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doc
57页第四章 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本章考情分析及要求 本章主要根据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内容,讲述了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 通过这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核算;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的核算;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核算;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核算;财务成果的计算等 本章的难点是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核算的主要内容 款项主要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其中其他货币资金又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以及外埠存款等货币资金是企业日常开展经济业务的主要支付手段,各类经济业务都会涉及款项的收付 有价证券是指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企业可以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获得投资收益 二、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 4.交易性金融资产 5.投资收益 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三、账务处理 1.提现的账务处理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2.存现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其他有关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增减业务在以后相关经济业务核算中再讲授。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中,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证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具体账务处理为:按其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借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具体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借贷方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例题1】2009年5月13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060 000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 000股,每股价格10.60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6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 000元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且持有乙公司股权后对其无重大影响 甲公司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5月23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2)6月30日,乙公司股票价格涨到每股13元; (3)8月15日,将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全部售出,每股售价15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疑编号2750040101:针对该题提问] (1)5月13日,购入乙公司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应收股利 60 000 投资收益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61 000 (2)5月23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应收股利 60 000 (3)6月30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 000 (4)8月15日,乙公司股票全部售出: 借:银行存款 1 5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300 000 投资收益 500 000 【例题2】2009年1月1日,ABC企业从二级市场支付价款1 020 000元(含已到付息但尚未领取的利息20 000元)购入某公司发行的债券,另发生交易费用20 000元。
该债券面值1 000 000元,剩余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4%,每半年付息一次,ABC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ABC企业的其他资料如下: (1)2009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8年下半年利息20 000元; (2)2009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 150 000元(不含利息); (3)2009年7月5日,收到该债券半年利息; (4)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 100 000元(不含利息); (5)2010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9年下半年利息; (6)2010年3月31日,ABC企业将该债券出售,取得价款1 180 000元(含1季度利息10 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BC企业的帐务处理如下: [答疑编号2750040102:针对该题提问] (1)2009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应收利息 20 000 投资收益 2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40 000 (2)2009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8年下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收利息 20 000 (3)2009年6月30日,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000 借:应收利息 20 000 贷:投资收益 20 000 (4)2009年7月5日,收到该债券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收利息 20 000 (5)2009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000 借:应收利息 20 000 贷:投资收益 20 000 (6)2010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9年下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收利息 20 000 (7)2010年3月31日,将该债券予以出售: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10 000 借:银行存款 1 18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投资收益 170 000 应收利息 10 000第二节 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一、核算的主要内容 1.固定资产购入的核算 (1)固定资产的概念 前面在会计要素中已经讲过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固定资产的确认 固定资产除了要符合定义,还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①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固定资产的计量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不同来源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构成不一样外购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以及使得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2.材料采购的核算: 采购材料的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挑选整理费用及不允许抵扣的税金 3.增值税进项税的核算 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增值额征收的一种价外税就制造企业而言,其增值额为产品销售收入扣除为生产产品而外购的原材料等金额后的余额从理论上讲,增值税可直接用增值额乘以规定税率计算求得但在实务中,由于增值额难以准确确定,因而是采用间接方法计算,即根据产品销售额和规定税率先计算出销售产品应负担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然后再从中扣除为生产产品所外购原材料等在以前生产、流通环节已交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减后的余额即为企业实际应交纳的增值税。
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纳的增值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17%) 进项税额=材料购买价×增值税税率(17%) 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当企业购进材料时,其采购成本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货物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也不构成销售收入,在会计处理上实行价、税分流处理,其分流的依据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税额对于购货方,属于价款部分计入购进材料的成本,属于税额部分计入进项税额;对于销货方,属于价款部分计入销售收入,属于税额部分计入销项税额价款加税额称为价税合计,它与价款和税额之间的关系是: 价款=价税合计/(1+17%) 增值税=〔价税合计/(1+17%)〕×17% 需注意的是: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是3%,不实行增值税抵扣制度,因此,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4.原材料验收入库的核算 5.存货(材料)发出成本的计算 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在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发、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等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设先收到的存货先售出或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设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 其特点是:期末结存的存货最接近于当期价格水平,而在存货价格波动较大时,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偏离了当期市价导致成本降低或升高,利润虚增或虚减,违反了稳健性原则 【例题3】2008年5月A材料购入、领用、结存资料如图表10.1所示: 表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