编造数据,对于有疑问的实验数据,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试验,并找出问题所在2.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学生入学即确定研究课题,定期与学生讨论所查询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相关进展,引导他们抓住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关键点,学习吸收他人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学生反复讨论其研究方案,直至引导其个人独立制定出一份可行的研究方案。

      本人总结了一些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帮助较大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中反映出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定期汇报研究进展,全实验室学生参加讨论4.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机会和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要求学生参加校内的各类学术报告;引导学生参加学位课题之外的研究;了解其他学生的研究课题5.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带领学生到工厂中去参加中试试验,了解企业产品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研究6.鼓励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创新在研究经费上给予学生创新全力支持7.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多的现象,培养学生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帮助,实验室就是一个大家,同学就是兄弟姐妹8.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经常与学生个别谈心,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思维、行事特点,帮助他们找出自身存在问题,超越自我;发现学生中有思想情况就开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请其他正能量强的老师参加学生讨论,引导他们至 2014 年 6 月,刘英老师指导毕业研究生 18 名,其中 3 位学生获得优秀毕业学位论文。

      3 位攻读博士学位1 位在国外完成博士后学习另指导 3 位在职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位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还进行了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工作获省、市等科技进步奖 6 项,获发明专利 5 项编写科技专著 6 部,其中主编 2 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2 篇主持及参加国家、国际、省部级、横向项目近 30 项部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后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承担了许多社会兼职工作,为我国、我省稻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教书育人有三心:关心 潜心 精心——化环学院周晓荣事迹材料周晓荣,女,党员,副教授,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物理化学专业教师在武汉轻工大学工作的 9 年时间中,该同志默默地工作在物理化学教学第一线,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及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感受,认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上物理化学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职工和学生的广泛赞扬关心学生,师德为上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自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来,周老师就将这句话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因为她要面对的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而是一群有思想、有主见的青年,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他们做人,带给他们正能量。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作为一名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她从中体会到,当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只上课还不够,因此当学院安排她担任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班主任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两届班主任(应用化学 071 班、应用化学 1101 班)的工作中,周老师都是以“爱学生”为主题来管理班级的在大一学生刚入学时,她经常到宿舍去看望他们,和他们谈心,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提倡班级内部的团结、友爱,让他们以作为一个班集体的一员为荣有一次中秋节,她曾自费买了月饼分发给全班的学生,希望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在开班会的时候,周老师也总是在关爱所有学生的氛围中开始,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在友好的气氛中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她带的班级里,充满了温馨和爱心,同学们相处融洽,即使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没有因此而自卑班级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班级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周老师也因此两次荣获优秀“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潜心教学,谆谆教诲陶行知先生说, “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在武汉轻工大学 9 年的教学生涯中,周老师一直专注于提高教学质量,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负责物理化学重点课程网站的建设。

      在物理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增加期中考试(考核)环节,以督促学生们提前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缓解在期末考试前短时间内仓促复习的压力;增加课堂上讨论问题的比例,在学时允许的情况下,将人数众多的教学班分解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式讨论;采取课本和习题册相结合布置作业的形式,并将作业分成课内和课外两部分,以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自由选择;督促学生交作业并及时批改在物理化学实验课上,她一直是有始有终,认真讲解实验,及时解决同学们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认真地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并进行物理化学是化学基础课中最难学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退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一部分学生会选择放弃在上课的过程中,她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反应,下课后及时与班干部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为了使学生及时消化和运用所学知识,她在重要知识节段讲解后安排相应的练习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课堂上就开始自主地进一步吸收知识的 “营养” 在讲解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采取通俗形象的比喻,使高深的理论瞬间“接地气” ,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在会心的笑容中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讲到“熵增原理”时,将“宇宙的熵会自发地朝着增大的方向变化” ,意味着“宇宙的混乱度在自发地增加,即宇宙生物的种类会更加多样化”的结论,用于解释为何现在不断发现新的“超级细菌” 、 “变异生物”等等。

      陶行知先生曾说,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周老师总会在恰当的时候,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物理化学,引导他们认识到学好物理化学的重要性在引导的时候,鼓励他们学好知识,将来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顶梁柱,以激发他们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主要目标,督促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该同志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 年获得骨干教师资格证;2009 年被选为湖北省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四次获得教学质量奖;2011-2013 年度获得武汉轻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的称号;2014 年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10、2012年指导的学生在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2012、2013 年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精心科研,勇攀高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尤其是化学课程的老师,仅仅懂得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之余,周老师也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先后承担了多项校级、省级和横向的研究项目,发表了十余篇科学研究论文,参与的项目“生物质热转化与利用技术”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参与的项目“生物质热转化利用技术及应用”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

      在科研的道路上,她还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指导他们完成大学生科研项目,参加各项科研比赛在指导的过程中,她总是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训练他们科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面对挫折冷静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科研指导工作中,先后有 3 名大学生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竞赛”的奖项,2 名大学生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 ,1 名大学生获得了“湖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奖项责任与爱心源于对事业的执著——机械学院李诗龙事迹材料李诗龙,男,1967 年 10 月生,党员,教授,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和机械与传动分会理事1990 年 7 月毕业于武汉粮食工业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至今2003 年获江南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曾先后兼任班主任、教研室主任、机械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中共武汉工业学院委员会组织部特聘兼职组织员现兼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20 多年来,该同志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无私奉献,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先后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职工、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本科教学水平评建工作先进个人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爱岗敬业,倾心教学李诗龙同志一直以来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主讲“机械制造工艺学”和“食品机械”两门课程。

      这几年,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多样化,教学对象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花费了大量时间深入研究教材、巧妙设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