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预防医学习题册答案087.doc

50页
  • 卖家[上传人]:1516****951
  • 文档编号:136510427
  • 上传时间:2020-06-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3.50K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预防医学 课程练习册答案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科)、 护理学(专升本)绪 论一.选择题1.C 2.B 3.A 4.A 5.E; 6.A 7.E 8.A 9.E 二.填空题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_环境因素_、行为生活方式_、医疗卫生服务_、_生物遗传因素_2. 预防医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3. WHO宪章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4. 预防医学以 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三.名词解释1.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等原理和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来研究疾病发生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探讨其作用规律,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消除或最大限度的减小其对健康的不良作用,或利用其对健康有益的因素,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2. 健康 :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四.问答题1. 预防医学的特点(1)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并且着眼于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

      2)研究重点放在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上3)比临床医学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应4)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2. 健康的内涵是什么?健康的内涵包括:(1)一般的安宁状态,可以过正常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2)自我感觉良好处事乐观,态度积极3)应变能力强,完全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4)精力充沛,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3. 医学模式的转变有什么意义?由于对影响健康的因素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模式这个模式使医学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推进了一大步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上,传统的预防医学主要注重的是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而新的医学模式使预防医学对影响健康的因素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心理因素,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出影响人类健康因素的范畴,使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理论跨入一个新的阶段4.预防医学面临的新挑战是什么?(1)传染病构成的新威胁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一些老传染病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上升(3)伤害正上升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试述三级预防原则?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

      是宏观的根本性的措施称为根本性预防(primordial prevention)这是为了避免疾病危险性的增加,提出综合预防而从全球性预防的战略和各国政府策略角度考虑,建立和健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及针对机体的措施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即临床预防对已患某些病的患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第一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一.选择题1. B 2. C 3. D 4. E 5. E; 6. C 7. B 8. E 9. A 10. E;11. A 12. B 13. E 14. E 15. D; 16. C 17. B 18. B 19. B 20. C; 21. A 22.E 23.D 24.E 25. C; 26. C 27. E 28. D 29. E 30. A; 31. B 32. A 33. C 34. D 35. A; 36. B 37. E 38. A 39. B。

      二.填空题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2. 人类活动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环境改良、环境退化、环境破坏3. 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类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急性危害、慢性危害、三致作用、间接效应4. 健康危险度评价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评价、危险度特征分析5. 几种公害事件名称(表2内任何4个即可) 如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博帕尔毒气事件、米糠油事件6.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7.紫外线C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紫外线B对机体有抗佝偻病作用和红斑作用,紫外线A主要是产生色素沉着作用8.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气流、气湿和气压等9.大气污染包括天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大类10.急性中毒可按形成的原因分为烟雾事件和生产事故11.温室效应气体主要包括CO2、甲烷、氧化亚氮和含氯氟烃等12.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有含氯氟烃类、N2O、CCL4、溴氟烷烃类等13.酸雨指PH<5.6的酸性降水14.我国制定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是①不引起急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②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④选用最敏感指标;⑤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15.天然水资源包括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类16.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17.介水传染病发生的原因有二:①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②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18.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为①流行病学安全;②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③感官性状良好;④经济技术上可行19.《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常规检验项目分为四组,即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20.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总大肠菌群任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游离性余氯出厂水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不低于0.05mg/L21.水源选择的原则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技术经济合理22.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23.影响氯消毒效果的因素: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②水的PH值;③水温;④水的浑浊度;⑤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4.住宅的平面配置主要包括住宅的朝向、住宅的间距和住宅中各类房间的配置等25.住宅的卫生规模包括住宅居室容积、净高、面积和进深等。

      三.名词解释1.环境概念(环境卫生学角度):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和社会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社会环境的总和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体,可概括为两大部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3.生态平衡:系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及生物演替过程等达到物种与环境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相对平衡的一种状态,即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4.环境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进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5.二次(次生)污染物: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原生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作用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或通过与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有害化学物质,如光化学烟雾等6.温室效应:是指CO2 、CH4等气体能无阻挡地让太阳的短波辐射射向地球,并部分地吸收地球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而使地面温度上升的一种现象7.煤烟型烟雾事件:它是由于燃煤产生大量污染物如烟尘、SO2和硫酸雾排入大气后,在不良的气象条件下不能充分扩散,短时间内污染物集聚于低层大气中,造成居民健康严重危害。

      8.光化学烟雾事件: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主要成分为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等9.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10.水俣病: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引起的慢性甲基汞中毒11.细菌总数: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小时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数12.游离性余氯:是指用氯消毒时,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的氯量13.混凝沉淀:天然水中的细小颗粒,特别是胶体微粒,难以自然沉降,因此需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才能加以去除,此过程称为混凝沉淀14.过滤:是指浑水通过石英砂等滤料层以截留水中悬浮杂质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15.消毒:是指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四.问答题1.环境污染的健康影响特点(1)作用的广泛性(2)低剂量长期性(3)作用的多样性(4)作用的复杂性,2.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1)急性危害;急性危害是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大量进入环境,使得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

      如环境中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事故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是指环境中有害因素(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时间(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3)三致作用:①致突变作用;②致癌作用;③致畸作用(4)间接效应:①温室效应;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3.紫外辐射对机体的生理学作用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400nm,分为A、B、C三段紫外线C(波长200-275nm)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但也能损伤正常细胞紫外线B(波长275-320nm)对机体有抗佝偻病作用和红斑作用,能提高机体免役水平该段紫外线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紫外线A(波长320-400nm)生理意义较小,主要是产生色素沉着作用过强的紫外线可致日光性皮炎和日光性眼炎,甚至皮肤癌等,还参与大气中一些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硫酸雾等的形成4.大气污染物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大气中的某些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成为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甲烷、氧化亚氮和含氯氟烃等,CO2增加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5.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可造成哪些影响臭氧层被破坏形成空洞后,减少了臭氧层对短波紫外线和其他宇宙射线的吸收和阻挡,使辐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增加,从而造成人群皮肤癌和白内障等发病率增加。

      6.酸雨可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酸雨能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如钾、纳、钙、镁等溶出,农作物出现萎缩,果实产量下降还可使土壤中重金属的水溶性增加,加速重金属的流动和转移,增加重金属进入人体的机会酸雨还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使土壤的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酸雨可影响水生生态系统,水中浮游动物种类减少,鱼贝类死亡酸雨还可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等7.介水传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流行特点(1)原因有二:①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②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2)流行特点表现为:①水源被污染后可呈爆发流行,短期内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