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docx
5页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教学内容: P60 M1Ex 十三 1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材分析:笔算乘法的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是让同学经受竖式形成的过程,懂得竖式运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把握算法;P60 M1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是笔算乘法的起始课,重点是在懂得算理的基础上把握竖式的的写法;先通过解决 P60 M1《一共有多少支彩笔?》的实际问题,引出运算需要;在运算中,表达算法的多样化,出现连加、口算和列乘法竖式运算等多种方法 P60 的做一做 Ex1,重 点是教学乘法竖式的的笔算方法;在中间的虚线方框中给出了笔算的整个过程,并对每一步运算中各个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是同学明确算理,明白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右边给出了简写的乘法竖式写法,让同学知道在把握笔算乘法的步骤以后,可以采纳这种简洁的书写格式;P60 的做一做 Ex1,巩固用竖式笔算乘法,并让同学在把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方法后,迁移类推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P60 的做一做 Ex2,通过让同学观看和对比,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次序; P63 的 Ex 十三 1、2 是协作例题 1 的练习;其中的第 2 题,运用乘法运算解决问题;第( 3)个问题多角度训练同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了才能;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涉及到进位,可让同学尝试解答,假如不能解答可放到例 2、例 3 教学后再解答;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同学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气;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同学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纳了让同学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细心设计颜色鲜明的教学课件,让同学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运算方法;由于运算是帮忙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详细情境中才能真正表达出它的作用;以往的运算教学过多的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使同学感到枯燥乏味,在《新课标》所提倡的今日,使我们清晰地熟悉到:只有将运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 运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运算方法,才能让同学切 实体会到运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同学,他们年纪小,好动、,爱玩、奇怪心强,依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将要设计颜色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仍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是一种需要;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出现以及学习活动的支配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同学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当是现实的、详细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而且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情愿并且想学数学;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教学目标:1 、使同学经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过程,初步把握竖式的书写格式,明白竖式每一步的含义;2 、培育同学独立摸索和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把握算法的多样化,感受算法的优化;3、从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同学感受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重点: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运算;教学难点:懂得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把握其运算法就;教具预备:情境图、课件、学具等;教学过程: 个人看法一.复习练习,做好铺垫:1 、笔算加减: 31+271= 435 - 86= (笔算加减时要留意什么?)2 、口算(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12× 4= 48 21 × 3= 63 42 × 2= 84 43 ×2= 86 33 × 2= 66 13 × 2=26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老师出示 P60 M1 主题图;老师解说:在学校美术课上,由小红、小明和小兰组成的学习小组正在用彩笔画画,他们预备画出漂亮的花朵;老师提问:大家认真观看,你能从图中找到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吗?( 有 3 个小伴侣 ,每人有一盒彩笔 ,一共有 3 盒彩笔;每盒彩笔有 12 支;)老师提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 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支? )老师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 , 应当怎样列式呢?( ① 12+ 12+ 12=② 12× 3= )老师提问: 12×3 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一盒彩笔有 12 支,一共有 3 盒 ,12× 3 表示 3 个 12 是多少 , 也就是 3 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支; )老师提问:这个乘法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比较发觉 , 以前学过的都是一位数或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 这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老师解说:这个算式应当怎样运算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争论一下;三、沟通争论,探究新知:1、老师提问: 有谁能说一说你想怎样运算 12× 3= ?(用口算法,用连加法算,用估算法, 仍可以 用竖式算 ------ 笔算法 等等 )2、展现算法: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① 口算法:② 连加法: 由于 12× 3 表示 3 个 12 相加,所以 12× 3= 12+ 12+ 12= 36,即 12×3= 36③ 估算法: 12× 3=第一: 12 接近于 10,可以把 12 看成 10,10 × 3=30,12 × 3≈ 30由于: 10 比 12 小 2,所以 12× 3 的积是比 30 大 3 个 2 的,它为 36.④ 数组成:⑤ 笔算法:列 竖式笔算又是怎样算的呢?3、揭示课题: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地好方法,有些是我们以前学到的,刚刚也有同学像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运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笔算乘法 ;4、笔算乘法:① 怎样 列竖式?a、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下面请你们拿出作业纸,同桌可以商议商议, 12× 3 用竖式怎么来运算;b 、板书同学的竖式:我刚刚看了同学们的竖式,发觉许多同学都是这样 算的,这样列式的同学跟老师举手示意一下, 你在列竖式时,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请 3-4 个同学来回答; )列竖式: 1 2× 3--------------( 列竖式的时候, 12 写在上面, 3 写在下面,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同学说到数学对齐,老师强调一下不要忘了写乘号! )c 、依据同学回答, 老师小结竖式的列法: (先写第一个乘数 12,再写乘号,其次个乘数 3 写在 12 下面的个位上,再画上一条直直的横线; )②怎样 运算竖式呢?a 、启示同学依据笔算加减法的学问来运算乘法竖式,同桌之间可以争论;b 、引导同学看书,观看竖式运算的步骤;同学看完后,请他们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做完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c 、竖式列好了,接下来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谁能来说一说?生:· ··(请 2-3 位同学说一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学说完,老师完整板书)d 、老师小结:先算 3×个位上的 2,再算 3×十位上的 1③理顺算理a 、老师提问:这儿的 6 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表示什么 . 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又表示什么?b 、结合算理,让同学说一说每步的含义(老师准时引导)c 、竖式优化:有没有更简化的短竖式呢?d 、老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竖式运算时, 先用 3 去乘个位上的 2 得 6个一,在个位上写 6;再用 3 去乘十位上的 1 得 3 个十,在十位上写 3;5 、用竖式算: P60 的做一做 Ex1①提名板演,全班齐练:②全班评判,拓展延长:假如百位上仍有数,应当怎么运算呢?留意:假如百位上仍有数地话(三位数乘一位数) ,百位上的数和这个一位数乘得的积就要写在与百位相对应的位置;四、练习巩固,深化熟悉;1、P60 的做一做 Ex23 23 123× 2 × 2 × 2--------------- ---------------- ----------------- 6 46 246123×2 等于多少?谁来说一说;师:你是怎么算的?生: 先算 2×个位上的 3 得 6 个 1,在个位上写 6,再算 2×十位上的 2,得,4个十,在十位上写 4,最终算 2×百位上的 1,得 2 个百,在百位上写 2.2、P63Ex1 列竖式运算3、P63Ex2 解决问题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五、全课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你有什么收成?( 1)竖式书写:今日我们主要学习了乘法笔算;写乘法竖式时:先写第一个乘数,再在左边写上乘号,跟上另一个乘数,在写这个乘数的时候要留意数位对齐;( 2)竖式运算:我们先用 3×个位上的 2,得 6 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 3×十位上的 1,得 3 个十,写在十位上;再写积的时候同样要找准数位;( 3)竖式留意:一般,运算一个数乘一位数时,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从个位算起,乘得的积写在横线的下面与个位对齐,个位算 完后,再和十位上的数相乘,同样要留意数位对齐;假如百位上仍有数地话,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了;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反思: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