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doc
4页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 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 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一)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 进取,勇于创新二) 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 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三) 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 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四) 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二、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 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 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 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 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 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 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 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1. 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 政治理论课 (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二) 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1 .教育学原理 (2学分)2. 课程与教学论 (2学分)3.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学分)4.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2学分)(三) 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1. 学科教学论(数学) (2学分)2. 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专题%1 数学学科前沿 (1学分)%1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 (1学分)3. 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2学分)4. 数学方法论 (2学分)5. 教育测量与评价 (2学分)(四)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 (2学分)2. 校本课程开发专题 (2学分)3. 信息化教学研究 (2学分)4. 班级管理学 (2学分)5. 心理健康咨询与 (2学分)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2学分)7. 数学教育研究引论 (2学分)8. 数学教育技术 (2学分)9.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2学分)(五) 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 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 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四、教学要求(一)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 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 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二) 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 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 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 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 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 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 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 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 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三)学位授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 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 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 究生毕业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