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绣机安装注意事项.doc
21页操作手册刺绣机安装使用注意事项大量的实践表明刺绣机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会产生变形,特别是吊装到二层及以上楼层时变形更大,而且现在的刺绣机是越来越长越来越宽,自重明显增加,自重的重力作用也会导致变形,如果没有将刺绣机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就开机工作,则会使刺绣机运行的噪声和振动变大,造成断线,毛线等故障,严重时会导致伞齿轮噪声异常,直至齿轮被打坏等机件损坏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刺绣机的安装、调整工作同时,盛名多年的售后服务经验积累,发现刺绣机工作时的振动会影响机器的断线和绣品质量,为此,我们研制了刺绣机专用防振垫(已申请专利、图 1),采用可调抗振结构形式,实际使用后效果较好一.刺绣机安装调整步骤:1、刺绣机吊起后, 将刺绣机平稳摆放到专用防振垫上后,调节底脚 1 螺钉,使整机基本水平(图 2)注意在刺绣机摆放前必须将防振垫底面及地面上的砂子和污物去除,以确保防振垫与地面完全接触) 2、为保证客户现场安装与工厂安装调试时机器位置的一致性,刺绣机出厂前,在整机的两端已刻好水平线,我们用里面装水的软管放在整机的墙板上,利用软管内两端的水是水平的原理,在软管两端面画两条基准刻线,这两条基准刻线就是出厂后刺绣机安装调整水平的基准(图 3)。
找到整机墙板上的这两条基准刻线,拿一根装水的软管固定在墙板上,使水的两端对准刻线软管长度取 2—3 米,注意软管内水中间不得有气泡) 3. 调整底脚 1 螺钉,使两条基准刻线与软管中水的两边对齐, 再慢慢拧紧锁紧螺母, 螺母拧紧后再观察基准刻线是否与软管中水的两边对齐,否则需重新调整底脚 1 螺钉,直至两条基准刻线都与软管中水的两边对齐 (注意各个机脚调节螺钉顶部的圆弧必须与防振垫上的圆弧凹坑中心对准,图4)4、刺绣机静置12—24小时(视变形情况),使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变形恢复5、检查旋梭伞齿轮啮合间隙,在0°, 100°196°, 286°四个位置,伞齿轮不能有死点,须有0.03—0.08 mm的间隙6、将主轴转至120°,检查机针是否在针板孔中心 (须控制机针与针板孔的单边间隙≥0.35 mm)7、如以上5 、6检查有问题,则应适当调整四个机脚调节螺钉,并进一步观察直至正常8、如刺绣机中间有底脚时,应打开针板,将主轴转至 196°— 197°勾线位置,检查机针与旋梭勾尖的相对位置是否在出厂时的标准位置,机针平面与旋梭勾尖水平间距(图5)在0.1 —0.3mm,针孔上端与旋梭尖下端0.6 —1.0mm(图6)。
如有变化,应先调节底脚2 螺丝,使整台刺绣机全部机头的针孔上端与旋梭尖小端在一致的范围内(±0.05mm)再调节底脚 3 螺丝,可使机针平面与旋梭勾尖水平间距调到标准位置,此时表明刺绣机的水平位置精度已与出厂时的状态基本一致9、锁紧底脚 2、3 上的螺母,防止底脚螺丝松动,影响位置精度10、刺绣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因地面的变化或防振垫可能的变化,会导致机架受力变化而变形,特别是中间有底脚螺丝的机型,机架中间会下沉或被顶高,会使机器断线,毛线现象增多,或噪声、振动变大,此时应检查各个底脚螺丝的受力变化情况,如有变化,须将防振垫上的四个螺钉适当拧紧,重复步骤 2—9,直至重新恢复正常状态图 1防振垫上的四个螺钉在出厂时其拧紧力为标准值, 若刺绣机自身重量过重或刺绣机运行一段时间后, 须将四个螺钉适当调整Adjusting boltLock screwAiming at the circle centerAnti-vibration pad图 4注意机脚调节螺钉顶部的圆弧必须与防振垫上的圆弧凹坑中心对准图 5图 6Needle pointGauge blockNeedle plate图 7必须控制整台刺绣机全部机头的针孔上端与旋梭尖下端(见图 6)在一致的范围内(± 0.05mm )。
视整机安装时的技术要求,整机首尾机头与中间机头的位置应一致,以保证下轴的同心度如:首尾两端机头的位置在 0.6 — 0.7 mm,则中间机头的位置应调整在 0.65 ±0.05mm,首尾两端机头的位置在 0.7 —0.8 mm,则中间机头的位置应调整在 0.75 ±0.05mm,以此类推或者检查针尖与针板大平面距离,可以在 100°停机位置按下针杆,检查机针尖与针板大平面距离,出厂设定值为 6.5 ±0.5 ㎜,视机型及装配误差略有变化,但同台机器,首尾及中间机头针尖与针板大平面距离应一致把量块放在针板大平面上,量块上分别有几个台阶面,各个台阶面高度尺寸从 6.3 ㎜— 6.7 ㎜每隔 0.10 ㎜为一档,此时可先检查首尾机头针尖与针板大平面距离,若距离为6.5 ㎜,则中间机头针尖与针板大平面距离也应为6.5 ㎜(见图 7),若首尾机头针尖与针板大平面距离为6.6 ㎜,则中间机头针尖与针板大平面距离也应为6.6 ㎜,以此类推BehindFoot No.1 Foot No.3 Foot No.3 Foot No.1Left RightFoot No.2 Foot No.2Foot No.1 Foot No.1 Front图 2Scale lineHosepipeM24 boltLock screwFoot No.1注:软管长度约 2—3 米,软管内装水,水中间不得有气泡M20 boltLock screwFoot No.2M20 boltLock screwFoot No.3图 3二、开机前准备1、无纺布的选择撕开无纺布后不应有明显的灰尘落下,撕开处应有很多纤维相连。
如灰尘较多会进入旋梭,旋梭加油后可能造成旋梭内外圈卡死,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同时还会缩短旋梭的使用寿命2、根据不同的面料,选择合理的固定办法(用双面胶或绷架)和合适的机针号、线号3、面线的选择好的面线是刺绣品质的可靠保证,应选择柔韧性好、粗细均匀、捻度适中、表面光洁的面线,否则造成断线增多、影响绣品的质量应选择左捻的面线,区别方法是左手捏住缝线,右手去捻,逆时针方向捻紧即为左捻线由于机器的转向原因,旋梭极易破坏右旋线捻度,会出现断线、毛线,所以右旋线不能用4、机针的选择机针的质量直接影响断线、毛线、绣品光亮度,在保证机针工作时不致弯曲的情况下(弯曲将造成断针、断线、毛线、跳针等故障;轻微弯曲的机针很难用眼睛直接辨认出来的,可以将机针平放在台板上,转动机针,眼睛平看针尖,针尖有跳动的即是弯曲的) ,选用小号针,如线号、针号不配,会使面线无法顺利通过针孔而被拉毛甚至割断,绣作一些较薄且易抽丝的产品时,最好采用针头为球形的圆头针,绣作一些较具韧性的产口时(皮革等)应考虑针头为菱形或三角形等专用机针, 而绣作一些较硬、 厚(牛仔布)产品时,应考虑选用高速针, 高速针与普通机针相比针孔部位加大,针杆中央部位减小,用以减小面线与布料的摩擦。
建议选择价格适中的合资机针,并按面线粗细、面料厚薄、质地来选择合适的针号5、底线的选择底线应粗细均匀,建议使用 60S2TC 涤棉线,粗细不匀的底线会造成断线、面线浮起等 质量问题,底线在梭芯上绕线量以 80%为标准,底线应平整均匀的绕在梭芯上,否则会使底线出线不灵,造成断线等故障底线安装梭壳上拉出线头约 50-70mm,太长会使线头卡入旋梭,造成旋梭运转异常,产生很大的噪声,严重时会使旋梭损坏拉动线头梭芯应顺时针方向转动,通常张力以一只手拉住出线头,一只手放开梭壳后,梭壳能自由缓慢下落为度,小针距花样以抖动一下能落下为好6、面线依序穿过线架上的过线孔,然后逆时针绕半圈经过大引线板、接着以相同方式穿过小引线板(要点:面线在大、小引线板绕行时一定要走两块夹线板中间, 切忌走夹线板的前面或后背) ,再以顺时针方向绕半圈过二位检测光栅轮 (要点:此时缓缓拉动面线,调节大引线板的调节螺母直至二片夹线板刚好将面线夹住为宜,即拉动面线略有张力,并检查光栅轮组件,确定它们旋转在同一平面上,且转动顺畅、无卡点) ,跟着顺时针方向绕一圈半经过过线轮(要点:拉动面线检查过线轮有无毛刺、转动是否顺畅,并调节过线轮螺母至夹线碗被宝塔簧作用约二圈左右) ,再将线绕至跳线簧上,而后依次穿过上过线孔、中过线孔、挑线杆、 (特种缠绕头穿入针杆中部导线孔, <要用随机的专用金属丝穿线勾 >,经针杆下端过线槽至机针孔。
)中过线下孔、(要点:检查面线拉动有无死点和钢套脱落) ,最后将面线穿过针孔并从压脚孔拉出至面线夹备用(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