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案模板三圈环流.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3978132
  • 上传时间:2017-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案模板 课题 三圈环流的形成与概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圈环流的构成、能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能画出三圈环流的模式图并标出近地面的风向 过程与方法: 边讲解边画示意图的方法是学生形象地理解三圈环流,并让学生亲自画图亲身体会其形成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三圈环流的学习,能理解世间万物都是运动并且联系的,都各自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某种联系 重点 三圈环流的构成及形成过程 难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及近地面风向 课型 新授 教具 直尺或三角板 教法 讲解、画图、提问、让学生亲自尝试画图、尝试将其形成过程讲清楚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札记/学生活动 1、引入 2、讲述三圈环流形成的因素 3、讲解低纬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在进入我们今天的内容主题以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谈到的热力环流(画图说明) 再讨论单圈环流的情况(画图说明) 好的,在此基础上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三圈环流的形成与分布情况 (画图先解释单圈环流不考虑地球自转与公转和地转偏向力,再画立体图“长方体”解释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主要受热力、重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并利用引入的热力环流来解释热力因素。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 30 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又因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图示意) 在教师画图中配合教师的提问完成上堂课的复习任务 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并能深刻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能熟练地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其形成,知道地转偏向力是怎么回事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 小学教师教案 小学教师工作计划 初中教师教案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札记/学生活动 4、讲解中高纬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5、整个三圈环流的梳理 6、课堂作业互动 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 60 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该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在中高纬两个风带利用地转偏向力向学生解释风向的变化(在图中示意) 根据之前分开学习过的三圈,连在一起整体地讲解疏通一次,把它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统一起来向学生分析三圈环流 布置基础训练上的有关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完成并根据北半球的例子画出相应的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 根据教师的讲解理解重力这一因素对环流的影响并继续加强对地转偏向力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解之后自己对着示意图再慢慢理解一次,在大致了解之后,自己画出三圈环流示意图并且将每一个环流的形成和位置表示清楚 根据老师的要求开始做作业遇到不会的或者不怎么理解的向教师请教 课堂小结及教后反思 对于三圈环流的内容是整个地理教学的重点,原理性较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之前的原理不理解的话就很难把握住其形成的原因与过程,所以一定要把原理先解释清楚,让学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一来就能够轻松地把三圈环流讲解清楚,学生也学的轻松一节课下来也许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懂,但是一定要保证让大部分学生懂,还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或者在自己的探索中慢慢理解 板书设计 三圈环流 一、热力环流、单圈环流 二、三圈环流的成因 1、热力因素 2、动力因素:重力、地转偏向力,气团的抬升作用 三、三圈环流的构成 教学作业 教后反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