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中文网”的成功启示.doc
8页 作者:边瑶 指导教师:施勇勤 学校:上海理工大学 系别:传播学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体技术的革命,标志着图书出版数字化时代的加速来临,也催生了文化产品的激增与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近年来,以无门槛、低成本、互动性、原创性为优势的网络文学,以全新的写作形式和传播方式异军突起,颠覆了传统文学发展的规律玄幻、仙侠、架空、穿越、武侠、侦探、悬疑、盗墓、后宫等各种原创网络文学题材的出现,使得文学网站凝聚了庞大的网络阅读力,人气激增、炙手可热;加之与传统出版、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的成功对接,网络文学已成为我国文学领域的一匹黑马,掀起网络文学出版的新热潮,形成了文学出版的一种全新模式在前赴后继的原创文学网站中,“起点中文网”可谓翘楚她以 15 万名原创作家、22 万部原创文学作品和 2007 年收入 4000 多万元的业绩,傲立群雄,成为当今网络文学出版的典范;她以原创文学内容的生产和发布为核心,形成网络出版、传统出版、影视传媒、游戏动漫等交融互动的产业链,探索出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走出了一条数字出版的新路面对我国目前图书出版中跟风、同质化愈演愈烈,优秀原创作品匮乏的问题,提升我国的文化原创力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本文通过剖析“起点中文网”的出版运作模式和经营方法,总结其在文学原创力培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给当今出版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和思考一、起点中文网的文学出版模式发端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网络文学以无门槛、低成本、互动性、原创性的特点备受重视,榕树下、起点中文、黄金书屋、幻剑书盟、红袖添香、烟雨红尘、17K 文学网等以网络原创文学为主题的网站横空出世,开启了文学的网络出版时代创立于 2002 年 5 月的起点中文网,原为起点原创文学协会,前身是以论坛的形式存在,目的是为了突破当时网络文学的发展困境,为网络作家提供更好的原创发布平台,为网络读者提供便捷的内容服务平台2003 年 10 月启动VIP 收费,正式开始商业化运作,开创了收费阅读的数字出版新模式这一举措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带来了网络文学的迅速成长起点中文网迅速成为网络原创文学的第一大网站,并且在流量上进入全国百强 2004 年 10 月被盛大网络集团收购,凭借盛大软硬件、人才、技术、渠道、用户等资源的支持,起点中文网迅速完成了公司化的过程,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入盛大 3 年时间,起点中文网的流量增长了 6 倍,注册用户增长了 8 倍,收入增长了 12 倍。
2006 年 9 月,起点中文网日 PV 量超过 1 亿 2006 年与 2007 年百度小说年度搜索排行榜中 10 部作品均有 8 部以上来自于起点中文网很多代表性作品在实体出版时,更是大都荣登全国各大书城、图书市场的销售排行榜目前,其收录原创作品达 20 万部,总字数达 120 亿字;拥有驻站作者 15万余人,且以每月 8000 人的数量持续增长;注册用户 2000 万人,每日页面访问次数为 2.2 亿次,流量排名居于全国网站 30 强 目前起点的销售份额占整个原创文学市场的 80%,日 PV 量是其它同类网站的 10 倍,新浪,网易,MSN,TOM, 等门户网站的原创文学频道均自起点授权并委托起点运营起点正在向着多元化经营的发向步步迈进,版权销售和增值项目已经拓展到动漫、影视、游戏等多方面领域起点的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 VIP 收费阅读的商业模式,即小说创作以连载方式出版,对网站上的优秀作品进行签约,作品前半部分免费阅读,后半部分由用户付费阅读,以章节为单位按照 0.02 元/ 千字的价格进行销售,作者可获得用户付费额的 50%-70%作为基本报酬每位签约作者只要完成写作要求,即可得到 1200 元的最低保障收入,对创作稳定的作者则增加收入比例。
起点中文网首创的这种出版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起点中文网出版模式示意图可以说,这一模式改变了以往的供需关系,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默许协定”通过庞大的点击率使网络作者获得可观的稿酬,读者能够阅读到更多优秀的作品,企业也从中获利颇丰,创造了文学创作、网络发布和公众阅读“三赢”的新局面目前,起点正在向着多元化经营的方向步步迈进,版权销售和增值项目已经拓展到图书出版、动漫、影视、游戏等多方面领域 目前,起点中文网的 VIP 付费用户已超过 60 万,2006 年全年营收近3000 万,2007 年全年营收 4000 多万元除去电影和网游版权收入外,一年收入过百万的作家有 2 个,收入达到 50 万~80 万的作家有十几个,平均每位作家月收入 2000 元 起点中文网的收费模式开文学网站之先河,迅速积累了作者团队和忠实用户的宝贵资源,它的成功让业界开始接受“收费阅读”这一发展模式,广大用户也开始慢慢转变观念、接受收费阅读二、起点中文网在文学原创力培育方面的成功经验1. 定位原创,把握质量起点中文网以原创作品的发布为定位,专门从事网络原创文学及其相关业务的专业型小说发表和阅读门户网站近年来,随着经营模式的完善,原创作品创作量急剧增长,新的小说类型大量涌现,原有的小说类型如都市、玄幻、言情等得到深化和发展, 而架空、盗墓、后宫、网游、仙侠等新类型则层出不穷。
起点现有原创作品 22 万部,总字数 120 亿,日新增 3000 余万字, 占据了网络原创文学的大半江山,成功地创立了以“起点中文”为代表的原创文学品牌,并成为率先盈利的 web2.0 网站在文学网站以其发表的自由与庞大的阅读力优势迅速发展的同时,虽然声众势大,佳作频出,但又泥沙俱下, 内容肤浅、题材重复的作品不少 , 如何提高网络文学的创作质量, 是网络作家考虑的问题,也是网站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对此,起点中文紧抓文学原创的定位,坚持走精品路线,实行审核和把关的机制,严格把握作品的内容质量;目前起点所实际发布的作品数量不足作者用户申请量的 1/3,以保证原创作品的质量2. 培养作者,激励原创起点中文网长期致力于原创文学作者的挖掘与培养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不遗余力地挖掘和培养作家对每位作者和每部作品都提供网上的贴身指导,介绍文学市场动态、选题走向信息,了解上传、打榜规则 和创作技巧,帮助作者完成高质量的作品创作 所有的签约作品都由编辑跟踪阅读,在作品走向出现偏差时,起点的编辑会主动与作者进行交流沟通随着起点作家团队的空前壮大,网站之间的作家挖掘竞争日益激烈起点意识到要加大门下的作家培养,黏合优秀作家群,起点争取了盛大的增资,开始培养自己的作家团队。
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和培养作家,在全国各大型网站和论坛发掘寻找新的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并实行了“千万亿计划”——举办“千人培训”、 “万元保障 ”、“亿元基金 ”活动,为文学创作者提供扶持 2006 年,起点与上海社科院合作,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网络作家创作研修班,组织网络作者开展采风活动,为积累创作资源提供条件起点把作家当作自己的员工,对作者进行员工培训和激励,紧紧抓住原创作家群体,激发作者的文学原创力深挖网络出版资源、培育网络出版的良好环境,将原本混乱无章的网络创作和网络出版消费进行了梳理、协调和融合,形成了良好的网络文学出版的生态环境此外,高额的稿酬支付标准也有效地调动了作者的原创积极性,为文学作品的原创提供了激励因素,并形成了良性循环3.延伸产品,提升原创起点网站是原创作家的网络出版平台,对原创内容进行多平台开发、宣传包装和销售,实现多维版权增值,其赢利模式并不只是依靠收费阅读,其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传统出版、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平台,以原创内容为基本,实现多元产品的开发《鬼吹灯》是起点中文网操作的成功案例之一,小说发布后,起点中文网的点击率过千万,连续几个月高居网络小说搜索榜冠军同名小说《鬼吹灯》实体书出版之后,更是在短短数月中, 销量突破 50 万,登上 2007 年全国畅销书排行榜。
除了这两项业绩外,这本书的开发链条还涉及网上付费、图书出版、漫画、声讯、海外版权、电影和网络游戏盛大根据《鬼吹灯》改编的同名网路游戏《鬼吹灯 online》 也正在送审阶段,预计下半年就会推出,游戏人物原型、情节、环境等均来自同名小说的描述 此外加强企业资源整合,以保证文学原创力的增强2008 年 7 月 4 日,“盛大文学有限公司” 成立,旗下囊括起点中文、红袖添香、晋江原创三大文学网站文学”和“企业”的联姻使网络原创文学踏上了整合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在起点中文网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文学所扮演基础内容供应者的角色,网络文学产业是一个立体的赢利模式,文学作品只是网络文学公司赢利的起点,版权销售、动漫、网络游戏等增值产品是其赢利的延伸,起点打通了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建立起了网络文学产业能够良性循环的经济链,正式这种良性的产业格局,既保证的文学的原创动力,也使文学原创力在多元化产业经营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三、对培育文学原创力的启示1. 大众文学作品的传播诉求和阅读诉求促进了文学原创力的提升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民的几何数量激增,为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大众文学与互联网的对接,促使了网络文学的诞生,形成新的文学形态和模式。
对文学爱好者而言,通过传统出版的方式出版自己的作品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未成名的作者更是难如登天;网络出版满足了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的愿望,也满足读者阅读另类文学作品的需求,弥补了被传统文学出版忽略的领地,这正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主要动因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反映文学创作者的创作诉求和传播诉求,也反映了多元化文学作品的阅读诉求,带有明显的网络大众文化的特征网络文学往往是以作者自发创作为主,充分体现网络所特有的自由性、娱乐性、多元性和共享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阅读当作娱乐休闲的手段,碎片化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是大众化阅读的主要特点在网络环境下,相同的内容会以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动画、动漫等多种方式加以表达和传播,并都有相应的受传对象,体现多元化的传播特点面对巨大而日益增长的读者阅读多元化需求,要从源头激活原创力,创新传播模式,开辟市场,形成差异化和特色性的媒体,为原创文学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舞台,从而凝聚原创力量,刺激新的原创文学作品的诞生,提升创作水平尤其是网络创作的水平,实现文学原创、多元化出版的良性互动,从而保护和提升文学原创力2. 出版的聚众、黏合效应是原创力培育的沃土不论对于网络文学的褒贬如何,网络原创文学庞大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消费已经成为时下重要的文学消费形式。
起点中文网排名靠前的几部小说,点击率均已超过了千万次,其排名前 400 的作品点击率也都在百万次以上,凝聚了众多的网络阅读的眼球,原创文学网站上所积累的惊人的作品数量、庞大的网络作家群以及日益增加的网络读者的付费阅读,在为作者带来理想的创作收益的同时,也使网站获得良好的口碑与经济盈利出版的这种聚众效应、强大的黏合力以及文学网络传播的“长尾效应”,使传统出版望其项背无法否认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不成熟的试作和一些品性不端、粗俗低劣的作品,复制、抄袭现象也极其泛滥但在巨大的作品基数之中,优秀网络作品的绝对数量不可小觑网络为新一批年轻作家打开了创作之门,为其快速成名提供了捷径,网络作品的立意、主题、形式与风格前所未有地丰富,创作的才华在激情的碰撞中得以迸发,这正是孕育伟大作家的前提,网络为文学原创力的培育提供了条件,某中程度上也为文学大家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3. 网络原创文学作品是其他文化产品的文学脚本资源库从最早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被改编为电影、话剧、电视剧、广播剧、漫画,甚至游戏,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与电影、动漫、游戏等相邻的文化产业之间所存在的强大的潜在的互动关系各种优秀的网络小说故事内容上的强烈传奇色彩,形式上超长篇的文本架构,都和电子游戏、电视连续剧、动画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属性异常吻合。
网络文学作品的实体图书出版利润微薄,让人踌躇不前,但根据文学作品文本内容编创的影视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